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中華從我做起優秀徵文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富則中國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復興中華從我做起徵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復興中華從我做起

小時候,祖國是我手中的紙拼圖。我問媽媽:“媽媽,這拼圖上畫的是什麼呀?”媽媽告訴我:“這是我們偉大的祖國!”於是,我從這隻“大公雞”身上,認識了魚米之鄉的江南,瞭解了萬里雪飄的北國,懂得了長江三峽的陡峭與磅礴,知道了草原的廣大和遼闊!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在歷史上,曾涌現出屈原、文天祥、岳飛等愛國英雄,古代詩人們也曾留下一首首看慷慨激昂的愛國詩詞,表達了他們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與擔當。這種愛國主義文化世代相傳,融入中國人的骨子裏,血液裏。到了近現代,當國家陷入水深火熱之時,中華兒女們更是拋頭顱,灑熱血,挽救民族危亡。周恩來總理從小便樹立了“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理想,科學家錢學森拋下金錢名譽回國建設祖國......是什麼讓他們做出瞭如此選擇?是傳統文化的偉大力量!

大家還記得那個杭州最美司機吳斌叔叔嗎?20XX年5月29日中午11時10分,他駕駛客車從無錫返回杭州,11時40分左右行駛至錫宜興方向陽山路段時(江蘇境內),突然有一塊鐵塊從空中飛落,擊碎車輛前擋風玻璃,砸向吳斌的腹部,使他的肝臟破裂,肋骨多處骨折,肺,腸挫傷。

生死一分鐘,他承受着達到生理極限的劇痛,左手卻牢牢地抓住方向盤。那一瞬間,他成爲24位乘客的守護神。當車上的乘客把他送往醫院時,他的肝臟損傷實在太嚴重,雖然醫院盡了最大的努力進行救治,卻未能挽救他的生命。吳斌叔叔於2012年6月1日凌晨3點45分去世,享年48歲。

至今,他的偉大事蹟還在傳頌,我們向吳斌叔叔致敬!

也許,上帝關閉了你身後的一扇門,但他一定會爲你打開另一扇門。親愛的同學們,不要抱怨生活的艱辛,擦亮眼睛,去尋找生活中的美好,從而堅定信念,熱愛生活,爲復興中華而奮鬥!還記得那些爲祖國奪得倫敦奧運金牌的奧運冠軍們嗎?他們中有林丹、葉詩文、孫楊、李雪芮等人,他們身上有着一種精神的力量,他們曾爲給祖國增光添彩而勤奮地訓練,也許,我們可能吃不下這樣的苦,但是他們卻做到了,這是爲什麼?是因爲他們心中有一個信念:要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走進世界。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這種精神。爲國增光,從我做起。舊中國貧窮、落後,是毛主席帶領全中國人民一起奮鬥,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中國變得繁榮、富強起來。毛主席曾寫過一首詩,其中“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這句詩預示了新中國的未來,如今祖國日新月異,20XX年,中國發射了一支酒泉載人航天衛星,有三名宇航員跟隨衛星去到了神祕莫測的月球,其中還有一位宇航員阿姨,她真了不起!還有我國的“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下海潛深300米,自持力45天。我十分高興,我偉大的祖國會有這麼大的改變。毛主席的預言實現了。現在,我應該好好讀書,將來爲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復興中華,從我做起。同學們,趕快行動吧!

  第二篇:復興中華從我做起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都來自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一個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對民族傳統的繼承,又要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使歷史與事實相連,是民族精神真正的體現傳統精神和時代精神。人民對自己祖國的感情時刻蘊含在心底,如同與父母家人的感情一樣,永遠割不斷,這種真摯的感情使多少海外遊子常常懷着一腔鄉愁盼望落葉歸根;這種感情又是身在祖國的人們,深感熱土難離。愛國一個永恆的話題。愛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是中華子孫的美德,愛國更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生動的詮釋。而中華民族精神則是中國革命勝利和建設的精神動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偉大的中華之魂。下面我介紹一些能體現出中華民族精神的人和事:周恩來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周恩來同志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他爲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建樹了卓越的功勳,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豐碑似的屹立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深深的銘刻在中國各族人民的心裏,爲人們所敬仰、尊敬。夏明翰曾說過:“愛國是中國人發自心底的激情,又是心中堅定的信念,這種信念植根於我們中華民族的那種不甘恥辱、不屈不撓、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精神。‘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對敵人的屠刀視死如歸。是無數夏明翰式的共產黨員用血肉之軀把我們多難的民族拖出了地獄;無數優秀中華學子,身在異國他鄉刻苦鑽研,爲國爭氣,學成之後不爲國外榮華富貴所動,毅然回國投身祖國的建設事業。”正是這種精神讓我爲之感動。“奉獻精神”是一種愛,是對自己事業的不求回報的愛和全身心的付出。對於個人而言,就是要在這份愛的召喚下,把本職工作當成一種事業去熱愛和完成,從點點滴滴中尋找樂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認真善待每一個人,全心全意爲機關事業服務。人民賦予的光榮職務。努力用這份愛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大家的無私奉獻編織出美麗的藍圖。

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奉獻作爲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爲,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獻精神是全社會大力弘揚的時代精神。奉獻精神是永恆的,沒有奉獻,就沒有人類社會的今天。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奉獻精神的民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一千古流傳的名句,是奉獻精神的生動寫照。奉獻既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種平凡的精神,既表現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刻,也滲透在人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就像我們班是學美容專業的,是服務類行業,屬於國家正在發展的的第三產業,因爲這個專業在天津剛剛起步不久,所以我們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現在所學的科目有:美容,美甲,,化妝,形象設計,按摩等。美容可以把人的皮膚變得更好,讓更多的人感受美;化妝可以更好的美化人的容貌,讓更多的人欣賞美;美甲可以更好的修飾人的手部,讓美更上一層樓;按摩可以讓人更好的享受,讓更多的人瞭解美,感受美……不僅如此,在當今社會創新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創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夠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觀點的思維能力和進行發明創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氣和智慧。創新精神屬於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範疇,是進行創新活動必須具備的一些心理特徵,包括創新意識、創新興趣、創新膽量、創新決心,以及相關的思維活動。民族精神“重在弘揚”、“重在培育”,但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過程中尤其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係。繼承是前提,創新纔是根本,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恆動力。作爲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僅有歷史的傳承是遠遠不夠的。惟有創新,才能發展;惟有創新,才能不朽。歷史沒有止步,創新就不應該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會終結。中華民族精神是與時俱進的精神,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就像我們所學的化妝裏面就有創意妝,也需要我們有創新的思維……雖然我們現在只是在校的學生,但我們時時刻刻不能忘記我們身上的民族精神,不能忘記我們身上揹負的使命“復興中華從我做起”。

  第三篇:復興中華從我做起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復興中華,從我做起》,它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吧。

《復興中華,從我做起》這本書一共分爲15個課時,每個課時都會講述許多不平凡的故事,第一課講述的是偉大的祖國,第二課講述的是傳承文化,第三課講述的是光輝的十年,第四課講述的是爲國爭光,第五課講述的是中華一家親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第四課“爲國爭光”了。“爲國爭光”這一課中講述並列舉了許多給祖國爭光的人物,有“飛人”劉翔、鋼琴大師朗朗、研製“兩彈一星”的科技工作者們……最令我敬佩的就是“飛人”劉翔了,因爲他在一直不斷進取:20XX年10月20日的第八屆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智利,聖地亞哥),劉翔跑出13秒87的成績,贏得第四名;20xx年8月28日,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國,北京),劉翔獲得冠軍,成績爲13秒33,這是劉翔本人拿到的第一個世界冠軍;20XX年7月2日,瑞士洛桑國際田聯大獎賽,劉翔獲得第二名,13秒12的成績,刷新保持24年之久的110米欄世界青年紀錄,同時打破亞洲紀錄,就此進入世界頂尖跨欄運動員行列……這並不是什麼奇蹟,這只是劉翔經過艱苦訓練得來的!我想,我們要學習劉翔這種不懈努力的精神,並用它來爲祖國爭光。

其實,一個人如果想成功,除了要不懈努力,心裏還要有一個楷模。而如今的社會上,正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人。就比如杭州的“最美司機”吳彬在駕車時,腹部和手臂被一塊鐵塊砸中,但他卻強忍劇烈的疼痛將車輛緩緩靠邊停下,拉上手剎,開啓雙閃燈,然後打開車門,安全疏散旅客,在完成了一系列安全停車措施後,他卻離開了人世,那時他才48歲。再比如“最美教師”張麗莉看到有幾個孩子要被兩輛車擠在中間,便立即衝上前去,用屁股頂出一個學生,一隻手將另一個學生扯到路邊,她卻被大客車撞翻在地,雙腿被車輪碾過當場昏迷過去。結果,被截去下肢……他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楷模嗎?

讀完了《復興中華,從我做起》這本書,我瞭解到了祖國的名山大川,知道了許多爲祖國爭光的人物……不過,最重要的是我真正明白了學習的目的——那就是復興中華!我們要向這本書中的人物學習,更要像他們一樣,熱愛祖國,傳承文化,做一個陽光少年。

同學們,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富則中國富。讓我們成爲祖國的棟樑,洗刷祖國前些年的凌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