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國新高考Ⅱ卷高考優秀作文(精選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1年全國新高考Ⅱ卷高考優秀作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全國新高考Ⅱ卷高考優秀作文1

寫人做人,書道人生

時至今日,我依然依稀記得小學時上的第一堂書法課。那時,書法是小學的必修課程,正式的科目名稱叫做“寫字”,我用鉛筆寫字尚且歪歪扭扭,常讓改作業的老師眉頭緊皺,因此對這門課程自然帶着幾分牴觸,覺得這是學校對我的刁難。然而,與我想象中不同:老師既沒有直接讓我們打開字帖提筆開練,也沒有循着教材中的筆畫順序照本宣科,而是當場揮毫,用磁鐵在黑板上貼出了“一”和“人”兩個大字。

“這兩個字,同學們都會寫,一字只有一橫,人字也不過是一撇一捺。但在書法裏,一字這一橫,從重轉輕再轉重,寫出來不僅好看,也告訴我們有些事要舉重若輕。再看人字,你們看我逆鋒起筆,好像寫得很累,但正是這裏的‘藏鋒’讓這一撇有了分量,和頓筆的捺一起,讓堂堂正正的‘人’能夠立得住。”

時光對記憶反覆沖刷,我已經無法擔保以上有幾分內容是老師的原話,當年幼小的我,也並不具備充分領會個中哲理的可能。但是,有一件事確鑿無疑:老師的講解,頓時將我對書法的牴觸一掃而空,於我而言,寫字從此不再是機械重複的勞動,而變成了一種讓我接近智慧、獲得成長的領悟。

或許實在是因爲天分不足,小學6年,我終究沒能練就一手好字。此後,能讓我拿起毛筆的場合更是屈指可數。儘管我與書法漸行漸遠,每當我感到困惑、迷茫時,書法老師說過的話、寫過的字,卻常常在我的腦海中閃回縈繞。

中文的“一”,是最簡單的文字。要寫好這簡單的一橫,卻需要舉重若輕的心境和始終如一的用心。面對壓力重重的逆境,只有做到舉重若輕,不要太把眼下的困難當回事,才能化開心中鬱結的焦慮,坦然迎接現實的挑戰;而在幸福與滿足的時刻,我們則更需要以始終如一的標準自我要求,牢記自己的初心與追求,如此方能有始有終。

相比之下,蘊藏在“人”字裏的智慧無疑更加雋永。逆鋒起筆,藏而不露,看起來是退而不進,主動收起了自己的羽翼和鋒芒。但是,“藏”與“退”從來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自我修煉,厚積薄發的人生過程。寫罷一撇,捺以中鋒起筆,映射着我們在人生中初露崢嶸的時刻,這時,確保自己走在不偏不倚的正道之上,遠比追逐浮名虛利更加重要。頓筆處的停滯迂迴,既可以理解爲奮鬥途中遇到的瓶頸與障礙,也可以理解爲知天命後的沉澱與昇華。緩緩出頭的筆法,一方面告誡着我們:戒驕戒躁方能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寬慰着我們:只要有積澱,時間自然會讓我們等到出頭的那天。

人生如字,字如人生。我從書法中生髮出的領悟,既是授業恩師的傳授點撥,也是我在成長中摸索而來的結果。無心看去,字只是字,筆畫也只是筆畫,但是,只要用心體會,一撇一捺,便可道盡人生感悟。

全國新高考Ⅱ卷高考優秀作文2

偉大的心靈,高貴之處在於心的修煉

“逆鋒起筆,藏而不露”、“中鋒用筆,不偏不倚”、“停滯迂迴,緩緩出頭”——這是書法藝術的精髓,王羲之、米芾、柳公權等大家,他們把畢生的精力用於黑白的世界裏,揮毫出精彩的人生,爲世人留下了珍貴的墨寶。在他們的書法技藝中,“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緩緩出頭”的思想精萃和生命哲學,除了運用於任何門類的藝術之外,還是我們每一個人待人處世,追求圓滿人生的真理。

前幾天,我接了一個電話,這是我以前的同事——保衛科科長樑明久。他告訴我,他在沙坪壩開了一家書法工作室,請我有空了去坐坐。我驚歎萬分又深有疑惑,“一個管全院安保工作的人,從沒聽到他提過書法,他怎麼開了個工作室,難道是班門弄斧?”

樑明久在電話裏笑出了聲,“從小我就喜歡書法,我只是沒有說,我自己在家裏練習。”原來,他因書法特長,從基層幹部調入機關工作。在三甲醫院忙碌的工作中,每天像驢一樣連軸轉,自己的空餘時間很少,他就每天回家,睡前再累都要把筆墨鋪開,練習寫字一兩個小時。

寫了四十多年的書法,到了退休的時候,樑明久終於有時間一心撲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我的人生纔剛剛開始。”樑明久提到了自己的愛好,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這是不斷求索的路,我要寫到八十歲。我終其一生,都無法達到書法家的高度,但書法能安頓我的內心。”一向不外露的樑明久,提到書法,整個魂都跑到黑白的藝術上去了。

接完樑明久的電話,再看了他的書法作品視頻,我不懂書法藝術,但從他勁道的筆鋒,如行雲流水般的運筆,我知道,這是時間浸泡的結果,也是他嘔心瀝血的結果。我爲此深思很久。

爲何他能在工作之餘,把業餘愛好發展成了退休後的“主業”?他完全可以“躺平”,在自己的“舒適窩”裏,過上“歲月靜好”的生活。爲何我和他在科教樓九樓共事六年,我對他的'興趣愛好全然不知?我想不光是我,在同一個樓面工作的同事們,很少有人知道樑明久的書法特長。他的藏而不露,他的低調行事,他的持之以恆,讓我自嘆不如。

我想到了我最近正在看的一本書,書名是《約翰.克利斯朵夫》。這是一個人的心靈成長的故事,它像貝多芬的交響曲,呈現出生命的疼痛、掙扎、彷徨、困惑和孤獨,也有個人追求藝術高度的執着、堅韌和張力,但是最終都會合一——藝術是孤獨的事,對藝術的追求是獨立的,它與喧囂無關,只與內心的安寧有關。藝術不是通過互相吹捧和點贊獲取的,而是需要日復一日,枯燈下孤坐,不斷地在自己的領域裏超越自我,最終形成心靈和精神的海拔。

民國大家傅雷在翻譯《約翰.克利斯朵夫》時寫道“它不止是一部小說,而是人類一部偉大的史詩。它是千萬生靈的一面鏡子。”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一氣呵成,把主人公從出生,到對世界的認知,到經歷了親情、友情和愛情,到經歷了磨難、慾望和孤獨後,所養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闡述得淋漓盡致。主人公在自己無數次的心靈往返和精神煉獄的路上,幾經浮沉,最後成爲了他自己。身體跟上靈魂的腳步,不是說說而已。身體與靈魂合二爲一,更需要傾其一生的心力。

“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偉大的心靈,高貴之處在於心的修煉。書法藝術的運筆,藏而不露的心境、不偏不倚的火候,適用於所有的藝術修爲,也適用於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的一生。你會發現,當你努力後,暮然回首時,“緩緩出頭”的光,會從四面八方向你涌來,讓你光芒萬丈。

今天,我的妹妹靜思在長壽區北城中學的考場上應考,我一點也不擔心。我曾在家書中寫到“去年寒假,你在我的書房看書,你找來《紅與黑》《黃金時代》《簡·愛》《百年孤獨》等書來看。你回老家的時候,你帶走了王小波和馬爾克斯的書。你的舉動讓我感到震驚和欣慰,我低估了你自覺學習知識,延展思維的能力。你能在高中時代學習、領悟、吸收頂尖的,一流的作家的作品,你的自我喚醒意識比我提前了二十年,我爲此非常高興”。當我回老家看到妹妹在深夜裏苦讀,在休息的時候,她放下手機,走進大自然,去觀察四季草木和月升日落,我看到了新時代的青年,獨立自主的樣子。

在高考前,我沒有送鮮花,我只送給靜思妹妹兩句話,“從容應對,功到自然成”。

全國新高考Ⅱ卷高考優秀作文3

做什麼樣的人

根據材料提示,命題者主要的目的似乎是在教大家如何“做人”。他以毛筆楷書“人”字的寫法來進行類比。比如:“逆鋒起筆,藏而不露”似乎是想提示做人不要過於順風順水,更不要張揚;“中鋒用筆,不偏不倚”似乎是在提倡做人要謹守中庸之道,不得偏頗;“停滯迂迴,緩緩出頭”似乎提醒做人要勿急用緩,老成持重;最後的“描紅”最爲寓意深刻,似乎紅色有某些象徵之意,盡在不言中。但筆者想說的是:這就是命題者你想要的嗎?這卻不是我們青年人想要的!

請注意,這是毛筆楷書的“人”字的寫法,那麼篆書呢?隸書呢?行書呢?都是一個寫法嗎?按照別的“書”的寫法寫的“人”字就不值得提倡嗎?“蠶頭燕尾”是什麼做人方法?“鐵畫銀鉤”是什麼做人的方法?“翩若浮雲,矯若驚龍”又是何種做人方法?命題人一何愚也!

剛剛結束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全國有十四億一千多萬人口,以命題者的邏輯,是不是這十四億多的人都要如此“做人”呢?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那是什麼時代的事了?!

既然題是出給我們年青人的,那年青人到底該如何“做人”呢?如果是筆者的話,絕不會“逆鋒起筆,藏而不露”,我要干將發硎,我要揮斥方遒!年青人如果不揮灑青春的活力,還叫什麼青春!我爲什麼要藏?我要露!要吶喊!要縱橫萬里!那麼“中鋒用筆,不偏不倚”呢?我絕不會沒有原則的騎牆!我想要爲夢想打拼就打拼;我想要爲享受生活而躺平就躺平!收起你們那居高臨下的“不然怎樣呢”!你們憑什麼對年青人指手畫腳!憑什麼!至於“停滯迂迴,緩緩出頭”,我纔不要!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啊朋友們!張愛玲說過:“成名要趁早。”我要在青春最輝煌的時候,大展宏圖,一飛沖天!我們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啊,我們可不是什麼停滯迂迴的彗星啊!

最後,關於“描紅”,我想說的是:“紅”不是描出來的,是刻在骨子裏的!紅色是我們血液的顏色,紅色的基因是寫在我們幾代人的身體裏的。描紅是描給黑色的“人”的,我們天生就是紅的!

沒有人能規定別人做怎樣的人,沒有人能強迫樹立做人的標杆。在不違背法律與道德的前提下,我的人生我做主!命題人,該思考的是你呀!

全國新高考Ⅱ卷高考優秀作文4

成人之美

就如同人並非生來就會寫字,人也並非生來就懂得如何做人;我們臨摹字帖而學習寫字,我們取法先賢而學以成人。

人,起筆,筆鋒宜緩。

方仲永少年才高,盛名在外,卻因驕傲自滿而不思進取,以致落得泯然衆人的結局;而小時了了的孔融,也因才學賦予他的自負而觸怒曹操,最終惹來了殺身之禍。誠然,張愛玲“出名要趁早”的忠告言猶在耳,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至今讀來仍氣勢凜然。但是,我們更要有一種內心的定力,以寵辱不驚的心態迎接花落花開。

起筆之緩,並不必然導致終局的失敗。曾國藩少年愚笨,傳說一日挑燈背書,樑上君子尚已熟記能誦,樑下少年卻仍磕磕絆絆,但後者終成一代大儒。“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我們不能因一時的成績而驕傲自滿,也不應以一時的挫敗而自暴自棄;“緩”從而是一種人格的修爲,其意在保持自身,任爾東西南北風而不改其志。

人,用筆,中直剛毅。

“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在這個追新求變的年代裏,我們似乎更加聽不進夫子的諄諄教誨了。其實,“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庸所講述的,正是切合於人倫日用的定理。我們提倡創新,是要站在常識的地基上、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看得更遠,而非高蹈玄虛的空中樓閣。索卡爾教授的一篇“詐文”,就戳穿了後現代哲學家玩弄現代物理學概念的“創新”。

中庸之道,不是教我們變成好好先生。“鄉愿,德之賊也”,不偏不倚要求的是正道,而絕非形式上的“中道”。我們提倡的中庸之道,是中直剛毅的人格修爲、人格信仰與人格操守。“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魯迅先生一生堅持爲“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祥林嫂”們吶喊,以自己的筆桿爲投槍奮鬥不息:他撕破的是“太平”的假面,踐行的是真正的中道。“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爲人民服務的信仰就是每一個共產黨員所踐行的中道。

人,收筆,自然放達。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太史公忍辱苟活,爲的是完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將這一段歷史及其鮮活的人物事蹟流傳後世。其實,普通人的一生,何必非得追求太史公這般的壯烈絢爛。如毛主席所指出的,普通人張思德的一生,奉獻給“爲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本身不也實現了自己的生命價值嗎?

魯迅先生死前談到後事,強調“燒掉埋了拉倒”,“忘了我,管自己生活”,這是真正的偉大:這不是劉伶“醉後何妨死便埋”的虛無;死亡在這裏是可哀的,但生者仍必須繼續向前,因爲“革命尚未成功”。在生與死的縫隙之間,倘能爲來者提供些許的教訓和慰藉,就已經算是不枉此生了。

我們學以成人,是因爲成人之美:美在起筆的咬定青山,美在用筆的不偏不倚,美在收筆的從容淡雅。前人已經爲我們提供了無比豐富的精神資產,現在,就等我們取法乎上,用心臨摹,細心勾勒,塗上屬於我們自己的色彩!

全國新高考Ⅱ卷高考優秀作文5

忍耐沉潛,一飛沖天

一撇一捺,簡單的筆畫,在書寫過程中,卻藏有如此多的奧妙,如此曲折的過程,不由得使我陷入了沉思。

漫畫中的“人”字書寫,由開始的逆鋒起筆、藏而不露,到中鋒用筆、不偏不倚;再從停滯迂迴,緩緩出頭,到最終描紅寫就。這一過程,不也象徵着事物的發展過程嗎?我認爲,無論是一個人,一個國家民族,在前行路上,前期積澱實力至關重要,只有忍耐沉潛,執着前行,歷經迂迴曲折,才能破繭成蝶,柳暗花明,擁有飛龍在天之勢!

對個體生命而言,在追求夢想之路上,只有學會沉潛,積聚力量,才能在歷經艱險之後,磨沙成珠,化繭成蝶,實現夢想!屠呦呦歷經半個世紀發現青蒿素,國測一大隊56年來,2次下南極,7測珠峯,52次深入沙漠腹地,穿山跨海、經天緯地,哪一次不歷經曲折?必須腳踏實地,忍耐沉潛,才能突破重圍,一飛沖天,如大寫的人字一樣頂天立地!

對一個政黨而言,在發展的過程中,何嘗不是歷經千山萬水,經過百年沉澱,才擁有今日之強大呢?一百年前南湖上的那首小小的紅船,就像“人”字剛剛起筆時,力量微小,所以藏而不露;但隨着它撒下的革命的火種,慢慢壯大力量,就像中鋒用筆,不偏不倚;而後發展中有停滯,甚至遭到沉重打擊,走過兩萬五千里長徵,歷經14年抗戰,28年的艱辛與沉潛,中共才最終挽狂瀾於既倒,撐大廈於斷樑,使春風又綠神州,華夏再沐朝陽!而當初的50多人的黨員,也發展到今天9000多萬,這不正像“人”字描紅,完成的漂亮書寫嗎?

再看大國崛起的過程,何嘗不歷經曲折磨難呢?隨着中國的崛起,美國不斷開始打壓,先後發起貿易戰、科技戰、外交戰、金融戰……而中國的應對,開始就像“人”字運筆之初,隱而不發,忍受委屈,積聚力量。當我們完成了全面小康的目標,科技取得輝煌成就,嫦娥探月,天問問天,5G領跑全球后,我們終於對美國說,“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就像人字運筆最後緩緩出頭,利劍即將出銷,飛龍即將在天!

當然,事物的發展是曲折中前行,螺旋式上升,而不是隻寫就一次“人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經歷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然而中華文明一次次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不就是完成了一次次“人”字的書寫嗎?

未來,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在人生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作爲當代青年,我們還需要繼續忍耐沉潛,專注目標,做好自己的事,去書寫大寫的“人”字,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