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關於清明節的作文200字

  第一篇

二年級關於清明節的作文200字

清明,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爲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爲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鬥雞、盪鞦韆等活動。此習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在越南、韓國、琉球等地,清明節也是重要的節日。

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陽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爲香港、臺灣等地唯一根據節氣而定的休假日,澳門則是其中一個根據節氣而定的休假日(另一個是冬至),而中國大陸從2008年起也將清明列爲公衆假期。

  第二篇

翻開日曆,哇!4月5日清明節來了,我們一家三口準備好了貢品,紙錢爲祖先掃墓。

早晨,東方剛剛發出第一縷魚肚白,我便一骨碌從牀上爬起來,這是我第一次爲祖先掃墓,心裏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感覺。

我們把準備好的供果放進車的後備箱裏,我生怕把供果弄髒,特意讓爸爸把車開得慢些,速度跟牛車差不多。

來到墳前,我將供果小心翼翼地放下,然後又在地上畫了一個圓圈,把寄給逝去親人的紙錢放進去,又準備了鞭炮等,隨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紙錢也燃盡了,爸爸媽媽跪在墳前,爲祖先磕了三個響頭,保佑我們一家人一生平安。

回到家,媽媽又爲我們做了一頓酸菜餡的餃子,吃着香噴噴的餃子,感覺別有風味。

清明節,是一個多麼有意義的節日啊!

  三篇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告訴你們吧,今天是4月5日清明節。

今天晴空萬里,我和媽媽還有同學阿姨們一起去江心嶼掃墓。

到了那裏,我看見了無邊無際的江,那江很黃很黃,黃得像一片寬大的土地。我們走了一會兒,來到了一片草坪,我們在草坪安頓下來,準備吃中餐。吃完了,我們接着走,來到“中國人民烈士紀念館”,裏面有一個池塘,池塘裏遊着一羣五顏六色的小魚。我們還在革命烈士前面戴着紅領巾拍了幾張相,像一位位“小戰士”。

接着我們來到了一個個有帳篷的地方,我們在那裏乘涼、吃東西。

真是一個愉快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