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作文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華文明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華文明作文4篇

中華文明作文1

近年來,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綜藝節目早已成爲各大衛視的重要籌碼。就在一些節目由於過度依賴明星、有意思沒意義,甚至觸及道德底線等問題被質疑和詬病時,另一個問題也被屢屢提出背靠五千年傳統文化底蘊,中國的電視節目究竟能否呈現中華文明之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傳統文化類節目是否真的無法獲得觀衆喜愛?娛樂之外的文化精神是否已經被電視人遺忘?

兩年前,河南衛視的《漢字英雄》《成語英雄》,中央電視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都曾是輿論關注的焦點。它們之所以成爲焦點,不僅是因爲在當時獲得了較高的收視率,更因爲在大量娛樂至上的綜藝節目中,它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敬畏與追尋激發了全民族的文化自信,用實踐證明了以傳統文化爲核心的節目並非不能獲得觀衆和市場的認可。近期,湖南衛視播出的《中華文明之美》再次成爲這樣一檔在堅持文化追求的同時受到觀衆喜愛的節目。

《中華文明之美》每期8分鐘,通過老夫子和小阿毛之間充滿童趣的教學互動,用情景再現的方式,生動形象地講述了中華傳統文化禮儀和傳統習俗,集知識性、文化性、趣味性於一體。

作爲大衆文化的主要傳播者,電視在實現文化啓蒙、溝通傳統文化與大衆文化等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但文化節目如何讓普通觀衆接受和喜愛,做到雅俗共賞,是當下許多文化類節目的瓶頸所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總導演關正文說。

對此,《中華文明之美》製片人秦明也感觸頗深。他表示,在節目的研發和製作中,如何將傳統文化之美與電視節目規律相結合,進而使有意義與有意思、思想性與觀賞性實現最大平衡,是節目創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

爲了拉近與觀衆的距離,《中華文明之美》通過內容系列化突出故事性,每週推出一個緊跟社會時事或傳統節令的系列,近期就播出了夏日抗暑系列八一建軍節之古代英雄特輯等。其中夏日抗暑系列從大家日常熟悉的西瓜、扇子、防蚊、洗浴4個方面分4期講述與夏日有關的文化故事。比如在扇子節目中,以《史時集解》中的記載來介紹扇子的由來,講述扇子的發展變遷過程,從類型劃分、考究製作等介紹扇子的典故和文化。

此外,爲了讓節目吸引更多青少年,《中華文明之美》大量運用動畫形式來講故事,讓一些抽象難理解的文化信息變得容易理解,同時在節目中巧妙運用當下的常用詞彙,以古人的口吻來表達當下語境。近幾期節目中,創作團隊又加入了說唱環節,兩位說唱歌手在手繪動畫背景中以說唱的方式唱出大閘蟹、北京烤鴨的由來。比起傳統說教,說唱的形式更貼合當下年輕人的口味,更有益於新媒體的傳播。秦明說。

早在20xx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出臺規定,上星綜合頻道公益性節目播出比例要達到30%。規定中所說的公益節目,指的是新聞、經濟、文化、科教、生活服務、動畫和少兒、紀錄片、對農等節目類型,但事實上,在具體節目的操作中,是否具有公益性並不由節目類型決定,而應該由節目的創作初衷和文化定位決定。

一檔節目好不好看、觀衆愛不愛看、收視率高不高、賺不賺錢,跟它是否服務於社會和文化發展、是否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有關,並不是非你即我或背道而馳的關係。相反,電視臺作爲公共文化機構,對輿論的正面引導和對文化建設的積極作用是所有節目都應當具有的品質。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說。

也正是因爲這樣,不少業內人士早就指出,電視節目不能以公益與否進行劃分,真正優秀的電視節目必然是公益性與經濟效益兼具,既能引導觀衆思考、激發觀衆的文化自信,又能讓觀衆在觀看節目時獲得樂趣。

在《漢字英雄》《成語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節目引發了觀衆對漢字及其背後深厚的傳統文化的觀照之後,《中華文明之美》的成功再次證明了觀衆對文化類節目的期待。畢竟,中華文明深厚豐美,用電視節目將它呈現給更多人,讓更多人找尋到自己的文化歸宿和文化自信,是一代電視人的文化使命。

中華文明作文2

幾千年前,黃河沃土,滾滾河水,孕育了泱泱華夏文明;幾千年後,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書寫今日輝煌中國。

民族不獨立,國家不富強。文明的歷史依舊向前,文明的薪火照亮歷史的'黑暗。但文明也不空洞,文明也可以在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中繼續創造,文明就在點滴生活中。

一個自律的民族必定有着強大的生命力與創造活力。當然,自律何嘗不是一種文明?重慶萬州公交車事件,讓幾十條鮮活的生命因自律的缺失而永遠長眠。逝者已逝,生者警醒。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逝者已逝,生者警醒。在公共場合遵守公民的行爲規範,又或者牢固守住職業道德是自律;在排隊時安靜等待,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譁也是自律。“良言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二月寒。”文明的言語何嘗不是文明的表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高素質來規範,就是身邊的文明。

每個人素質良好,行爲得體,社會便會形成一種和諧的氛圍。老人摔跤到底該不該扶?這是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但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素質的提高,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助力。“老人摔倒應當扶!”、“社會不應冷漠”的聲音方興未艾。從最初法庭宣判“不是你撞得你爲什麼要扶”到現在層出不窮的見義勇爲、平民英雄。這種社會正能量正不斷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一個社會所表現出來的價值氛圍就是文明。

文明可以很大,文明也可以很小。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精忠岳飛,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砥礪前行,這是歷史文明;中華民族危急存亡,國破家滅時,每個抗日英雄的點滴事蹟是革命年代的文明。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的研發團隊十年磨一劍研製成功了“嫦娥一號”,實現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飛天之夢。少年壯志當凌雲!從此,仰望星空,嫦娥不再寂寞,環顧宇宙,驕傲在心中盪漾。這些年青的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平凡工作崗位上踐行着的工匠精神,對自己對自己工作的專注負責,精益求精也是一種一脈相傳的文明。輝輝中華,泱泱大國,開始展現一個文明古國應有的大氣與輝煌。

文明的河流九曲十彎後,仍然橫亙在中華民族的版圖上,傳遞着一代代的文明記憶。屈原站在汩羅江高呼“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抱石投入汩羅江,生命沿河而下傳遞着兩千多年的文明。聽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看到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天留肝膽兩崑崙”的壯語。這種一代代傳遞着的文明永遠不是一句空話,這種家國情懷,民族精神在中華兒女的血液裏流淌,像孔繁森、像袁隆平,像抗洪英雄也像白衣天使,像所有在自己崗位上兢兢業業奮鬥的人。

可是安定的社會下總有不自律的行爲發生。在文物上亂塗亂畫,高鐵佔座理直氣壯,假疫苗事件駭人聽聞。這些辱沒道德甚至違法犯紀的行爲正是社會需要正視的問題。

文明就在我們身邊。作爲個人,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加強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修養,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遵守校紀校規,不突破社會紅線就是文明。社會,應完善相應規章制度,加強教育引導,讓文明觀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大同社會,夜不閉門的社會素質正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文明就在一念之間。一念之間,可以讓浪子回頭,人心趨之;一念之間,也可引千古罵名,遺臭萬年。佛陀拈花一笑,一念悵然,是入人生的大境界。心無善念,又怎會在生死危機時救人?心無大義,又怎會在民族危亡之時,舍小我以成大我?一念之間看似短暫,但這一念培植於中華肥沃的文明沃土中。誰能越過一念的橋樑,就能成就一念的高度。

文明就在我們身邊。祖國的偉大要靠個體來體現,一個強國的崛起是靠行動,不是靠沸騰。文明的社會需要陽光,心中的良知讓黑暗黯然無傷。祖國的力量原來就儲存在自己身上。

中華文明作文3

中華文明,上下綿延5000年。在這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的文化精神在不停地發芽開花,一起構成了中華文明。而中華文明自己,歷史無數次的考驗中,不斷髮展着。

中華文明或許最初是在龜殼牛骨上發芽的。一個個線條勾勒出古代先人們的智慧。他們彷彿看見了未來發生的種種事情,彷彿遇見了埃及,巴比倫,印度文化的消失。於是,他們便用這看似不起眼的東西,把所有中國人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可是,中華文明是什麼?

春秋時期的中華文明,是忠誠,是真誠,是勇毅。那個時候,諸侯爭雄。中華文明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蓬勃發展。儘管亂世當頭,儘管硝煙遍起,儘管民不聊生,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卻看見了豫讓,看見了廉頗,看見了荊軻。這個時候,最初的大夫,義士,學者們,彷彿都有了一種預感,彷彿都看見了中華民族趨於統一的形式。於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美好精神,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澆灌着中華文明這株幼芽。

秦朝的中華文明,是對自由的追求。秦始皇在東滅六國後,統一了天下。他是不是有一點飄飄然呢?他用法家思想爲基礎,意圖泯滅中華文明的自由,於是便焚書坑儒,妄圖將它扼殺。可是,廣大人民是不會答應的。他們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口號,表達出了自己對於自由的嚮往,第一次向世界證明了,追求自由的精神與人民的力量。很快,秦朝便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中。

到了後來,中華文明又變成了英雄豪邁之感。項羽和劉邦相爭天下的時候,鴻門宴上的遲疑,烏江旁的自刎,無處不表達着英雄的豪情。而他自己,儘管失了天下,但也用“虞姬虞姬奈若何”的歌聲,爲中華文明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我們看見了漢朝的絲綢之路上張騫的開放與包容,看見了三國時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看見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王羲之東牀坦腹的瀟灑……這些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不斷豐實着中華文明。

唐朝終於來了。這個時代的統治者很明智,知道只有開放才能使一個國家強大起來。於是,中華文明開始走向世界,西到羅馬,東到日本,整個歐亞大陸上,無處不能看見中國人的身影,看見中華文化的影響。從此,開放這個精神,隨着中國人一道向着歷史前進。

宋朝,元朝,明朝……一個個朝代過去了,一個個王朝過去了。就連四大名著中的三套都已經寫齊了。中華文明已經足夠強大了,放眼世界,中國儼然已成世界最強國。貌似不必再發展了。

歷史終於要讓中華文明接受考驗了。

清朝,許多漢人揮不去的噩夢。文字獄,八股文,寧古塔……這一把把懸在中國人頭上的大刀壓得文人們喘不過氣來。中華文明也就此止步,轉而開始變得畸形起來:流放,凌遲……各種讓人無法想象的酷刑成了統治者最大的快樂。然而,當懦弱的文人們瞄向西方時,一艘艘大船正帶着大炮,準備給中華文化致命一擊。

最後的考驗似乎真的來了。

從1840年起,歷史書上就開始變得灰暗起來。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一次次地考驗着中國人,考驗着中華文明。然而,已經溶在血液中的精神,聽過無數遍的歷史故事和着中華文化一起勇敢地抗擊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驗:虎門銷煙,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國,義和團……這一個個歷史名詞正告訴着世界,中國,中國文明,是經得住歷史考驗的!自古以來的勇毅,忠誠,愛國彙集在了一起,擰成了一股繩,勇敢地發出了東方雄獅的怒吼。

再到後來,新中國成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們當然知道歷史教訓,當然深諳中華文化中的內涵。他們用着一個又一個事實,向世界證明着中華文明的燦爛與美麗;用着這個正在發展的美麗中國,向世界展示着藏在中華文化背後的智慧。那就是人類心中追求美與自由的精神,追求不斷髮展與進步的精神。

中華文明是什麼?看到這裏,你或許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她就藏在古文中,藏在你的血液中,藏在你的基因中,隨着歷史,不斷髮展,一直向前。

中華文明作文4

中華文明歷史久遠,綿綿不斷,究其根源和核心就是道德文化。我們的先人將老子五千言稱作“道德經”,帛書版爲《德道經》。她問道論德,探天地之本源,究宇宙、社會、人生之法則,爲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尋求了一條終極大道。

什麼是“道”?“道”,就是那終極目標,也是那到達目標的方法、途徑。她可以被描述,但只有到達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她也可以被談論,但語言文字畢竟與現實有差距。熊先生講“道是……”,如何理解?我以一個未見道的人用思維推測之,道即是空,也是圓滿;她什麼都是,什麼也都不是。是當下,是整體,是一念,是萬念;是無,是所有。是那本體存在的狀態,也是那終極的存在。亦如《心經》所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什麼是“德”?“德”是道的作用,同樣也是進道的方法。熊先生講“德一”,講了德的作用,一生二,二生三,乃至生萬物。還講道光德能。德蓄積到了頂點,就成道、得道。也有人講,一切的存在都是粒子的振動。振動的頻率低,就成爲有形的物質;振動的頻率高,則成爲精神,乃至能量、光。其實這一切,都不過是我們的意識和感覺所把握的、認知的,被經驗或者說共業所固化的。至於真相到底爲何?只有超越於常人的感覺、意識狀態,纔會體會“非常道”。

如何以德進道,即是蓄積能量。如何蓄積能量,人心死,道心存,至虛極,守靜篤。把自己徹底清空了以後,能量才能進來,這是一種途徑。我們常常還說,行善積德。那麼何爲善?一般人認爲利己則善,真正的善,則是徹底的無我。如果不能無我,就儘量無爲。否則,心念一生,便有分別,就難以至善。能做到無我而有爲,則一切爲皆善行。即“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這是講本體論上、認識論上的道德,是有些形而上的味道。而社會生活層面的和政治、經濟上的道德,則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道德觀。主要指倫理規範,建立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正如“失道而後德”。人類社會在文化形態上,似乎是在逐步下降,當道德也不能規範人們的行爲時,只好用法律來制約。在一個人人具有自覺的道德感的社會裏,法律是不存在的。在一個人人都以具有道德爲榮的組織裏,一切都是和諧發展的。有些人自以爲聰明,雖然學會了講道德,以道德標榜自己,卻只希望別人道德,而自己卻暗行不道德之事,則是最大的不道德。“天道無親,恆與善人”。

老子五千言,揭示了宇宙、社會、人生的規律,爲人類生存、生活和發展指明瞭道路。幾千年來一直哺育着中華民族的成長,是中華民族源源不斷的精神源泉。每當中華民族遭遇劫難,面臨困難的時候,以老子思想爲基礎的中華人文精神就會煥發出巨大的能量,使中華民族的子孫能夠吸收營養、獲取力量,重新站立起來。

現代的人類似乎已經邁入了文明時代,科技昌明,物質豐富,生活便利,壽命延長,並且能夠克隆生命,探索太空,世界的祕密似乎逐步被人類所掌握。人類的自我膨脹也越來越大,似乎可以爲所欲爲。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的人類相信,能夠凝聚人類的所有智慧,克服各種挑戰,最終實現對自然和宇宙的征服,使他們臣服在人類的腳下,聽從人類的指揮。人總有一天會成爲宇宙的主宰。

然而,自然也不時運用各種手段敲打人類高傲的頭顱。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物質享受的同時,又給人類帶來了各種麻煩和災難。在享受豐富的物質成果時,人們的精神卻越來越脆弱,新的疾病也不斷出現,生存環境也受到破壞。人們不禁發問,人類是否在偉大的夢想實現之前,作爲一個物種就會永遠地在地球上消失了?

爲了探求人類可持續的發展之路,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古老的中華大地,投向這個養育偉大民族的智慧寶庫。

願這個世界,“道行天下,德潤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