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管理細則出臺

近日,備受廣大市民與車主關注的網約車管理細則出臺了,下面是相關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京滬要求本地人車

保障安全緩解擁堵

從目前徵求意見的實施細則看,北京、上海明確要求駕駛員和車輛爲本市戶籍、本市車輛。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表示,之所以要求人車均爲本地,首先是從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角度考慮,治理“城市病”。目前,北京“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無序過快增長,需嚴控人口規模。出租汽車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其未來發展必然涉及人口規模調控和產業發展及就業導向。

從治理交通擁堵的角度講,目前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60餘萬輛,交通擁堵由城市核心區向外蔓延,已遠遠超出道路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近年來,北京持續實行機動車總量調控(搖號限購)和工作日高峯時段尾號限行(每週少開一天車)的機動車需求管理措施,同時對非京籍人士購車和外埠進京車輛也實行了限制政策,這些政策措施使交通擁堵不斷加劇的勢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此外,政策法規也要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適度發展出租汽車,優化城市交通結構。

按照公示的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上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與巡遊出租汽車實行差異化經營。從綠色角度考慮,應充分考慮道路承載能力與環境容量條件等影響因素,在堅持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前提下適度發展網約車。爲此,上海增設了網約車應在本市註冊登記,機動車排放標準需達到國五以上。

從舒適角度考慮,車輛的軸距應達到一定的標準。其中網約車爲燃油車輛的,軸距應達到2700毫米以上;爲新能源車輛的,軸距應達到2650毫米以上。

關於網約車駕駛員的資格條件,在國家暫行辦法設定駕駛員條件的基礎上,上海市網約車駕駛員應具有本市戶籍。同時,爲保障車輛運營安全、乘客人身財產安全,上海網約車駕駛員應持有本市公安機關核發的機動車駕駛證。

與北京、上海相比,深圳對網約車司機駕駛員資格的規定,並沒有要求本地戶籍。非深戶籍只要持有有效《深圳經濟特區居住證》,也可以申請網約車駕駛員資格。不過,對從事網約車經營服務的車輛,應當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申請的車輛,必須是在深圳登記註冊的5座以上7座以下乘用車,且登記時間在兩年以內。

除了“深圳牌照”“准入年限”外,深圳的細則還從軸距、排量等方面爲網約車申請設置了門檻:燃油車輛軸距2700毫米以上、排量1950毫升以上,或者車輛軸距2700毫米以上、排量1750毫升以上且發動機功率110千瓦以上。

網約車車輛准入條件爲何如此限定?深圳市交通委迴應,按照國家關於網約車高品質服務、差異化經營的原則定位,明確深圳網約車的`車輛技術條件應高於現行的巡遊車車輛技術條件。此外,深圳市作爲經濟特區和改革開放的窗口,網約車車型應與深圳市國際化城市形象相符,保證乘客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企業】

滴滴認爲會擡高車費

神州表示大方向挺好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公佈網約車經營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之後,滴滴出行發出聲明。他們認爲,地方細則對戶籍和車輛的嚴格限制將使得絕大多數滴滴平臺上的車輛和司機被迫退出,老百姓也將重新面對打車難、打車貴。

具體來看,滴滴出行認爲,地方政府對網約車軸距、排量、車輛准入年限及網約車駕駛員必須有當地戶籍的規定,無形中擡高了准入標準。此舉將導致車輛供給驟減、司機大幅減少、網約車車費翻倍、出行效率大幅降低等問題。

以上海爲例,據滴滴平臺統計,目前在滬從事網約車的車輛符合新軸距要求的,不足1/5,已激活的41萬餘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擁有上海本地戶籍。此外,網約車定價之所以相對實惠,主要是因爲社會共享車輛本身的平民性,要求用帕薩特、奧迪A4L等以上的車型提供網約車服務必然提高運營成本,或將擡高網約車費到當地出租車價格的兩倍或以上。在出行效率上,按照徵求意見稿,等待時長也將從目前平均5分鐘延長到15分鐘以上。

“這是將交通部提出的‘高品質服務、差異化經營’,簡單理解爲設定更高車輛、司機門檻。”滴滴公關部李玫表示。

滴滴出行表示,非常理解地方政府接納新經濟需要一個過程,將不斷通過管理和技術升級、大數據計算,合理地匹配供需,提升服務質量,爲用戶提供品質高、價格優的出行服務,並幫助推動地方改革創新,成爲增強新經濟新動能的發展動力。同時,滴滴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夠爲新業態和分享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神州專車則表示,各地細則大方向上挺好,對神州專車的影響很小,只是會增加一些成本,神州專車表示支持。目前,神州專車的車輛均是本地牌照、B級以上的車輛,大部分都是新車,基本符合各地網約車對車輛的要求,現階段沒有車輛升級的成本,只是增加了保險和年審等成本。但是神州專車也認爲,北京、上海的細則中網約車司機必須爲本地戶籍的要求,以及廣州要求一年之內的車才能做網約車的規定過於嚴格。

【各方迴應】

專家:應尋求多方平衡

市民:車輛門檻有些高

各地網約車實施細則紛紛對外徵求意見,對其中提高駕駛人和車輛門檻等關鍵條款應該如何看待呢?

交通行業專家徐康明認爲,出租行業有巡遊和網約兩種業態,要推進分類分層監管的思路,對巡遊出租車和網約出租車有不同的管理方式。當初,網約車的定位是希望服務檔次高一點,使得它與巡遊車不在同一市場進行同質化的競爭,用差異化的服務,讓兩種業態共同發力滿足出租車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專家表示,政策的出臺其實是讓網約車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同時對非法網約車運營有執法的依據。北京等城市的政策只是在國家的宏觀政策下進行了細化。現在的出租車市場對高端化服務是有需求的。過去網約車的低價格,是由於大量的補貼和很多前置機制沒有到位,很多該花的成本沒有花,比方說安全保障、稅收、用車標準等等,這種低價格是不可持續的。

“每一項政策的出臺,不可能讓每個人都滿意。”北京普華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曉林表示,出門就有車,是每個乘客所希望的情況,但真到那種程度,類似於北京這樣一個特大型城市是否能夠承受?公交優先是我們確定的主要出行方式,網約車不可避免一定會受到約束和管理,不可能讓它放任自流,完全不管。一方面我們要順應潮流,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序發展。

“爲何網約車一定要是兩年內的新車?”對於深圳的新規,市民王先生有些不解。他認爲,車況好壞和使用年限沒有必然聯繫。“況且深圳從2014年就開始限牌,新車數量大幅減少。符合要求的車能有幾臺?”

“新規應該能加強對網約車的管理。”深圳市民林先生則認爲,提高了網約車以及司機的門檻,確保乘客能夠享受到高品質服務,並保障乘客安全。“儘管打車價格可能會上漲,但只要在合理的範圍內,應該也能接受。”

深圳市政協委員彭琛表示,新政策的出臺,能在一定程度上讓網約車的安全性更有保障,並實現數量的相對控制,避免城市擁堵的加劇。不過,政策是否合理,還有待進一步的討論。“一個政策出臺不能只考慮一方利益,而應該尋求多方平衡。”

“新規與現實有很多矛盾之處。”深圳市政協委員張琦舉例,新規要求網約車排量在1750毫升以上,“大排量油耗更高,這與提倡環保的大趨勢背道而馳。”

作爲一名網約車司機,熊先生則坦言,網約車准入門檻過低,會破壞市場,但准入門檻太高,又會造成無車可約,供不應求。

相關新聞:

8日,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城市齊發網約車細則。三座中國一線城市的細則,無疑成了其他地區的風向標。三地細則顯示,“對網約車管理趨嚴”成爲共識。公衆最關心的網約車價格,或將迎來先升後降的變化。而對網約車平臺,細則也將倒逼其走出低水平的補貼戰爭。

網約車地方細則行業影響:價格或先升後降倒逼升級

網約車價格或將先升後降

對很多乘客而言,關心細則的是因爲關心網約車是否會漲價。其實,網約車價格,一方面取決於供需,一方面取決於成本。

在京滬細則中,對於車輛配置及車牌、司機戶籍均作出要求,這也將導致合規車輛減少。

對此,滴滴出行表示,“以上海爲例,據滴滴平臺統計,目前從事網約車的車輛符合新軸距要求的,不足1/5;如上海已激活的41萬餘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司機具有上海本地戶籍”。

對於“合乘”,也就是俗稱的順風車,京滬也做出了每天限接2單的限制,這也將導致順風車供應降低。此外,京滬還規定,“平臺所提供下載的合乘軟件應獨立設置,不應與巡遊出租汽車打車軟件、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軟件合併”,如果該條規定一旦落地,未來“順風車”必須單獨開發APP,與網約車和出租車叫車APP分割,這也會減少順風車司機數量。

另一方面,細則也細化諸多合規要求,讓網約車的成本與出租車和租賃車處於同等水平。業內人士認爲,此前網約車的低價,一方面源於其補貼政策,另一方面也得益於規避了諸多合規成本。隨着細則的出臺,網約車的成本也將相應增加。

首先是線下成本上升。三地細則均顯示,三地均需要增設辦公場所、服務網點和管理人員,以處理好服務司機、用戶投訴、審查合規等問題。此前,網約車平臺多以“輕資產”著稱,Uber更是以每座城市的人少業務多著稱。細則落地後,這種“輕資產”模式顯然難以爲繼。

再就是保險成本上升。例如,按照北京的細則,網約車“應當按照營運客車類保險費率,投保交強險、賠付額度不低於10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和乘客意外傷害險”,上海也與之類似,深圳還增設了承運人責任險。業內人士測算顯示,按此購買保險,每車每年的保險費用將增數千元。

還有稅收上升。此前,網約車司機在繳稅上存在諸多曖昧,這也讓出租車公司頗多怨言。如今,地方細則均明確依法納稅。但問題在於,司機到底按照什麼標準來繳稅,也存在諸多說法。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根據各地的不同規定,網約車司機繳稅標準從千分之六到百分之二十都有可能,相比之下,京滬等地出租車司機的繳稅額並不高。但不論如何,稅收也會進一步擡升網約車的成本。

一面是導致網約車數量減少,一面是增加網約車成本,加上網約車實行市場定價,短期看網約車漲價動力十足。

但從長遠看,網約車價格或將經歷先升後降,最終穩定在略高於出租車的水平。

對此,大衆交通董事長楊國平表示,隨着網約車行業逐漸規範,只要市場有需求,政府也可能發放更多的網約車牌照,以滿足公衆合理的出行需求。

實際上,多地的細則中,也都提出了要建立“動態監測和調整機制”,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網約車運力。這也爲未來調整網約車的數量留下了空間。

地方細則將倒逼出行平臺升級

對於網約車新政,不同平臺的喜憂不一。

以網約車的B2C模式著稱的神州專車,對新政頗爲樂觀。神州專車副總裁(參配、圖片、詢價) 臧中堂告訴記者,地方細則會增加企業一定成本,但對神州的影響仍在預期之內,新政對倚重私家車兼職的平臺影響更大。

細則對作爲網約車市場的龍頭老大滴滴出行的影響頗深,對其成本和商業模式均構成不小挑戰。在對細則的迴應中,滴滴出行表示,“希望地方政府能夠爲新業態和分享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實際上,隨着新政落地和細則出臺,網約車的紅利期基本告一段落。但商業的前途永遠在未知。隨着細則落地,或將倒逼平臺走出低水平的補貼競爭,進而走入創新出行產品的良性軌道。

其實,“互聯網 交通”市場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前不久,共享平臺新銳“摩拜單車”走俏資本市場和出行市場,滴滴出行也斥資數千萬美元投資共享單車平臺OFO。無人駕駛等出行科技的發展也引人矚目。可見,“互聯網 交通”市場仍是方興未艾。

或許,未來的出行市場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