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揚州作文彙編七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揚州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揚州作文彙編七篇

揚州作文 篇1

宋夾城體育公園位於美麗的瘦西湖畔,她風景優美,是個踏青的好地方。

我們走過一座石拱橋,來到了宋夾城的南門口。南門城牆高大,城門寬闊,兩扇大門厚重而古樸。穿過門洞,地勢變得異常地開闊、平坦。眼前種類繁多的樹木行列整齊,高低錯落有致。這兒的樹林成了鳥兒們的天堂。他們時而飛上藍天,時而俯衝而下,時而盤旋,盡情地向人們展示他們高超的飛翔技能。青綠的草葉,嫩嫩的,軟軟的,一陣風吹過,彷彿含笑頷首,熱情歡迎來客呢。忽而低沉,忽而高亢的音樂聲不絕於耳,形態各異的音箱設計獨特,皆被巧妙地融合於周圍的環境中。

這裏,迷人的風景盡收眼底,優美的旋律迴盪在耳際,清新的芬香潛入心間,難怪來此休閒的人們無不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宋夾城體育公園不愧爲揚州東城區居民首選的休閒勝地呀。

揚州作文 篇2

今年暑假裏,我去了趟揚州。揚州是個古都,以瘦西湖、揚州八怪和揚州炒飯聞名。

我認爲,揚州瘦西湖,景美,以五亭橋看荷花爲最。荷葉大而圓,十分綠;眼前綠葉一景,荷花又是點睛之筆。微風拂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倘若少了荷葉,花再美,也只是孤芳自賞,得不到大家的讚賞。少了花,荷葉又顯得太單調。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遊揚州,人們常提到“揚州八怪”。說到揚州八怪,我們最熟悉鄭燮了,也就是我們興化的鄭板橋。過去,揚州和泰州行政上是一個地區。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以蘭、竹、石尤爲擅長。鄭板橋詩書畫三絕,口才也不賴,民間有不少他的故事。我記得最深的是“鄭燮吟詩送賊”這個故事了。

話說某個大年初一晚,鄭板橋收拾一下打算睡覺,想起來今天還未讀書,於是坐在牀邊夜讀。忽然,一聲響聲驚動了他。他猜想一定是有賊,遂高聲念出兩句:大風起兮月正昏,有勞君子到寒門。小偷一聽,嚇一大跳,屋主還沒睡!等了一會兒要撬門。鄭燮又道:腹中詩書藏千卷,牀頭銅錢無半文。這賊一聽,才知道鄭板橋是個窮人,自認倒黴準備跑。鄭燮又念道:出門休驚黃尾狗,翻牆莫礙綠花盆。賊慌不擇路,翻牆時摔了綠花盆,驚動了大黃狗。大黃狗一躍而上,咬住小偷的褲腿。鄭板橋披衣而出,喝退大黃狗,扶起小偷送到大路上,又吟兩句:深夜費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做人。小偷聞言,感激涕零。

至於揚州美食,那就不得不提揚州炒飯。雖然只是一碗炒飯,卻能讓人滿口留香,因爲炒飯中的那些配料非常講究,讓人一見就垂涎欲滴。

總而言之,與家人出遊有喜有憂,喜的是玩得開心,憂的是雙腿受罪。在揚州瘦西湖逛了五個多小時,茱萸灣公園走走停停三個小時左右。唉,腿特累,已經不可以用灌鉛形容了。即使如此,難得出去玩,喜悅和興奮之情已經超越身體上的痛苦了。

揚州作文 篇3

“二分明月”比喻某一個地方的繁華,或比喻人才薈萃。

此典出自唐朝詩人杜牧,在他的一首詩裏這樣寫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揚州。”爲什麼他要說天下的明月僅有三分,而揚州一地就佔去了二分呢?因爲揚州這個地方,在隋、唐時代非常繁華,鼎盛一時。

揚州,在古代並不是專指現在這個江都縣境。這名字由來已久,在《禹貢》又中就爲九州之一。那時候,不但江海淮一帶稱爲揚州,就是江南一帶也叫揚州。周秦時,現在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和福建各省,都屬於揚州。東漢年間,揚州州治在今安徽和縣。三國對,魏、吳均有揚州。魏在今安徽合肥,吳在今南京。到隋文帝統一南北,才把揚州放在江都,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揚州。唐、宋、元、明、清幾個朝代,因揚州是運河人江要道,南北交通必經之地,萬商雲集。淮南鹽官以它爲中心,江南各省漕米(徵收來的公糧)以它爲轉運站。所以揚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極其繁華富庶的地區。所謂“二分明月在揚州”,也就是形容揚州的繁華佔有了天下三分之二的風光。

揚州作文 篇4

今天,舅舅帶我和玲玲去宋夾城體育公園玩。宋夾城是宋朝時揚州的一個城門,現在修復起來,還在旁邊建了一個體育公園。周圍的風景很美!

我們先開了老爺車,又到湖上去開電動船。我們在船上一個多小時,我和小玲玲都開了一會兒電動船。上岸後,我們就一起玩體育運動項目。我們玩了倒立、爬竿的仰臥起坐。

今天玩得真開心!

揚州作文 篇5

10月11日下午,我校六年級組織秋遊,趁着涼爽的秋風,去了鳳凰島。

下了車,一下子就吸引眼球的是遠處矗立着的一塊赭紅色的大石頭,這不禁讓我把它與“原始”聯繫在了一起。

進入園門,滿眼都是翠綠的樹木,高矮不一,大小不等。我隨着隊伍進了茂密的“刺蝟林”,路邊叢叢野草,林間朵朵野花,踏着羊腸小道,還真有些曲徑通幽的感覺呢!

走出林子,不過一會兒,來到一座小木橋上。河面上長滿了一層綠色的紅菱,河岸邊雜亂無章的蘆葦隨風擺動,給我一種迴歸自然的愜意感受!

前方是遊樂場,同學們像展翅振飛的小鳥,涌了進去。遊藝項目令人眼花繚亂,有高空攬月、海盜船、森林探險……大家的'勇氣似乎被鳳凰島的原始激起了, 不少同學選擇玩“高空攬月”,這個項目最爲刺激。工人師傅開啓後,它先前後擺動,再猛地上升,讓人來不及反應就升上了10多米的高空,使人忍不住大聲尖 叫。接下來更爲驚險,器械在空中翻了個360°的大跟斗,纔剛剛平穩,又再次上升,連續翻轉,“啊——”的尖叫聲又響徹天空,不絕於耳。過了10分鐘左 右,終於安全“着陸”了!有的嚇得臉色煞白、呆若木雞,有的依然保持微笑、故作鎮靜,有的覺得不過癮,想再玩一次。

接下來,我們乘船來到聚鳳島。聚鳳島就更像一座原始森林了:大片的樹林遮住了整個陸地、清澈的湖水能依稀看到水草,唯一的商店屋頂也是用竹子搭起來 的……湖面上的索橋令大家興奮不已,遊人故意將索橋搖晃得厲害,使人站都站不穩,別說走過去了,但遊人們的臉上依然掛着開心的笑容。

四十分鐘後,我們乘船離開聚風島。今天的秋遊結束了,這裏的原始令我流連忘返,希望能夠再次來盡情地“原始”一次。

揚州作文 篇6

她從歷史風塵中走來,運河是她的腰帶;她從繁華繽紛中走來,月光見證她的興衰。無情的戰火,毀壞不了她的美貌;高速的發展,影響不了她的舞姿。她就是我的家鄉——揚州,一座現代文明與古典文化交相輝映的城市。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自古以來,揚州就是文人騷客們吟詠的對象。唐宋、明清的揚州,是全國經濟的重心。五亭橋、二十四橋、何園、個園見證揚州無數的繁華。史可法堅守揚城,奮力抗清,成就了揚州的紅色歷史。鄭板橋的文章與書畫,朱自清的文采與節操,爲揚州增添了一層濃濃的書香。屈指算來,揚州已帶着她迷人的身姿走過了2500年的歷史。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後,揚州的古香絲毫不減。漫步在幽幽的古巷,撫摸着潮溼的青石板,品味着千年的古典文化;駐足在四角翹起的亭臺樓閣中,仰望星空,感悟文人墨客的詩文書香,心中充盈的是滿滿的感動與自豪。

走過了兩千多年的歲月,揚州的步伐是緩慢的、沉重的。她好像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徘徊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可是你千萬不要因此而認爲揚州失去了她的生命力!時代在改變,世事在變遷。經過了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改革開放的成功,中國早已不再是曾經的模樣。國家振興了,民族強大了,揚州也在歷史的洪流中重新煥發了青春,大膽地邁開了前進的步伐,不失時機地跟上了高速發展的時代,猶如一位風華正茂的黑髮青年,雄姿英發,演繹着新時代的輝煌!

當高樓大廈矗立於平曠的田野,當轟鳴的火車連接祖國各地,當雄偉的潤揚大橋飛架大江南北,當悠長的地下隧道貫通揚城東西,當揚泰機場的飛機翱翔於祖國的藍天,我們看見了揚州正邁着矯健的步伐奔向未來。gdp的增長,帶動的不僅僅是經濟,更是人民的幸福。看那廣場上,一羣羣老人正跳舞、健身;在公園裏,孩子們三五成羣地追逐嬉戲。在夕陽的映照下,他們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揚州沒有忘記回報自然。蜀崗西峯林深葉茂,古運河畔桃紅柳綠,“聯合國宜居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一個個光榮的稱號正是對環境的完美詮釋。

這就是揚州,一個擁有千年文化底蘊的揚州,一個蓬勃向上、健康發展的黑髮揚州。

揚州作文 篇7

今年暑假,我到揚州遊玩了個園。

個園是一處典型的私家住宅園林。從住宅進入園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月洞形園門。門上石額上寫“個園”兩個大字。園門兩側各種竹子枝葉扶疏,“月映竹成”四個字,與門額交相輝映,白果峯穿插其間,如一根根茁壯的春筍。

我首先遊玩春景。首先看到的是園門,門外兩邊修竹勁挺,高出牆垣,作沖霄凌雲之姿。竹叢中,插植着石綠斑駁的石筍,以“寸石生情”之態,狀出“雨後春筍”之意。這幅別開生面的竹石圖,運用惜墨如金的手法,點破“青山”主題,即“一段好景不忍藏,最是寒情帶雨竹”。接着,我又向夏景進發。

夏景位於園之西北,東與抱山樓相接。夏景疊石以青灰色太湖石爲主,疊石似雲翻霧卷之態。山上圓柏,枝葉蔥鬱,頗有蒼翠之感,山下池塘,深入山腹,碧綠的池水將整座山體襯映得格外靈秀。北陰處有一涓細流直落池塘,叮咚作響,池中游魚嬉戲穿梭了睡蓮之間,靜中有動,極富情趣。我看得如癡如醉,半晌才離開。

踏着小徑,我又來到了秋景。秋景是用黃山石堆疊,山勢較高,面積也較大。整個山體分爲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園林之最”的美譽。黃山石呈棕黃色,棱角分明,如刀闢斧砍。整座山體峻峭凌雲,顯得壯麗雄偉。進入山腹,如入大山之中,降低險奇之處隨時可見。中峯高聳奇險,下有石屋,可容十幾人,內設石桌、石凳、石牀,通風良好,四季乾燥,頗具生活意趣。沿腹部攀援而上,至山頂拂雲亭,頓覺心胸開朗,滿圓佳境,盡收眼底。

最後,我又來到冬景處玩了一會兒。

個園之美,之精巧,令人拍案叫絕。此次遊玩真不虛此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