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孝道作文錦集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孝道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孝道作文錦集9篇

孝道作文 篇1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遊子吟》大家都很熟悉,可仔細品味作者傾注的情感的有幾個呢?

俗話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可作爲人類的我們,又是如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呢?感謝是一種情感,一種品質,一種品德,我最感謝感謝的人是我的父母。父母是給予我生命的人,他們陪伴在我成長路上,多少個春夏秋冬,多少個日日夜夜。父母就像一盞明燈,在我迷途時,默默的爲我指引方向;父母就像是一把傘,在飄雨落雪的時節,他們爲我撐起一片溫情的天。兒女就像是父母放出的風箏,無論何時,身處何地,都有絲絲牽掛伴引。牽掛着的心無時無刻不在祈禱着兒女平安,無時無刻不在盼望着全家的團圓。可作爲兒女的我們,又何曾認真牽掛過父母呢?

父母默默無聞的爲我們付出,不求任何回報,而我們又何真關心過父母呢?父母傾注了一生的心血在我們身上,而我們卻不知報答和感恩。“笑道父母”人們常常提在嘴邊,可付諸行動的又幾個呢?中國古人就十分注重“孝”,“孝”不僅顯在言行,而更在於行動。古人以“百善孝爲先”,而我們現在的現代人,早已融入在這個現代化的生活中。隨着科技的發達,人們文化素質的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國家賴以生存的思想基礎。但我們這些可悲的現代人卻連這最基本的孝道都不知是什麼,更不會感恩。人的一生要說多少個謝謝,有時甚至是謝一個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可又有誰跟朝夕相處的父母道過一聲“謝”呢?謝他們的賜生之恩,謝他們的養育之情,謝謝他們對我們的關心與愛護,謝他們爲我們所作的一切、、、、、、

有句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今天別人給你一滴水,明天你回饋給別人一眼甘泉;今天你送別人一朵玫瑰,明天人家就會回饋給你整個春天!

朋友,不要把別人對你的關心想成理所當然,要學會感恩,感恩我們的父母,感恩所有關心我們的人!一個充滿着恩情得世界,將有多美妙,處處洋溢着溫馨的幸福!

孝道作文 篇2

孝之一字,世人都瞭解,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暫不提古代賣身葬父之類,就是簡單的一句問候,一聲關心都不見得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遑論一心盡孝,侍奉雙親了。

觀看了一部紀錄片,且不說那距離我們太太久遠的“孝道”可能不會使人引起多大的共鳴,只是片尾講述的幾個故事,無論是不嫌棄兒子癱瘓在牀,十幾年如一日像照顧嬰兒似的,雖已兩鬢微霜,卻用世間最真摯的舐犢之情感動了天地,喚醒兒子的父母;還是雖已知道女兒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也永遠無法像一般的孩子那樣擁有健康快樂的童年,卻毅然決然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托起女兒未來的單親母親,都給了我一種難以言說的感動,聽着那些父母堅定的話語,好像感受到來自靈魂深處的震顫。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堅定地照顧那些幾乎沒有未來的孩子?是因爲他們爲人父,爲人母,這不僅是責任與義務,更多的是血脈親情中那牢牢的羈絆。

不可否認,看了片子以後,心裏有了頗多感觸。雖然我的父母沒有片中的那樣感人,可這就能代表他們的愛不深嗎?不,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罷了。全天下的父母對他的孩子無論是嚴,或是慈,終究也不過是那深沉的愛所表達的外在罷了,哪能以此來判斷這愛是不是深,又夠不夠沉呢?

我的爸爸只是一名普通的裝修建材工人,時不時在工地上受一些大大小小的傷,無論是昨天讓焊機灼傷,今天又可能切割機割傷了,他總是笑嘻嘻,一臉無所謂的讓我們檢查傷口。而我每次都是抱怨着讓他給媽媽看,說我害怕看見那些可能還流着血的傷口,可天知道,我是真的害怕了。我害怕,他下一次受更重的傷,我害怕,他在雜亂的工地上出一些意外,我害怕,看見他以前的傷,也害怕他一邊上藥一邊嬉皮笑臉。我不敢上藥,甚至說不出“你怎麼不小心一點?”這樣帶有責備的話,我知道,他比誰都希望我們不會擔心。可我心疼啊,我能做的,就是相信他那蹩腳的安慰,去相信他那什麼根本不疼的鬼話。

想起來一首歌,裏面是這樣說的:“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爲你做些什麼,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這首歌叫做“父親”。爲什麼不能爲他做些什麼呢?不光是父親,還有母親,你能做的.太多,太多。一句溫暖的關懷,一個驚喜小禮物,一次真誠的談心,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務……果然,太多太多,可是卻做過幾樣呢?雖不至於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卻也不要爲自己的將來留下悔恨。

孝道作文 篇3

生活中,父母之愛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如果你情感的觸角還沒有鈍化,如果你願意抽出百分之一的心思稍稍留意一下,你就會發覺,我們的父母是那樣的愛着我們!作爲子女,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來而不往非禮也”。既只父母的苦心,卻不知回報,就是違背天道。因爲,孝是做人的根本,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古人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動物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呢?

現在的學生和家長之間存在着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關係搞得很緊張。因爲生理,心理急劇發展的原因,他們獨立自主的願望逐漸強烈,對父母的關照.囑咐和種種限制,往往表現出強烈的不滿,甚至反抗。其實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更多應該體現在愛心和責任心之間。對自己的父母尚且不敬,還能奢談其他嗎?我們不但要領會父母的苦心,更要孝字當頭,不但要懂得從情感上安慰父母,爲他們排憂解難,更要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學習。

孝道作文 篇4

古人有云;百山孝爲先。羊跪乳,牛反哺,知恩知善,孝方爲人。的確,作爲中國歷史悠久,蘊意深厚的美德之一;‘孝’早已成爲中國的代言詞。

孝道,古亦有道,今亦有孝。古有古人對孝的感知;今有今對孝的回報。孝道,千百年間,流轉回蕩在各色人物之間。停駐在每個的心裏,印刻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孝看似無法觸及其邊,其實似千千萬萬條小溪江匯聚而成的蓬勃不息的海洋。由身邊不起眼的小事拼湊而成的。亦如年幼時期的吳猛,爲父不在受蚊蟲叮咬之苦,使身爲餌,餵飽蚊子,自身卻受到數不清的蚊包傳來的疼痛。但他仍在笑,是在關爲心父親做的這種行爲成功而感到喜悅的吧!

孝,百善孝爲先,功名利祿也無其重要。古代孝兒朱壽昌大人曾爲尋找多年以前的母親而毅然放棄奮鬥多年的職位,放棄誘人的高官厚祿,一人獨自踏上尋親路。也許,在他的心裏任何東西都比不母親的地位吧。

‘孝’亦爲‘笑’當父母不開心時,爲父母分憂,使父母快樂是我們身爲兒女的本份。‘老菜子’就是我們的榜樣,看到父母在大堂上鬱鬱寡歡的樣子,他便開始想辦法讓父母親快樂,於是便有了著名的孝事-戲綵娛親。老菜子真正做到了孝與笑混在一起的‘孝’,他不愧爲孝子。

孝,古今皆有,但又各有千秋。古之孝,亦有愚孝。而今更多的是理孝。

孝,在今天更加倍受關注,也更受人們的推崇。如‘最美孝心少年’的舉辦以及其他一些活動等,活動中那些孝敬父母和長輩的少年們,他們是我們的小榜樣,他們值得我們學習。

孝親敬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傳遞正能量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需要。

孝要把握當下,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我們不能等到親不待時才欲養。

談孝,讓孝住進我們心靈深處;讓孝伴在我們的生活左右;深深吸一口那藏匿在我們身邊小事中的孝,仔細品味,你會發現其中的甘甜與美味以及那暖暖的笑帶來的滋養。

談孝,讓我們盡孝。以小事彙集爲浩蕩的大海,讓生活處在孝親的暖陽裏。

孝道作文 篇5

今天,我偶然看到了一部電視《暖春》,這裏面的情節感人肺腑,我深有感觸,特別是裏面的主人公在最艱難的時刻相依相偎,這時,我感到了自己的父母,他們是多麼辛苦的賺錢,即使到了最艱苦的時刻,也是他們在支撐着生活,甚至我從來都沒有對他們盡過一次我該盡的孝心,我實在太不懂事了,所以,盡一次孝心也不是什麼難事,那我今天晚上就盡一次我該盡的孝心。

夜幕降臨,天空像灑了全世界最黑的墨水,我看看錶,爸爸媽媽也該回來了,我關上燈,更黑了,爸爸媽媽回來時,他們會得到一個驚喜,過了一會兒,我緩緩聽到了爸爸媽媽輕微的腳步聲,聽上去爸爸媽媽很疲勞,我開始準備,突然,我聽到了開門的聲音,爸爸媽媽摸着黑走了進來,我把手伸向電燈開關,就在燈亮的一霎那,我跳到了爸爸媽媽面前,說:“歡迎爸爸媽媽回家。!”看上去爸爸媽媽卻沒有感到驚喜,他們疲倦的躺在沙發上,一句話也不說,臉上沒有一絲愉悅的表情,我收起了笑容,說:“爸爸媽媽,你們很驚喜吧!”爸爸媽媽還是保持沉默,我看場面冷極了,又繼續說道:“爸爸媽媽,你們要不要喝點果汁,或……”“夠了!”“爸爸!”爸爸打斷了我的話語,“能不能不要吵我們了,我們工作很辛苦的,你要體諒我們一下,爸爸媽媽想休息一下,你先回房吧!”我很委屈,淚水溼潤了我的臉龐,說:“我只是想,只是想盡一點我該盡的孝心,好不容易想嘗試一下,爲什麼?爲什麼我會被你們數落!爲什麼——”

我直徑跑回了房間,放聲大哭着,爸爸媽媽愣了一下,媽媽走進廚房看了一下,再進臥房看了一下,媽媽笑了一下,說:“也許是我們錯怪她了,她真的想對我們盡一份孝心,你看——”媽媽把手指向這乾淨的家,爸爸似乎很感動地說:“這傻孩子,爲什麼不早說呢?”

我的確被冤枉了,後來,爸爸媽媽對我道歉,但我卻不肯接受,也許,是我錯了,因爲盡孝心是我在平常`在每天都應該做的事,我卻沒有做,還要用“嘗試”來體會盡孝心的感受,我的第一次盡孝心的嘗試卻是如此失敗,但我懂了,盡孝心並不是一種嘗試,而是一種職責,兒女的職責!

孝道作文 篇6

孝,盡孝,舊時指尊長死後在一定時期內晚輩遵守的禮俗。現在,人們通常在長輩去世的時候,親朋好友和晚輩們裝上喪服,和死者作最後的告別,爲死者送行。這無可厚非,但,今天,我卻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今天,我走路上學,路過一個小區,看到好多叔叔阿姨,身穿白色喪服,圍在一棺材邊“傷心“地哭泣,周圍的桌子上卻擺滿了山珍海味,大家興味盎然,划拳喝酒。還有幾位叔叔搖頭晃腦地說:“沒事,我沒醉,強着呢!”這句話是酒後失言,還是發自內心的呢?

我又看到了幾位阿姨提前脫下了喪服,開始閒聊了。她們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香水味撲鼻而來。我驚詫地聽到其中有個人說:“這死老頭,終於死了,不再浪費我的糧食了,這下可省事了。”

唉!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孝嗎?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連這些小動物們都懂得盡孝,爲什麼他們卻做不到呢?

孝道作文 篇7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我也很想有一次盡孝的體驗,終於機會來了。

事情發生在昨天。我上完興趣班後獨自回到家,開門後習慣的說:“媽媽,我回來了。”可媽媽沒有應我。懷着忐忑的心情,張望着走到客廳,只見媽媽臉色通紅,腋下夾着體溫計靠在沙發上。“媽媽、媽媽你怎麼了?”我的心一下子糾了起來,邊叫邊跑到媽媽身邊把手放在媽媽的額頭上,好燙啊!“媽媽一定是發高燒了”我想。這時媽媽把體溫計拿了出來,我一把搶過對着陽光一瞧,哇!近40度了啊!燒得那麼嚴重。怎麼辦、怎麼辦!我慌亂起來。這時,我的大腦告訴我:“不能急,不能亂,要冷靜!”我仔細回想着我生病時媽媽照顧我的情景。哦!先要物理降溫,我讓媽媽躺下,馬上用我的小毛巾浸溼了冷水,擰成半乾疊好後放在了媽媽的額頭上,再從藥櫃裏找出了退燒藥給媽媽服用。“現在幾點了?”媽媽虛弱的問道。我一聽就知道媽媽在擔心晚飯沒有燒,心想“媽媽整天干家務已經夠累了,現在生病了絕對不能讓媽媽再去燒飯!”連忙說:“17點30了,我去燒麪條,您生病了就好好休息,瞧瞧我的手藝吧!”不等媽媽回答立馬衝到廚房準備起來。

其實,我只在媽媽的指導下燒過一次麪條,那還是在10歲時,現在已經記不太清楚了。我拿着麪條仔細的回想着步驟。“對了,先燒水!”我把鍋子接了3分之2的自來水打開煤氣竈,等水燒開了放入適量的乾麪條。在煮麪的同時,我把盛面的碗裏放好了調料,再把中午的一些剩菜放入碗底。過了幾分鐘麪條就燒好了,把白沫子倒掉然後把面盛到碗里加上開水就成了一碗香濃美味的湯麪。“媽媽,吃麪了。”我激動的把麪條端到茶几上,扶起媽媽。看着媽媽慢慢的把面吃完我心裏高興極了!“文文,休息一會。”媽媽溫柔的叫我,“等一會”我來到廚房刷好鍋子和碗筷,我又給媽媽泡了一包中成藥喝下。又拿出體溫計一量,呵!38。4度,體溫降下來了。第二天爸爸出差回來聽媽媽說了我的事直誇我“長大了,懂事了!”聽的我都不好意思了。

從這件事我體會到:媽媽要上班又要幹家務活很不容易,我要力所能及的幫助媽媽,盡一份孝心,當好媽媽的小幫手!

孝道作文 篇8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曲,那是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一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俗話說:"滴水之恩,定當涌泉相報。”那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親人,對我們的恩情,又何止“滴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應該懷着一顆熾熱的心,去感恩、去擁抱身邊的一切。尊老愛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緩緩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更應繼承老祖宗的優秀品質,把我們的中華美德發揚光大。

百善孝爲先。古人亦云:“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獸。”是啊,連小烏鴉也知道把自己口中的食物吐出來讓給長輩,小羔羊也曉得跪着喝奶感謝母親,它們都知道感恩,做個孝親敬長的好動物,是多麼令人敬佩啊!古有劉恆親嘗湯藥,王祥臥冰求鯉,子路百里負米,今也有陳毅探母洗尿褲,孟佩傑攜母讀書盡孝心,劉國江敬老模範......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爲也;爲老人折枝,是不爲也,非不能也。他們的孝心,都是我們人道主義上閃閃發光的一顆星星,匯成了一條璀璨無比的銀河。

午後,毒辣的陽光似紅紅的帷幔籠罩大地,路上行人匆匆。“幫幫我吧,幫幫我吧,我的老伴兒都還在醫院病牀上躺着呢!”不遠處傳來一個低沉而沙啞的聲音,我循聲望去,只見一個滿鬢斑白的老人坐在一棵大樹下,他旁邊放着一個紙箱子,裏面星星零零地有幾張零錢。老人衣着樸素,額頭上的皺紋長短不一,滿是老繭的手可以看出他生活的艱辛,真摯的眼神望着過往的人們。見了此情此景,我摸了摸口袋裏的幾塊零錢,正打算拿過去時,突然,街道邊的幾個漂亮女孩子像雲一樣飄過,他們輕輕地向老人這邊一瞥,就飄走了。是啊,她們怎麼會關心這樣的人呢?就在我暗自嘀咕時,她們又飄回來,還買了一瓶水和麪包,老人接過食物,一滴淚水滑過他臉上的千溝萬壑,落在地面,瞬息便蒸發了。就在這時,一位打着吊瓶的老婦人顫顫巍巍地拄着柺杖走到老人面前,輕聲說道:“別把自己累壞了,休息休息吧!”“看樣子他們真的是碰到困難了,我們就盡力幫幫吧!”一朵漂亮的雲說道。“是啊!”其他幾朵雲也一邊附和着一邊掏出零錢放在老人的箱子裏。我也趕緊衝過去放下了我的一點心意。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箱子裏的錢也越來越多,還有幾個小孩子在老夫婦面前講笑話逗他們笑呢!雲兒散去,涼爽了炎炎夏日,滋潤了我們乾枯的心田。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這是奶奶最愛聽的一首歌。奶奶雖然生了三男兩女,可大家都忙,每天爲各自的生計而勞累奔波着,不是很有空陪奶奶。但他們一有空就會和奶奶一起泡茶,聊聊天。我從小就和奶奶親,我總喜歡一放學回家就跑到奶奶跟前,跟她說說我的小煩惱小快樂,和她分享我的喜怒哀樂。每次我給她做按摩的時候,她總會笑眯眯地閉上眼睛說:“乖,我孫女真乖!”在奶奶身上我看不到一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悲哀與淒涼,她快樂的度過自己的每一天,滿是隻有孩子纔會有的快樂與幸福。時針慢慢地轉動着,溪水慢慢地流淌着,我也慢慢地長大了。不知不覺中,爸爸的頭上多了幾根銀絲,媽媽的臉上多了幾道皺紋,奶奶的身體也是大不如前。我知道,他們老了,他們更需要我去孝順了,我也一定會珍惜與親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好好的孝順他們。

孝親敬長,是黑夜裏的一盞燈;是寒冬裏的一把火;是沙漠裏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雨。在他們需要幫助時,我們伸上一隻溫暖的手;在他們需要談心時,我們遞上一顆火熱的心;在他們需要關愛時,我們送上一句親切的問候。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感受到幸福與快樂。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獻出自己的所有愛心與孝心,爲老人們創造出一個可以安度晚年的良好環境,讓人間處處有天堂,世界處處有陽光。

孝道作文 篇9

讀完論語,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孝道兩字,孝是人的根本,父母生我、養我,如果長大不知道報恩,這就是沒盡到做人的義務。況且中國有一句話,說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羊羔在吃奶的時候,兩條前腿要跪下,烏鴉長大的時候,小烏鴉就找食物給老烏鴉吃,養到老烏鴉又恢復了飛的能力,這纔算終了。人如果不孝順父母,那不是連烏鴉和羊羔子都不如了麼?

古有仲由百里負米,閔損蘆衣順母,陸績懷橘遺親,今有陳毅探母,張九精帶父求學。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告訴我們,孝道是永恆的主題。盡孝也是要講求方法的。我記得孔子說過: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養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孔子接着反問,你看狗馬這些動物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你只是做到讓父母衣食無憂了,但你對他們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麼這跟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這句話引起我很大的反思。確實是這樣的,現在的很多父母都有自己的養老金,生活問題根本不用我們多想,而父母那麼盡心盡力的照顧我們,培育我們爲的又是什麼呢?

有人說這是本能,的確,天下的父母都一樣,一心一意地爲子女付出,但從不求任何回報。親情,它無需用任何語言表達。那我們又爲什麼不能把孝順父母作爲本能呢,孝順是應該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爲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想想父母到底需要的是什麼?這真的很重要,或許不是買了什麼華而不實的營養品,而是有事沒事關心一下父母的身體,多陪父母聊聊天。就像著名書法家黃庭堅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爲母親洗滌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那我們是不是也該認真反思一下呢?

孝順父母,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只要能讓他們感到欣慰,這就夠了。我記得一個公益廣告:一個大眼睛的小男孩,吃力的端着一盆水,天真的對媽媽說:媽媽,洗腳!就是這樣的一部廣告時至今日,仍在熱播,動人的原因,不是演員當紅,而是它的感情動人心腑。很多人爲其流淚,不止爲了可愛的男孩,也爲了那一份至深的愛,和發自內心的感恩。

孔子還說,父母唯其疾之憂。就是說父母唯獨爲子女的疾病而擔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認爲說是,對父母最主要的關心就是關心他們是否生病了,這樣就是做到盡孝了,這話說的沒錯,但多少有些片面了,或許這僅僅是對孟武伯而言吧。我覺得這句話指,身體的疾病,父母不能控制,這份擔憂已經足夠了,我們不應該再去做其他讓父母操心着急的事情,這也是一種孝道,我們確實應該去注意。

孔子的孝是善始善終,一以貫之的,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孝道問題。比如說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告訴我們父母在時,不能到遊玩,即使不得已也要說明去向,儘量少讓父母擔心。大家都叛逆過,希望擺脫父母的約束,可現在不能每天都回家,是否會想念在家中的父母呢?人孰能不老,百事當以孝爲先,幫父母捶捶背,陪他們散散步、聊聊天;或者是打個電話,聽他們講講過去的故事;哪怕是相視無語,只靜靜的守在他們身邊,這些更能慰藉父母那時刻關切着兒女的心,這些微不足道的回報相比雙親的撫養之情、養育之恩真的是輕如鴻毛,但孝心無價, 我們要做的只是盡最大的努力去關心體貼父母。

再有,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教導我們侍奉父母時,如果我們覺的父母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要婉言相勸。如果父母不聽,我們還是要尊敬父母。儘管內心憂慮,對父母不能怨恨。這句話給了我們很多的告誡,在生活中我們不能跟老師頂嘴,不能和朋友翻臉,那爲什麼會把怨氣帶到父母身上呢?難道是因爲父母從小到大給了我們無限的包容嗎?說出這話,難道真的不覺得愧疚嗎?前些日子看海洋天堂這部電影,看大福的爸爸一點一滴教患有自閉症的大福成長,開門,鎖門,穿衣服,下公交車.....我心中的感動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試問,天下哪位父母不是這樣耐心的對待自己的孩子,我們又幾時對父母那麼耐心過,我們爲父母做的卻太少太少,所以從今天開始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想想吧,用心關愛父母,體貼父母,報答父母。

畢淑敏在散文《孝心無價》中寫道:“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啊!趁你們父母健在的光陰。”最後用這句話作爲結尾,只因爲這句話與孔子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說出了我的心聲,人去了就再也不能回來,遺憾就只能是遺憾了,不會有機會讓你去彌補。只有珍惜現在的機會好好對自己身邊的父母,不要到失去的時候再去懊悔,不要讓自己空對着過往去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