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200字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200字範文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200字

每逢中秋和國慶,我外婆的家鄉都會舉行“擡龍”燈會等習俗。

等我們馬不停蹄趕到廣場時,廣場上已經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了。不一會兒,一條裝扮着五顏六色彩燈的神龍緩慢地向我們“游來”。在夜晚下顯得非常漂亮,我發現神龍有一百多米長,有一百手擎着。神龍的頭很大,鑲着兩隻炯炯有神的眼睛,嘴巴里藏着一顆金光閃閃的水晶球,身上長着一片片密密麻麻的“鱗片”,一瓣瓣亮晶晶的“鱗片”畫得非常逼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尖尖的尾巴會上下襬動,顯得五彩繽紛。

爸爸告訴我們“擡龍”的來歷。古代平陽明間對龍的信仰,有種特別的神聖感,認爲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通過舉辦“擡龍”等習俗,能保佑地方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200字範文二

一天,我走在上學的路上,看見了對面山上一片紅,“啊!杜鵑花開了,清明節也快到了。媽媽又會做我最喜歡吃的清明稞咯!”我心裏想。

清明稞是我們武夷山的傳統小吃,清明稞在我們武夷山家家戶戶都會做。它是由一種俗稱“清明草”與糯米制作而成的。先將“清明草”與糯米磨成米漿,再把米漿裝入一個粗布袋,用一個大石頭壓在上面把米漿中的水分擠出來,然後把沒有水分的米漿揉一會兒,等到有了一定的黏力,再把新鮮可口的筍與酸菜製成清明稞的餡兒,把揉好的皮兒包上可口的'餡兒,最後上鍋蒸即可。清明稞不僅是美食還可以治病,清明前後總是下雨下個不停,空氣中的水分多,很潮溼,易得風溼病,而清明稞中的“清明草”就具有祛風溼的功效。所以,我們當地人清明節左右總會吃清明稞。在武夷山,清明節給祖先上墳時,總是少不了清明稞的。

我們這兒的清明稞是不是讓你心動了?

那就快來品嚐吧!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200字範文三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爲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臺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衆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爲閩南和客家人)去臺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裏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200字範文四

傳說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書法家,臨近新年,他揮筆寫了一副對聯“春風春雨春景,新年新歲新色”讓兒子貼在大門上。不料,當天晚上,對聯就讓人揭走了。書法家只好又寫了一副“鶯啼北里,燕語南鄰”叫兒子貼了出去。這副對聯貼了沒多久,又被人揭走了。這也難怪書法家的一手好字——“一字千金”,肯定是酷愛他書法的人“盜”走了。

春節一天天臨近了,他家大門上還是空空的。對聯貼上就被人揭走,怎麼辦呢?書法家有些犯難,沉思半天,終於想出了辦法,他又高興地寫了上聯“福無雙至”和下聯“禍不單行”,貼出去後,果然不出書法家所料,這樣不吉利的對聯,再也沒有誰去管它了。

到了年初一的黎明,書法家又把對聯補成“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人們看了這副對聯,無不交口稱讚。

這位書法家就是我國東晉時候的王羲之。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200字範文五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初五,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其中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架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來改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