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徵文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新發展,它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徵文,歡迎閱讀。
 

高中生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徵文

  第一篇: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

以前的中國風景殊麗,可如今呢?固然是黃沙飛舞,災害侵襲。我國森林以每年幾萬公頃的速度減少,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答案就在眼前,人們爲了金錢而剝削大自然的身體,亂砍樹木,一度得擴大城市,減少森林,把中國的綠衣破壞的支離破碎,即使補上也要留下補丁。這就是事實。

儘管有人種樹,但只有一小部分,只能讓森林慢慢減少。如果我們所有人都攜起手來,一起植樹造林,森林就會以每年幾十萬公頃的速度巨增,把沙漠綠化,到那時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大沙漠將從中國的版圖上消失,這是每一位中國都希望看到的!

但還會有人問:”那森林增多,城市減少,中國人口卻在增多,那麼多人都去哪裏呢"?想解決這個

問題,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創建森林城市!經過這幾年的探索,我們都知道城市和森林可以共存,而其還是互惠互利,所以這個方法可行。在城市中植樹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樹多了,城市的綠地就多了,想一想,在林中的感覺是多麼美好,春天躺在草地上比躺在牀上還舒服,畢竟我們以前還是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讓城市和森林攜起手來,一起創建園林城市!想讓這二者合一,最重要的還是得有我們牽針引線,種一顆樹就是等於把一條線牽向森林我們每人都種一棵樹,千千萬萬的紅線都會連起來,一起把森林拉近城市,讓森林的腳步離城市越來越近。

讓城市和森林攜起手來,一起創建森林城市!現在全世界面臨着全球變暖的危機,森林裏枝葉茂密,擋住了強烈的太陽光,自然就涼快些。樹林就像天然的大空調,幫我們地球調節溫度。森林還可以鎖住水分。

讓城市和森林攜起手來,一起創建森林城市!

把森林移進城市是多麼重要啊!讓我們爲創建森林城市添一磚,加一瓦!

  第二篇: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新發展,它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 。環境和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是密切相關的,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就能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活富裕、良好的文明高速路。

工業文明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收穫,但生態文明卻一步一步的離開人們,可人們還是不把生態放在眼中。直到近幾年全球氣候變暖,人們才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大規模的宣傳“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可地球早已被他們破壞的千瘡百孔。地球在近幾年受傷害的數字令人瞠目結舌。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動植物大約每天有100個物種從地球上消失。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導致的死亡人數達2.5萬人。或許大家以爲這些都是外國的災難,但今年我國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發生的歷史上罕見的沙塵暴天氣,使得中國人感受到了環境破壞程度之深和距離之近。

生態文明具有豐富的內容。就其內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態意識文明、生態制度文明和生態行爲文明三個方面。改革開放以來,黨一直強調生態文明。黨的十七大報告在闡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時,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國家領導人對生態的問題一次次的進行討論和研究,最終得出我國生態污染嚴重超標的結果。

生態災害最直接的惡果就是經濟,據說我國每年要拿出2000億人民幣來用於受生態災難影響的地區的補償。生態已經與人類的生死存亡息息相關了,人類纔開始珍惜它,未免有些太遲了。

曾記否,我們的前人生活環境是那樣的美好:花在草地上展開笑臉,鳥兒在天空中無憂無慮地飛着,魚在水中游來游去……如今,面對滿目瘡痍的地球,我們是否應該深深地反思:時代要進步,文明要發展,人類向大自然一味掠奪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們人類作爲高等動物,卻連低等動物保護家園的意識也沒有,是不是太不配了?

生態文明教育是一種把人的問題提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小學生更應該受這種教育。我們應該知道,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而如今人類的亂砍濫伐,使原本美麗的地球變得不堪一擊。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生態,不讓它在我們手中化成碎片。我們要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儘量少用一次性物品,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不亂扔白色垃圾、廢電池,形成自覺的行動,不浪費身邊的資源,做到真正的低碳生活。

我們作爲小學生,在抓緊教育的今天,更應該知道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將它作爲一種不可估量的財富,珍惜它,愛護它。我們應該吸取上一輩人的經驗,珍惜資源,把地球變成一個更加燦爛與輝煌的星球

  第三篇: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爲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爲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爲着眼點。

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着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幹,爲所欲爲。

生態文明又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說它們有聯繫,是因爲生態文明既包含物質文明的內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內容:生態文明並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地對待自然,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爲,而是在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能動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爲人類服務,在這一點上,它是與物質文明一致的。

而生態文明所要求的人類要尊重和愛護自然,將人類的生活建設得更加美好;人類要自覺、自律,樹立生態觀念,約束自己的行動,在這一點上,它又是與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寧說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它們有區別,則是指生態文明的內容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說,生態文明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人類對於文明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文明是相對於野蠻而言的。從社會形態的角度看,迄今爲止人類已經經歷了奴隸文明、封建文明、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從生產方式的角度看,人類又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等等。但從生產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點主要是物質,是物質生產能力的提高,人類物質生活的改善。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對。

因爲在生產力水平很低或比較低的情況下,人類對物質生活的追求總是佔第一位的,所謂“物質中心 的觀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隨着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工業文明造成的環境污染,資源破壞,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問題的產生和發展,人類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物質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視精神生活;發展生產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壞生態;人類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須保護生態平衡。讓我們共同努力,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社會責任,爲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爲創造美好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讓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