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作文材料積累方法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小學生作文材料積累方法,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小學生作文材料積累方法

一、眼到

眼是我們自身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我們就是要通過多觀察,多讀別人的著作來做好作文材料的積累。多觀察能積累原始材料,多讀別人的著作能強化理性熟悉,同時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及表達藝術。老師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景與多媒體教學也就是藝術化的再現我們平時積累的原始材料。魯迅先生說:要創作,第一須觀察。靜觀默察,爛熟於心,然後凝神結想,一揮而就。這不就是說要我們認真觀察,善於觀察嗎?也就是學習寫作要隨時隨*地認真觀察你身邊的事物,做到有目的,有方法,仔細、深入、全面。非凡要做好對細節的觀察,衆多同學在觀察作文與日記中粗枝大葉,缺乏細節。如景物描寫的`靜態和動態不輕易把握,非凡是動態,因爲事物在瞬間的變動是不輕易捕捉到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我們的觀察能力,同時需要展開聯想和想象,認真分辨哪些事物是靜態,哪些事物是處於活動變化狀態的。

二、口到

別隻看到一張嘴一輩子吃進去的東西多,但假如加以記錄,一輩子從嘴裏吐出來的話要多得多。它與聽覺配合,是獲取信息的又一主陣地,人們說話的同時,就是在整理,識記,運用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寫人記事作文中的語言描寫的材料來源途徑就是要口到。就是要提倡說得多,要在社會的交際中學習積累,豐富詞彙。更提倡的是學問學問要多問,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練習學生的口語交際,鼓勵學生大膽地張開嘴,加入到社會語言交際中去,在班上要多開展討論交流活動,練習學生說得多。這樣,就有利於積累生動的語言材料,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

三、心到

心到即思維,就是把看到的,聽來的材料整理、識記、藝術化、並加以發散,把表象熟悉轉化理性熟悉的過程,是作文材料積累不可缺少的,就是要想得多。讀書提倡一邊讀,一邊想,觀察事物要有聯想。毛主席在實踐論中指出:要完整的反映整個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內部規律,就必須經過思考的作用。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粕取精,去僞存真,由此及彼的改造製作功夫。這裏充分說明積極的思維對寫作的作用。思維就像一條運轉的生產線,可以不斷地生產出新的產品來;思維就像一條

高速路,可以通向新的知識、新的鄰域。

四、手到

手到就是要多寫多練,作文材料的積累非凡要注重做得多。這是古今中外文章家的寶貴經驗。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強調的就是一個練,南宋詞人姜夔總結自己的寫作經驗概括爲八個字:多看自知,多做自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平時在看的時候重視做讀書筆記,就能很好的積累作文材料。因爲這些材料都是構建作文的基礎,也是我們學習寫作的必修課。徐特立老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哪一個做學問的身邊沒有幾疊厚厚的筆*記本,如恩格斯在寫《自然辯證法》時,從讀過的書中作了近200本筆記;李時珍寫《本草綱目》時手抄錄的就有1000萬字以上;歷史學家吳晗在一生中積累了上萬張卡片。像他們這樣,平時積累了大量的材料,再經過自己的消化、加工、整合,再加上藝術化的方法,作文時便有據可依,有章可循,有話可說,信手拈來,下筆有神。總而言之,看多、說多、想多、做多,這四多不孤行,是作文材料積累的重要方法,我們必須鍥而不捨,方能水滴石穿,循序漸進。精誠所至,金石爲開。長此以往,不怕你寫不出好作文來。聞名語文教育家、作家葉聖陶說:所謂能力不是一回兒就能從無到有的,看看小孩子養成說話、走路的能力多麻煩。閱讀跟寫作不會比走路跟說話輕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經常歷練,歷練成了習慣,纔算有了這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