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孝道小學生作文700字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孝道小學生作文700字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孝道小學生作文700字3篇

孝道小學生作文700字 篇1

多少年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了對父母依賴和索取,總是在有求於父母的時候纔會變得乖喜。當我們哭泣的時候,可以找父母傾訴,甚至把父母當做是出氣筒。累了,倒頭睡下,也只有父母會躡手躡腳地走進我們的房間,爲我們蓋好被子。清晨總抱怨父母爲什麼不叫醒自己,卻忘記了父母早已出門,只有一個寂寞的背影。

王祥,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這就是著名臥冰求鯉的故事

自古以來,多少文人墨客用筆記錄了父母,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了。但卻都有恩慈之意。父母給了我們有血肉的身體,給了我們關懷,沒有哪個父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當你尚是一張白紙的時候,母親便爲你寫下了生命中的第一個字,那便是“孝“

牛有舔犢之意,魚有弓身救子之情,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自然界中有無數個例子在爲我們證明着親情的藕斷絲連,相濡以沫的感動,我們還有過付出嗎?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爲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爲子。” 父母可以爲我們付出,難道我們就不可以爲父母做點什麼嗎?記得姐姐快結婚的時候,奶奶對她說,男朋友丟了可以找回來,父母就一個,丟了就永遠消逝了,你再也得不到那種莫名的溫暖了。勞苦莫教爹孃受,憂愁莫教爹孃耽。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你記得父母的生日嗎?你給父母過生日嗎?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今年北京某中學的抽樣調查卻顯示:有近50%的學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福。父母有淚總是躲避我們的眼睛,有傷總是自己扛。對我們是微笑。父母我是想要我們送什麼禮物,只是一句話就好,就一句話而已。孝敬父母是每個公民必須做到的,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關心,不孝敬的人,又怎能爲他人,爲師表呢?巴掌之痛一如海水沖淡沙灘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卻是刻在石頭上的字天長地久,永遠銘記。父母幫助了你多少次?你有刻骨銘心嗎?

父母是很容易滿足的“小孩”我們所做的也只是舉手便可以完成的動作。無非是對母親的一個會心微笑,是一次主動承受錯誤,是爲父親敬上一杯酒,是爲母親獻上一杯茶,是對父親的一句關懷,是對母親的一次體貼,是陪父親扛一次水桶,是爲母親遞上的一碗熱粥。僅此而已,有什麼做不到的?愛是可以凝固時間的鐘,一個動作,便可永恆!

謹以此獻給天下有愛的人,獻給我的父母。

孝道小學生作文700字 篇2

一般人認爲,只要對自我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我不反對這種看法,這是孝順了,只是這個孝順只限於父母罷了.雖然這種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此刻,這種看法也許會被人否認,因爲許多家長都曾對孩子說:你要真的孝順我,就拿出點成績來.雖然此刻已不是什麼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時代了,但知識卻是要的,事業也總是要的。許多貧困山區的父母寧可累死餓死也要送自我的孩子上學,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點成績來,那也是可謂盡孝了。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孝順的爲什麼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且養育了我們,也許我們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需要盡孝道.但我們又能報答老師的培育之恩嗎?不能.可爲什麼我們不對老師也盡孝道呢.要明白,是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潛力,給了我們機會,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培養出了大批的人才,我們爲什麼就不對老師盡孝道呢?我們是就應的,我們需要以優秀的成績來回報老師的努力,我們需要才華來回報老師的培育,同樣需要以成就事業來證明自我。

孝道,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隨着時代的進步,也就應擴大範圍了.也許真的要我們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衆生盡孝是大了點,聽起來也覺得十分困難,但是整個民族養育了你,你是就應盡孝的;是許多許多的人給了你一個愛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就應盡孝的;是一切的生靈給了你一個美麗的生存空間,所以你也就應盡孝的。

成就事業方能顯出你的價值.盡你自我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我的輝煌,給生你養你的父母,給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師,給養育了你的整個民族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許這是孝的一種吧!別人給了你,你就就應懂得回報別人,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父母的盡忠盡責克盡奉養並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業,然後在自我的事業上默默地奉獻,用自我的成績與愛心來回報世界上的種種,這也是孝順了吧!

16、政策的重點是進行慎重判斷。

孝道小學生作文700字 篇3

什麼是孝?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母親也經常對我講一句話"不求成才,只求成人。"孝是做人的根本。父母養育我們半輩子,只求我們孝順他們三分之一的時間,難道這點要求我們都做不到嗎?

我國古代人就十分孝順。比如《三字經》中的黃香,在他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可母親已經活不過來了,於是,他決定把對母親的`思念以及愛全部都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天的天氣十分冷,晚上睡覺時,黃香就先躺在父親的被中,等被窩熱後纔回到自己冷冰冰的被窩裏。

我們現代人也不甘落後,就讓我們看一看陳毅大元帥的故事吧!有一次,陳毅路過家鄉時,回家看望已臥病在牀,大小便失控,不能自理的母親,他幫母親洗了髒衣服並且做了一些家務事。作爲大元帥的陳毅,他每天工作繁忙,日理萬機都能抽空回家孝順母親,何況我們小學生呢!我們一定要向陳毅大元帥學習。

就拿我來說吧,我認爲對長輩最大的孝順就是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儘量讓父母少操心,平時在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像上個星期天(母親節)的時候,我就等母親吃完飯,搶着洗了所有的碗筷後,給母親捶了捶背。我在母親後面一下一下,十分認真地捶着,突然間,我發現母親的後背有一些駝了,我不禁想起了母親平日裏不僅要辛苦地工作,而且回家還要做好多家務活,於是我捶的更加認真了,並在心中暗暗許諾:我以後要更加孝敬母親。當然不只是對自己的家人,對所有的長輩都應該如此。如在校,我們要聽從老師的教導,在校外,我們也要孝敬長輩,我每個星期最少和爺爺、奶奶通一次電話,因爲太遠,要不然我每天都會去看他們。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遠古時就有"禮儀之邦"之稱。可見,孝順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絕不能丟掉老一代流傳下來的良好品德,那就讓我們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孝順長輩吧!孝順還有另外一種,那就是舍小家顧大家,歷史上這樣的人也很多,過去人說的忠孝難兩全,實際忠是最大的孝,對我們小學生來講,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好。孝順的方式很多,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就讓我們從我做起發揚我們的優良傳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