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高中作文900字三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高中作文900字三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高中作文900字三篇

清明節高中作文900字三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時間過得真快,再記起這詩時,又到了清明。那個令所有人都沉默的節日……

一大早,我和父親就坐在顛簸的車上了。望着來來往往的汽車,讓我感受到了這幾年的時光匆匆,幾位親人也時光匆匆。看着陰沉沉的天氣,不禁難過起來了。經過了漫長的車程,我們終於到了奶奶家。奶奶已經準備好了一切。她把地上黃色的紙錢和一些元寶拿起來,放在了我的手上,接着父親和叔叔拿起了兩把鋤子,一把耙子,一把鐮刀緩緩的地山上走去。

上了山,我們艱難地走在崎嶇的小路上,感受這大自然的生機和美麗。望這成片的竹林,吸收這新鮮的空氣。聽着悅耳的鳥叫聲,知道春天來了……俯下身,一棵棵筍寶寶在向我招手,我驚喜的叫了起來,叫父親趕快來挖筍,父親聞訊而來,對我笑了笑說∶“這是人家的山,我們不能挖。”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之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們終於到了我的太爺爺的墳那兒。

只見父親和叔叔二話不說,拿起鋤頭和鐮刀在太爺爺的墳墓上快速地清除着雜草,那動作利落而乾淨。經這麼一打掃,跟我們剛來時的樣子完全煥然一新。我的任務呢,只要睜大眼睛去找筍。突然,我覺得自己踩到了一個很尖的東西,俯下頭來才發現是一顆露出地面只有三分之一的筍,我像看到了寶了一樣,高興的歡呼了起來。

父親立刻用鋤頭把筍周圍的泥土弄走。然後輕輕地把筍拿了出來。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真大呀”。接下來,父親三兩下就把那個筍的竹根給拔了出來。我在一旁對這個行爲很不理解,於是我就去問父親:“筍是竹子的幼苗,拔掉它不是就不能長竹子了嗎?”父親笑了笑說這是習俗,墳墓上是不能長筍的,他也不懂。我這才恍然大悟。之後,我們又找到了幾棵筍。最後,父親拿那些紙錢和元寶燒了起來,讓我磕頭,還讓我嘴裏要念叨,我想,這也是習俗吧。看着這漫天飛舞的灰,讓人情不自禁的想哭出來。正當父親和叔叔在磕頭時,我已經筋疲力盡地坐在一塊大青石上。我突然發現雖然這滿山都是綠色,但仔細一看,還是會發現在嫩綠的小草中,還有很多五顏六色的無名小果和小花。它們只默默無聞地開在石縫裏,山溪邊,人的腳下……但如果春天沒有他們的話,世界將很孤單,只會有一種顏色。離開了太爺爺的墳墓,我們又向另一個親人走去……雖然我們的腳已經很酸了,但前往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過,思念親人的心也從未停止過。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肚子也已經在叫了,我們揹着筍滿載而歸。

吃完了飯,我們就回家了。雖然時間是這麼短暫,但今天的時光我會永遠記着的,永遠埋在心裏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高中作文900字三篇2

4月4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重大的節日,人們爲了紀念死去的人,都會在那天去爲他們的墳前掃墓。並會緬懷那些去世的.革命先輩們,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將優良的品質發揚起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全國是統一放假的。家裏的大人不允許我和他們一起去南山爲家裏死去的祖先掃墓,因此我們只能提前在家裏過上一個“小清明節”啦!

清明的前一天晚上,我家那兒有一個規定,就是要擺桌香,爲的是提前紀念死去的人們。我家的桌臺是放在後面的老房子裏的,在暗暗的燈光下,年邁的奶奶和祖母會將豐盛的菜餚一一擺放在桌子上,有年糕、烤雞、烤鴨、八寶菜、糉子……讓人看了就直流口水,可這時不允許吃。奶奶要在桌前插上兩支蠟燭,放好桌凳,桌邊還要分別放上一隻只的碗和一對對筷子,裏面要倒上均勻的酒,像是要家裏請客一樣。這樣還不夠,奶奶在桌子的正前方擺上一個墊子,是專門爲祭拜用的。傳說是要請地府的神仙吃飯,爲的是給家裏死去的人能順利投胎,併爲全家人討一個吉祥。而且,擺好的桌子和凳子都不能隨意的碰,聽說是不能打擾神仙們吃飯的。晚上6點時候便可以跪在墊子上祭拜“神仙”,取下自己的願望。

這還不是重點呢。在家裏人都紛紛祭拜好後,我們還要蹲在離桌子不遠的地方燒“金元寶”和“佛紙”,那都是祖母和奶奶利用了一年的時間疊好的。爸爸拿來一個大鍋子,裏面點燃火。之後,我們將“金元寶”和“佛紙”扔進火裏,邊扔邊祈禱。聽奶奶說,燒“金元寶”和“佛紙”是爲了給地府的神仙送“錢”,也是爲了給自己討一個平安。

燒完了“金元寶”和“佛紙”後纔可以收拾桌子上的東西,家裏人一起團圓吃飯。

吃完了飯後,我們都要揍在一起,坐在一張大的方桌旁,剪“票兒紙”。在掃墓的時候是必須把“票兒紙”插在祖先墓上的。

雖然這個清明節我沒有同家人一起去南山掃墓,可在家裏過的“小清明節”卻依然寄託了我對去世的人們的懷念。我被那樂融融的歡樂氣氛感染了。

清明節高中作文900字三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爸爸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跟冥幣。於是,我們四個人便啓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牀這麼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睏意。奶奶又對我跟爸爸講述了已故太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於生於九零後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通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裏浮現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這邊還好嗎?

一路上,爸爸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裏似衛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這裏。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着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跟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並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着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於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着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着的紙錢,同時說:“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別跟他們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跟。這暖跟好比是來自太爺的擁抱。我心裏默記着,我學着爸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說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着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着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後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穫。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爲太爺、太奶掃墓,並對他們說,您們在這邊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