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傳承美德作文合集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傳承美德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傳承美德作文合集5篇

傳承美德作文 篇1

魯迅曾說:“誠信爲人之本也!誠信比金錢更具有吸引力,比美貌更具有可靠性,比榮譽更具有時效性。”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的父親也曾對華盛頓說過:“誠信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德,只有誠實的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

誠信是個人生存發展的根本,是高尚的品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我們在社會生活中爲人處事,與人交往,要講究誠信。“誠”,就是內誠於己,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信”,就是外信於人,有信用,講信譽,官運亨通信義。《論語》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不講信用,不知他怎麼可以立身處世。這樣的事、人在我們生活中時有發生。那令我們刻苦銘心的三七事件就是這樣的——在前幾年,各個地區的人們都來文山購買,因爲它的質量和價格都讓人很滿意,讓人們覺得把這個錢花在這兒很值。漸漸的三七越銷越熱,信任度也得到了社會人們的肯定。正在這時,有部分人爲了謀取更大的利潤,在把三七售給其他人時,竟然在裝有三七的口供中裝有很多的泥土,讓消費者購買,不知情的消費者購買了之後才發現,裏面竟然裝有近三分之一的泥土。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傳遍了整個文山。從此以後,三七的價格一落千丈。因爲價格的跌落,導致大部分三七以低價出售,不僅沒有獲得較多的利潤,最後還導致了人們再也不種三七。由於不種三七,導致了有些家庭生活困難,生計難以維持。由此可見“人無信而不立”。同時也讓我們明白了不講誠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時,但不可能欺人一世,一旦被人識破,他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其結果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也同時讓我們明白了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是人們崇尚的行爲準則。

“以誠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待人誠實、守信,對他人負責,對自己負責,那麼,我們也將會擁有待人誠實、守信,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的朋友,與此同時,還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享受真正的友誼。誠信是創造、發展和諧社會的基石。

我國是一個發展大國,在與各國合作、交往中,我國以一顆誠實守信的心與其他國家交往。這顆誠實守信的心,得到了各國的肯定與讚賞,因此,我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舞臺上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個誠實守信、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已經爲國際社會所公認。也正因爲如此,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作爲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要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大力提倡誠信,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做一個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的青少年。從小養成信念的習慣,繼承和弘揚誠信美德。只有這樣,才能立足於當前社會,才能與人友好相處,才能構建一個和平、發展、穩定的社會。

“以誠實守信爲榮,以見利忘義爲恥”,有了誠信,我們才能構建和諧社會,才能實現美好的人生,讓我們共同弘揚,傳承誠信美德,把誠信美德發揚光大,攜手共創和諧社會,共創和諧地球。

傳承美德作文 篇2

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怎樣傳承優秀文化呢?多讀書唄!多讀書才能多瞭解傳統文化知識,這樣才能傳承嘛!

怎樣爭做美德少年呢?還是多讀書唄!讀書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能使人修身養性,保持一種良好的心境。美德少年自然就做成了嘛!

由此看來,多讀書是有好處的,但是要選對書。像我們現在,應多讀一些歷史類的書,經典的中外名著等。這樣才能傳承,做美德少年。

讀書可以給人帶來快樂跟寧靜。當你不開心的時候或情緒低落時,打開你最喜歡的書,隨着主人公同他們一起走進故事中去吧!當你真正的與主人公連爲一體的時候,你會感到一種快樂在你心海里盪漾。這時,你內心裏的不愉快,已經讓快樂給擠出心房,飄向遠方去了。此時,你的內心裏只有快樂!

快樂是書給你的,書是最大的功臣。在書本里,我們可以扮演着多重角色,體會着多個人不同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這是在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

在書海里,你可以盡情的在你的幻想王國裏飛翔,做屬於你自己的夢,扮演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角色。

我們只有在書本里纔是最放鬆,最快樂的。書帶給我們的快樂有很多,而我們帶給書的又有什麼呢?

所以,認真讀書是對書最大的回報。

人不可一人不學習,人更不可一日無書,所以,讓我們認真去體會書帶給我們的快樂跟人生的道理。

傳承優秀文化,爭做美德少年,從現在做起,讓我們多讀書吧!

傳承美德作文 篇3

在這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人被會被新潮的網絡用語吸引,而忘記去品味詩書的妙趣,而"國學小名士"卻喚起了我們對經典的探尋,對美德的傳承!

歷史如同夜空中劃過的一道流星,只是一瞬間,而詩詞卻讓美成爲永恆。詩詞,就是中華文化中的排列整齊的顆顆珍珠,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更是指引我們前行的燈塔!

通過這次比賽,可以看出每一位選手都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在僅有一字提示的情況下能夠喚醒腦中踊動的詩詞,在比賽過程中做到臨危不亂,對答自如。我最欣賞沂蒙老區的謝奕辰,她是一個不去計較成敗的人,不會因失敗而影響個人對國學經典的.喜好與學習。

當一個人真正沉醉在詩賦的世界裏,就達到"無我之境,以物觀我,故不知何者爲我,何者爲物。"之境界,忘記是比賽,忘記要獲勝,只是幾位學士在交流心得,吐露真情。在被規則層層捆綁的世界,閱讀經典總能求得當下沒有的自由,暫時拋下瑣事,試着體味浩瀚無聲,這逃脫於時空外的孤獨未必不是賞心樂事。

詩詞,是歷代文人智慧的結晶,我們所要做的,不是把他們像晶石一樣封存起來,而是學習傳承。古代有鑿壁借光的好學,聞雞起舞的勤奮,懸樑刺股的決心……。而這些精神是我們現在社會所欠缺的,也是這個社會所需要的。

傳承中華國學,不僅要懂國學,還要行國學,最重要的就是踐行在實際行動中,真正做到與人爲善。

掌握和熟悉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接物恰到好處。禮儀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在國學中可謂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孟子曾說過:"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環侍老。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貴於獸者,從有禮也"的孔融讓梨。忘不了"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的陶母拒魚。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朱衝還牛。

學習國學,傳承國學,就要"由外而內,由內而外"。所謂由外而內,是說將國學中的抽象的道理,具體方法記在心裏,是知識得到豐 富; 所謂由內而外, 便是將從國學中學到的道理、 方法融入進生活中, 使人格得到昇華。要把"學"記在腦子裏,把"國"記在心裏。

國學小學士們向我們踐行了真正的中華國學,掉在地上的廢紙,僅有的美味龍蝦,陌生人向你借錢,撿或不撿,讓或不讓,借或不借都只是一剎那的決定,如果你選擇了是,禮儀的萌芽就會從你心中種下 ,久而久之便成習慣。

禮貌是一種習慣,他體現着人們的生活態度;禮貌是一種精神,它體現着人們的風貌。

傳承美德作文 篇4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許許多多代代傳承的美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昂揚銳氣,“厚德載物,道濟天下”的廣闊胸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等等。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來,中華傳統美德就熔鑄在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我們不能忘記!

無數的中華兒女,一代接一代,傳承着中華美德,傳遞着中華民族奮進的聖火。在發展的道路上,我們不難看到道德規範的實踐者。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環侍老。

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貴於獸者,從有禮也”的孔融讓梨。

忘不了“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的陶母拒魚。

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責於人”朱衝還牛。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只因美德在我心。

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 ,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已經深深的植根在我們現代人的身上發芽、生長。

君不見生死關頭捨生忘死救學生的最美女教師張麗麗,用無私大愛譜寫着人生的讚歌。

君不見在死亡旅途的汽車上,肝膽破裂的吳斌,危急關頭,強忍劇痛。你用生命中的最後1分16秒完美的詮釋了作爲一名普通司機的責任與擔當,用生命爲我們樹立了堅守崗位、捨己爲人的光輝榜樣。

君不見航空報國英模”羅陽,鐵肩擔起報國志,用生命詮釋航空情懷!

然而,在傳承美德的路上,我們也不難發現諸多難堪與困惑。有時我們常常會感嘆世風日下,古風不在。在這個經濟日益發達的現代社會,作爲中國文明的傳承人,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在人行道上橫衝直撞的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的競爭,是文化的競爭,是文明的競爭!當一個社會,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時,這樣的社會是沒有希望沒有前途的!少年強則中國強,作爲當代的少年,我們應當也必須承擔起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重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於歷史的重託,無愧於“禮儀之邦”之的稱號。

《易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爲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先輩們在不斷變化着的社會政治實踐中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逐步積累起來的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自覺意識,諸如銳意進取、浩然正氣、居安思危、愛國憂民等等,這種自覺意識以危機感爲基礎,寄託着以天下爲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伴隨着每一箇中華兒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

同學們,作爲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我們義不容辭!

傳承美德作文 篇5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優良道德傳統的偉大民族。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包含着極爲豐富的內容。千百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形成的傳統美德深深熔鑄在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如何在傳統美德教育中傳承中華經典文化,是擺在當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筆者通過實踐和思考,對在小學教育中傳承經典文化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傳承經典文化,弘揚中華美德的深遠意義

1.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經典文化的傳承

中華民族的祖先曾追求這樣一種境界,“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今天,人類正處在社會極具大變動的時代,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學習,開拓創新,是各國弘揚本民族優秀文化的明智選擇。

事實證明,一個具有優良文化信仰的民族,纔是一個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民族,纔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民族!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它的許多珍品,許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寶貴思想。比如,強調仁愛、強調羣體、強調和而不同、強調天下爲公,特別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民爲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所有這些,對家庭、對國家和社會都起到了巨大的維繫和調節作用。我們希望,通過對學生的國學教育,使他們可以繼承傳統文化中的高尚品質,尋找中華文化的根基,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崇高其信仰,端正其品行,偉大其理想,豐富其人生。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承繼先賢,澤被後世,讓我們的子孫能生活在一個更加和平安定和繁榮昌盛的世界裏。

2.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需要經典文化的洗禮

毋庸諱言,在現代化進程中,伴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出現了很多社會道德和價值觀念方面的問題,有人稱之爲信仰危機、信任危機、道德危機、生態危機。腐敗孳生蔓延、貧富兩極分化、生態環境惡化、社會誠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遭受挑戰和破壞等等,這些發展中的問題使人們享受物質生活日益現代化的實惠的同時,也承擔着精神上的煎熬。

而儒家學說其思想核心是仁、德。孔子說:“仁者愛人”,強調對人要有仁愛之心。作爲道德規範的“仁”,要求人們以仁愛之心對待他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形成相親相愛的和諧人際關係。孔子又說:“爲政以德”,要求施行德政。施行德政,首先要求爲政者自身有德,追求道德的完美。“吾日三省吾身”、“慎獨”等,就是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近年來,現實生活中出現的金錢至上、誠信缺失等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使我們越來越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仁愛,強調羣體,強調和而不同,強調天下爲公,特別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民爲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這些都越來越重要。傳承經典文化,能夠增強中華民族的認同感與凝聚力。

3.民族團結的協調發展需要經典文化的促進

傳承經典文化,弘揚中華美德,有利於加強中華民族的大團結,有利於促進祖國統一。中華民族的子孫不管你現在生活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哪種社會制度之下,但對以儒學爲中心的傳統文化的尊崇是一致的。大力推行和弘揚儒學就可以把世界各地的華人聯繫起來,團結起來,拋開政治信仰的分歧,爲中華民族的復興與繁榮出力盡智。

二、小學教育中傳承經典文化,弘揚中華美德的價值

梁啓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可見,讓我們的孩子從小接觸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積澱豐富洗練的民族語言,領悟博大精深的中華智慧,感受靈活機敏的處世哲學,陶冶高尚寬廣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而許多燦爛的文化遺產則是歷練人生的寶貴精神財富。

如音韻和諧,言簡意深的《弟子規》《三字經》《朱子家訓》等,敘事、融情、傳道、明理,在聲情並茂的誦讀中,學生自然體驗到生命的意義,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諦,處世的原則,懂得了什麼叫仁愛、孝道、禮儀、誠信、奉獻、盡責、利民、報國……經典凝練的中華成語匯聚了古人的智慧,闡明瞭千古良訓。或鍼砭實事,或促學啓智,或敦品勵行……

總之,在歷代經典名作的誦讀之中,既是文學的積澱,又是心靈的洗禮;既是章法的感悟,又是人性的完善;既是意境的感受,又是精神的傳承;既是氣節的體悟,又是意志的磨練;既是壯行的激勵,又是理想的源泉!

三、小學教育中傳承經典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的途徑

1.科研引領

將兒童經典誦讀作爲學校的教育科研課題來抓,旨在提高全體教師的責任意識,從教育科研的高度使經典誦讀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有方案、有行動、有檢查、有反思、有提升,真正落到實處。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提升,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提升到理論層面來認識。使經典誦讀,美德薰陶與教學科研課題、德育科研課題有機結合,以課題促教研,以教研促發展,從而實現博學啓智,立德樹人的願景。

2.學科滲透

語文學科是經典誦讀工程的主要載體,通過傳統名篇的學習,誦讀課的開設等,最終實現以語文學科爲龍頭,其他學科適時滲透,有機整合的原則,形成全校師生的大教育觀,從而實現“傳承經典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的目標。

3.校本研發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將《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分學段納入各年級誦讀計劃,並整合相關資源,開展主題單元性資源整合,從而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4.環境薰陶

所謂環境薰陶包括軟環境:學科教育的滲透、學習氛圍的營造;硬環境:校園文化佈置等。在這兩方面爲學生創造一種情境,使學生感受到經典誦讀的魅力與價值。

5.活動凸顯

通過詩詞擂臺賽、勵志故事宣講、讀書彙報會、每日名言、主題班隊會、歷史名人故居參觀等活動,強化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家庭、社會的交流。

6.家校相通

使經典誦讀成爲一種習慣,成爲生活的需要,成爲學生學習的自覺行爲,實現學校學習和家庭學習的有機整合。

7.學用結合

引導學生關注時事,心繫國家,情牽社會,學習致用。如開展討論:《論語》與人生、“朱子處世”與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談古論今說誠信等。再如讓學生走入社區,開展“國學小博士”、國學小講堂等活動。既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又鍛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體驗到了經典誦讀的價值。此外,還可以通過生活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將現實生活和傳統美德、傳統文化聯繫起來,提升全體學生的公民意識,道德意識,從而樹立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總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世界一筆豐厚文化遺產,對人類的進步和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更影響着世世代代中國人。弘揚和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振奮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