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中秋節作文700字3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中秋節作文700字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作文700字3篇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作文700字 篇1

轉眼間迎來了第一個月圓之夜與同學同度中秋的快樂,那歡快的場面早已沖淡了我心中幾絲潛藏在心中的憂愁、瀟灑地擡頭、揮手告別花季,將思父母之苦踩在腳下,義無反顧地去跋涉,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在同學們齊心協力的努力下,我們早早把屬於自己的地方裝扮得如同自己的小屋一般漂亮,早已沉浸在快樂中的我猛然擡頭看見一輪圓如玉盤的月兒早已淡淡地掛在薄如輕紗的天空中,這恰到好處的修飾,有種像可遠觀而不可褒玩的美景。在井然有序的安排下,活動激烈而精彩地展開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跳棋,然後是象棋、圍棋,在智力與能力的挑戰中同學們都十分的開心,帶着萬分的敬意與謝意在晚會開幕之際,我還代表班級向班主任獻上最崇高的敬意——鮮花。

這會兒,連班主任也與同學們玩起了智力考驗的遊戲題,好歡悅的場景。在淡淡的音樂進行曲中,一切都那麼恰似完美,突然有種成就感充斥着我的胸膛,是啊,邁開第一步,才能更快樂地走向成功。

相信自己,就能更快地爬上成長的階梯。我們從沒像今夜這樣特別地關注這天邊的月兒,人們喜歡在月下期盼美好、聚餐賞景、飲酒作詩,做着團圓美夢,而我喜歡在月下寄物託思,在這種氣氛中無限,遐思……“坐望盈月東南起,回想主思浩瀚,遊子心繫慕大福,慈父預晏在佳時。”讓我們在月兒、人兒、景兒的影響下,去打撈成功的花兒吧!“人有悲歡離,月有陰晴缺”願人人都能美夢成真,學子都能滿載知識而歸。“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月下的團聚裏,天倫之樂迴盪滿堂,月在哪兒?在水裏,在天上,在畫裏,在心上,去盡情地打撈屬於自己的那輪吧!月是期盼,月是掛牽,月是幻想,月是浪漫,月是思念,月更是圓滿。

今夜,月如圓盤,看不見殘缺的遺憾,今夜,月光如水,清澈着我們彼此的友誼,今夜,月華如歌,唱響我們心中的激昂。有你我們高唱希望,將快樂共享,所有夢都在生長,真心祈禱每刻都歡暢,明明、暗暗、圓圓、缺缺的月亮告訴我們:人生有遺憾,耐住寂寞,堅持執着,去迎接新一輪較量,奔向更遠的地方。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作文700字 篇2

我比較鍾情於蘇軾在《永遇樂》裏描繪的`“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它表述中秋多添了些人世情味,撩起內心對於中秋的那份記憶,融景入情,與我的生活經歷更爲貼近了些。

農村人除了對春節過的相當隆重之外,其次便是中秋,因爲這與莊稼收穫有關。從六歲便和母親開始下地種田,一瀉千里的魯西平原,黃綠層接不窮,一如海浪涌動着希望和激情。我實在不喜歡鑽玉米地,矮小的身子還夠不到玉米棒,走不好還會把腳邁到某位老人的墳頭上,一邊禱告,一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跑出如迷宮般的屏障,顧不得汗水,顧不得身上被刺的灼痛,頭髮上,眉毛上,渾身上下粘滿了白色玉米穗屑兒,樣子極其狼狽不堪。

那時候,父親剛師範畢業在離家很遠的鄉鎮教學,大多數時間我是和母親度過的,白天把玉米摘完,用鐮刀割出一條小路,我們把玉米撿拾到地板車上,那夜,月亮着了素白色衣服,周圍閃着銘黃的光芒,照亮了我和母親回家的路途。娘,該是中秋了吧?我詢問,她伸伸腰,擡頭望着月亮。是呀,回家給我們君超煮豆子,玉米吃。我興奮的點點頭。我又問母親,娘能多加點糖嗎?她回頭衝我笑笑,乾脆地說能。

緊挨着玉米地旁邊就是豆地,農村人種它的主要目的是爲了換些錢或煮了放入罐子裏做鹹菜吃,配着蘿蔔居多。這個時節的豆子飽滿,一碰如調皮的孩子蹦蹦跳跳的出來,到處都是小東西的影子。母親輕輕地握住豆柄,迅速的用鐮刀把它割下,爾後遞給我放在包袱裏,接着,母親叮囑我彎腰去揀落在地上的豆子,她說,這是小月亮,中秋節夜裏,我就這樣擁有了繁多的小月亮。

鄉下沒有煤氣,就連燒蜂窩煤也是點着數。母親把豆子和玉米洗乾淨,倒入井水,木頭在竈堂裏霹靂啪啦,霹靂啪啦的聲音至今我仍記得清楚,雄雄火光烤着我稚嫩的臉頰,嘴裏含着口水。揭開大木頭圓鍋蓋後,滿屋子裏都是玉米和豆子的香甜氣息,母親試着捏了捏,直到她說熟啦的時候,我才把口水嚥到肚子裏去,直到成年,我仍然對堅果類的食物情有獨鍾。

在異鄉生活了八年,每過中秋,心裏依舊懷戀鄉下的暖月清輝,萬物靜寂,口齒生香。也是這個不算長或短的八年讓我一度品嚐了人生之團圓的況味,千里之外,清朗月色下,一個遊子唱誦着《明月幾時有》裏的詞句,盼望着世間萬物和諧美滿。

小學三年級中秋節作文700字 篇3

我的生日是中秋節的前兩天,因爲離節日較近,所以也就沾了中秋節的光。

小時候每當生日快到的時候,我總會纏着母親,提醒她一定在我生日的時候給我做好吃的,特別是早餐不能給我做玉米粥。因爲奶奶曾說過,小孩子生日喝粥會喝迷糊了,長大了後認不得姥姥家的門。當然奶奶是開玩笑,可我唯恐長大後真得犯迷糊,所以我從來拒絕在生日的時候喝粥,那時母親會特意爲我做一頓好吃的麪條。

當然母親也有忘事的時候,在喝過了玉米粥,打發完了一天平淡的日子後,才把我的生日想起來。我也會在生日將近結束的恍然大悟,哎呀!今天是我生日啊!怎麼把自己的生日忘了,我喝粥了啊!我會不會迷糊的認不得姥姥家的門啊!這時母親也會帶着歉意,說自己老糊塗了,竟然把閨女的生日給忘了。那時我不懂事,總會哭着鬧着埋怨母親忘了給我過生日,說自己長大了肯定和她一樣的迷糊。只是姥姥家的門到現在依舊記得清清楚楚,其實生日喝粥的沒那麼靈驗,即使自己偶爾犯迷糊也不是生日喝粥的緣故。母親也不會經常忘記我的生日,只不過是偶爾的一兩次。

其實過生日除了在早餐不喝粥外,生日當天母親是不正式給我過的,我的生日多半是要在中秋節過。因爲離節日近,母親總會說等八月十五一塊過吧,當然我也很樂意,因爲全國人民都過中秋節,也就是說全國人民都在給我慶祝生日啊!這我當然高興了,既使生日推遲不能兩天我也樂意,這個光我沾大了。

在中秋節,母親還會特意多分我兩個月餅,算是對我生日推遲的補償。其實母親把月餅多分給了我,她自己的那份就沒有了,中秋節母親經常是沒有月餅吃的,她說月餅太甜,她不太喜歡吃,她總是把多餘的月餅留下來,等我們以後饞了的時候吃。當然母親也會在中秋節的餐桌上多放一些好吃的,所以我的生日無論母親怎麼忘,這中秋節給我補上是一定的。

直到自己長大後才明白,原來自己的生日就是母親的苦日,這個日子不該是孩子要求母親爲自己做什麼的時候,而是應該兒女孝順母親的時候。

於是,我會在生日的時候回家看望母親,給母親買此她喜歡的東西。當然現在月餅對於我來說已經不稀罕了,可我還是會帶上許多,因爲母親喜歡吃,當年她說不喜歡吃是因爲她捨不得。母親特別喜歡吃那種婆餅,我總會三五箱的給她帶上,讓她吃個夠。當然很多時候我也會和母親一樣借中秋節的光,把自己的生日和中秋節連在一塊和母親一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