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

第一篇

奉獻

在如今這個豐富多彩的現代社會中,部分人只會看中物質文明的發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設。然而我覺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放的發展都源於無私的奉獻。所以,奉獻在兼顧個人利益的同時已成爲社會進步的動力。

魯迅先生“俯首甘爲孺子牛”;周總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孔繁森將自己的一生奉獻於阿里。他們以無私的奉獻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爲社會進步做出巨大的貢獻,爲世人稱頌。其實還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獻,獻出自己的力量,構建社會文明的大廈。

有的人理解奉獻是爲了更多地索取。寓言故事中豬抱怨的目的也正是爲了獲得人對它的讚揚。恰恰相反,奉獻的本質在於它的無私性。現在有許多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他們從不張揚自己輝煌的功績,不向國家伸手搞特殊。他們這種無私的精神,同樣是奉獻。這種奉獻更深沉,更偉大。

奉獻是積極主動的。個人的奉獻在於主觀願望的偉大體現。豬在生存之時,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積極地勞作奉獻,死後實現同豬一樣的貢獻。因此,它得到人們更多的稱讚,同時也將它喻爲勤勞、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時,它的貢獻已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的奉獻,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獻。

現在大批的作家、文藝工作者、思想家,他們也在奉獻着自己的思維,奉獻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國處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在大力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這正是精神文明爲經濟建設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見,精神力量的奉獻不可忽視。

我們常把老師的奉獻比作“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人間最偉大的奉獻也在於此。教師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無私傳授給學生,一批批的學生成爲國家棟梁而奔赴社會建設的洪流。當老師們放下手中的粉筆,滿頭銀絲時候,感嘆桃李滿天下的時候,他們才真正感觸到奉獻之後的欣慰。

奉獻的目的不是索取,而應該是不求回報的,自願的。作爲21世紀的的青少年我們應該把奉獻精神發揚光大,讓奉獻這棵常青樹,永遠蔥籠、繁茂。

第二篇

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奉獻,因爲奉獻而顯得如此的特別不同。

保爾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卑鄙庸俗而羞愧;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解放全人類而鬥爭。

我覺的一個完美的人生應該是這樣的:帶着親人的期盼而來,帶着他人的.敬仰而去。

數學“0”的出現是數學領域的一個飛躍。可是我覺得“0”不只是零,它有着更深的含義。“0”就像一個全新的生命,顯得那麼純潔,但它又是空虛的,要用一輩子去填滿。有人說一個人如果能擁有億萬資產,那麼他的人生就是完整的。而我並不這樣認爲,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索取而在於奉獻。也惟有奉獻才能使原本空洞的“0”成爲一個豐碩的果實。

如果有人要問我什麼是最快樂的,那麼我會最快最堅定的回答你,那是奉獻。我想會有人反駁到奉獻等於付出,付出了還會是快樂的嗎?如果是這樣,我一定會問:地震了,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雙手營救出被埋在廢墟里的人們,當他們看到自己從死神的手中搶回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時,他們奉獻了,難道他們不快樂嗎?老師嘔心瀝血得教我們知識,他們奉獻了,可是當老師看到一份份打滿“√”的試卷時,難道他們不快樂嗎?不!他們都很快樂,因爲奉獻本身就是一種快樂。

在我心目中,快樂其實很簡單,快樂就來源於奉獻,而奉獻是不論大小的。

快樂是生活中最美妙的一首歌,而奉獻是它的主旋律,正因爲有了奉獻才快樂。一個人如果奉獻多少,也索取多少,那麼他的人生就等於零。一個人如果只一味的索取,而沒有奉獻,那麼他的人生等於負數。我堅信有這樣一個永恆不變的公式:快樂=奉獻。讓我牢記這個公式,以此去解人生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