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西安作文彙總9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西安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西安作文彙總9篇

西安作文 篇1

上回說到回民街在鐘鼓樓附近,那我們下一站就去鐘鼓樓。鐘鼓樓其實是兩棟遙相呼應的建築,顧名思義,一棟上面是大鐘,一棟上面是大鼓。

登上鐘樓,一口巨鍾引入眼簾,那象般巨大的銅鐘被高高地掛在一個紅色的的木架上,光是邊上的木杵直徑就有二十多釐米。可以想象清晨那古老的鐘聲是怎樣將人們從夢中喚醒。

鐘樓整個都是木質結構,上面畫有各種各樣的圖畫,還刻着各種各樣的花紋,我終於見到真正的“雕樑畫棟”,沒想到那時候的做工就那麼精細了。鐘樓裏還陳列着很多古董和齊白石爺爺的作品,簡直就是精美絕倫。站在鐘樓頂遠眺,整個西安就像立刻縮小了,變成了一張地圖。那上面以鐘樓爲中心的筆直筆直的大路伸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真的很奇怪,爲什麼西安的路都是直的?

鼓樓和鐘樓很像。一上去最搶眼的就是一面特別特別大的鼓,那鼓立在那兒足有三米高,一米厚!讓人禁不住想去敲兩下。再往後接着走,就會看見整整一排的鼓,上面寫着二十四節氣,好似閱兵似的,特壯觀,特氣派。鼓樓裏還有一面高達十米的大鼓,最奇怪的是那口鼓的鼓面,上面竟然沒有任何接縫,哪來那麼大的一張整皮呀?

到了晚上,很多盞刺眼的燈光打在鐘鼓樓上,鐘鼓樓頓時變得金碧輝煌!媽媽說,那在建築學上叫“光雕”。

鐘鼓樓真是古城西安的一大奇觀!

西安作文 篇2

生於內蒙古,長於北大荒的我面對西安這突如其來的熱浪,無所適從,毫無招架之力。整個世界就像一個大火爐一樣。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它的威力就已經不容小覷了。耀眼的目光不久就把清晨的一絲涼爽一掃而光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悶熱的刺眼的一天。

小時候,並沒有來過這麼南的地方,僅是從書上得知南方的夏天很熱,三大火爐是南京、武漢、重慶。僅此而已。殊不知,西安的夏天也是這般酷熱難擋。

一入夏,街上販賣涼蓆和小風扇的就比比皆是。當時並沒有感到如何的熱,心想:不需要那些女孩子們才用的東西,可是幾天以後,氣溫竟然是越發的給力了。氣溫節節攀升。就是靜靜的在屋裏坐着,也感到那悶熱的氣浪把自己層層包圍。一陣陣的汗出着,無奈,再到街上尋買涼蓆風扇,可能是市場飽和的緣故。店家少了,而且價格也不再是那麼清涼了。看着那讓我感到比天氣還讓我熱的價格,默默地從錢包內拿錢付款。這下不會再在睡夢中熱醒了。真的是溽暑難消。即使是不蓋被子,躺在牀上,汗水就如黃河之水一樣氾濫。

躺在涼蓆上,稍微的舒服一點,搖着蒲扇,聽着窗外的蟬鳴蟲鳴,幾天的久違的安眠,正待朦朦朧朧的進入夢鄉,嗡嗡的,耳邊響起了討厭的蚊子的號角。實在是太瞌睡了,被蚊子吵醒數秒鐘後又睡去了,又被吵醒,如此反覆。清晨醒來,胳膊上、腿上添了幾個紅包。蚊子得逞了。唉,又買來蚊香、花露水。晚上在窗臺上,牀邊,點了蚊香,全身塗了花露水,雖然不時的還能聽見蚊子那不屈不撓的戰鼓聲,但是一夜睡得很安穩。

已經是有幾天沒有下過雨了。天氣的氣溫有增無減,下午,在舍友的相邀之下,和他們一起奔赴了游泳池游泳。本來,我這北方的旱鴨子是不習水性的。可是,這酷熱的夏天把我逼在水中,竟然也學會了狗刨、蛙泳凡此種種。而且游泳的興趣愈來愈濃。每日下午午睡之後,約幾好友去遊一倆個小時,真的是爽歪歪了!看來,那句人的潛力是靠挖掘的話真的是對的,不是這樣的酷暑難擋的夏日,怎麼可能讓我這個旱鴨子熟識水性呢?

漸漸地,穿鞋的人越來越少,可以說滿城盡是涼拖、短褲。每個人都慵懶的拖着涼拖慢慢吞吞的走着,即使是這樣的人,也是有不得已的事情纔出來的,不然,都會在屋裏、綠蔭下乘涼的。看着要被夏日融化的世界,整個人也像是被炙烤融化的瀝青一樣,難受極了。慢慢的,天黑了下來,跑到遠離燈光的樹下,(這地方蚊子相對少點)拿一杯綠茶,享受一下這寧靜的夏夜和微涼的空氣。

聽着周圍漸漸響起的蟲鳴,這酷熱的一天終於結束了···

西安作文 篇3

陝西省西安市南城牆魁星樓下的碑林,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這是收藏中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漢族文化藝術寶庫。

一進入西安碑林大門,可以看到一座四角形兩層飛檐的亭子,裏面豎立着著名的《石臺孝經》。哇哦,好高好大唉!這是由四塊石板組合成的長方形石碑,高達5.1米,安置在三層石臺上。《孝經》是宣揚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歷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視。

第一陳列室前是專爲陳列修蓋的碑亭。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於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書寫的。12部經書,共計650252字,用石114方,兩面刻文。

第二室陳列着許多具有史料價值的石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立於公元781年,後世才從地下發掘。此碑記敘了古代羅馬景教傳入中國的盛況,石碑側面用敘利亞文刻寫了70位景教人士的名字。

第三室的石碑薈萃了歷代著名書法家的手跡。第三室有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秦代李斯的'篆書見於《嶧山碑》;漢代隸書見於《曹全碑》;東晉王羲之手書見於《大唐三藏聖教碑》,此碑文字是後人從他的遺墨中拼集而成,人稱“千金碑”。還有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等……

這些大書法家都要經過幾十年的苦練,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才能寫出一手好字。我們現在就要努力,不斷勤學苦練,以後也能寫出一手好字。讓我們加油吧!

西安作文 篇4

這些天,正直陽春三月,西安街頭飄起了柳絮,爲西安添了一份春意。

人們都說,西安市十三朝古都,是一座歷史名城。這可真不假,西安處處都有幾分歷史的氣息。城市的中心是鐘樓,繁華的商業街區環繞着這座古老建築,讓你在享受現代化生活時也能感受這座城市的暮鼓晨鐘。

西安的老城牆環繞着市區,城牆下有護城河。一牆一河守護着這座古都。城牆根下,古樹旁常能看到一羣老人圍坐在樹陰下,拉着二胡唱秦腔;三五人一桌,圍在一起下棋。環城公園讓整日奔忙的人們有了親近自然的機會,早春時節,迎春花提前來報到了。櫻花、桃花爭先恐後地開了。賞花的人只要站在樹下,便可嗅到這花香。若是肯花時間,還可以在護城河邊垂釣,享受一下午的陽光,更有“怕得魚驚不應人”的趣味。

作爲一座古城,小巷是必不可少的。回民街裏,嘗一塊玫瑰鏡糕,品特色粉蒸肉,逛賣工藝品的小店是最悠閒的事。在書院門則可以欣賞到漂亮的字畫。小牌坊裏,店主手持一杆筆,伏案創作是常可以看到的。還有許多出售各種型號的毛筆、宣紙的店鋪。還可以看到各種玉石,翠綠的、雪白的、透亮的,即使不買,看一看也滿足了。

西安的小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碗羊肉泡饃,細細地掰好饃,再讓師傅淋上香濃的羊肉湯,配上青菜,再加上辣子、醋、糖蒜,老米家的最好吃。肉夾饃也是西安一大特色,饃皮烤得脆脆的,夾上肥瘦想到的滷肉,嘴還是和涼皮一起吃。岐山臊子面是痠懶的,面甩得筋道,臊子的製作也很講究,炒的時候要放豆腐、胡蘿蔔、肉丁、土豆丁、黃花、雞蛋片等,做好後最撒上蔥花、香菜,就色香味俱全了。除此之外,西安小吃還有很多,如:胡辣湯、鍋貼、涼粉、酸菜餃子、灌湯包子、粗粉、油潑面、菠菜面、韭菜盒、油炸饃、桂花稠酒、柿子餅……真是數也數不盡。

西安的魅力,遊走在城市的街頭最能感受得到。一種美好的氣氛從店鋪裏,從路燈邊,從街上人們的笑臉中漫延,於是心也跟着暖起來。

我愛我的故鄉西安,它是我成長的地方。大街小巷裏留着我的足跡,草野間藏着我的微笑,無論走到哪裏我也忘不了它。因爲,它早已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跡。

西安作文 篇5

我一直以爲,西安是個快樂的城市,的確是的,但它也有悽慘的故事

初到西安,已經是晚上了,回民街的一道道燈火,便成了美麗的風景,黃燈、藍燈、紅燈……顏色五顏六色,五彩繽紛,讓我的眼睛應接不暇。突然,遠處傳來了叫賣聲,西安的夜晚頓時變的熱鬧起來了,歡呼聲、吆喝聲、叫喊聲、響成一片。

但久之人靜。夜,深了;燈,倦了;人,困了。叫喊的餘音卻還盪漾着,彷彿浴火重生的鳳凰,永不停息。

但當我看見一個個如假包換的兵馬俑時,我對西安的印象就改了,改的冷漠、悽慘。

近看那兵馬俑時,我的眼前隱隱約約的出現了一幅景象;在以前皇帝死後都要做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找很多無辜的人做陪葬,我非常悲憤的想:“唉!以前的皇帝怎能這樣,明明是自己一人的事,卻要拉着別人一起死,以前到底有沒有法律呀!”我看着兵馬俑那威嚴的樣子,心裏感覺一陣陣劇烈的悲痛,這真是釘在眼前,烙在心裏啊!

離開西安,每當我想起在西安,陪葬秦始皇的那些壯麗的兵馬俑時,我的心還是在隱隱作痛的感覺!

西安作文 篇6

羊肉泡饃是陝西的風味小吃,不光我們本地人愛吃,許多來陝北的外地人也要品嚐品嚐。它經濟實惠,花上快把錢就能美美的吃一頓,既解饞又充飢。那些進城的農民,拉車的車伕,對它十分偏愛。

吃羊肉泡饃很方便,西安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羊肉泡饃館,店主一邊忙碌,一邊熱情地招呼顧客進食。那火紅的爐火,引發着人們的食慾,你不由得想進去品嚐一番。過去西安最有名的要數“老童家”。現在,“義祥樓”、“勝得全”、“同福樓”……都各有各的風味,各有各的特點。

走進羊肉泡饃館,你就會感到有一股羊肉香味撲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這裏就餐的不僅有健壯的體力勞動者,還有文質彬彬的知識分子。他們一邊吃,一邊發出“嘖嘖”的響聲。吃羊肉泡饃可不能坐着等,還得動動手。買到饃後拿一個粗瓷碗,這碗非常大,沒勁的人一隻手還拿不動呢!對於用慣了細瓷小碗的南方人來說,見了這碗非嚇一跳。吃羊肉泡饃主要是扳饃。饃扳得越細越好,據說,饃饃扳得細,味就可以入嘴裏。把饃扳好後,把碗送到服務檯,不一會羊肉泡饃就出來了。

你不想嘗一嘗羊肉泡饃的滋味嗎?

西安作文 篇7

今天我參觀了被譽爲“文化歷史寶庫”“書法藝術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它是由孔廟、碑林和石刻藝術館組成的專題性博物館。肅穆莊嚴的西安孔廟和令人歎爲觀止的石刻藝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最令我震撼的還是中國古代藝術的聖殿—碑林。

來到碑林,我猶如置身於碑的森林。走過一間間藏室,仰望着一座座碑石上的文字,我彷彿暢遊在歷史的長河中。從九百多年前開始,一代代有識之士爲使碑石文化不被人們遺忘,他們耗盡心血集藏石碑,並竭盡全力保護它們不受戰火的摧殘,纔有了今天恢宏的碑林。從秦篆漢隸到魏碑,唐宋明清諸多大書法家都在這裏留下了他們的真跡,裏面有我們所熟知的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這樣的大師。

看完了這麼多的碑石,最令我難忘的還要數“開成石經”。有人說:“如果將碑的歷史比做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那麼‘開成石經’便是它的源頭。”“開成石經”共刻114石,每石高約2米,均雙面刻字,共計228面。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周禮》、《禮儀》、《禮記》、《春秋左傳》等十二部歷史鉅著,共計160卷,65萬字,有着“石質圖書館”之美譽。講解員告訴我們,在開成二年時,印刷術還不夠發達,當時的學子沒有教科書,他們只能相互借書來抄。皇上知道後,害怕這些學子出現傳抄的錯誤,於是命人將這些知識無誤的刻在石碑上,供那些學子去抄。

在講解員娓娓動聽的講解中,我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文字變遷,比如古代的“光”字的寫法就與現在不同,原來的“光”字上面是一個“火”,下面是一個“兒”,是一個十分形象的象形字,而現代的“光”字上面是一個“小”,下面是一個“兀”,它已完全沒有象形字的特點和意義。

石碑上的漢字告訴我,古人用最軟的筆寫出了最硬的字,頂天立地、落落大方,而現代人在電腦出現以後,動手寫字的人越來越少,寫一筆好字的人越來越少,提筆忘字的人越來越多。我不想成爲其中的一員,我要將中國文字的藝術傳承下去。

西安作文 篇8

這個學期突然就很想很像去西安,以前也有想過,但是沒有這段時間這麼強烈的慾望,甚至連夢裏也出現了一個關於西安的片段,好神奇。特別想去,就像朝聖的虔誠一樣。渴望伸手觸摸西安的城牆,用臉頰去感受歷史的溫度。靜靜感受西安這座古城的靈魂,那堆砌的滄桑似乎是在告誡我,不要太投入。每個人在歷史面前都是渺小的,渺小地不曾存在。

我總是編謊話哄自己。

有一天,花會開在夢裏;天上會掉錢;吃飯不要錢……

那一天沒有到來,於是,我抱着一個不會實現的願望,獨自等待。

某個深夜醒來,伸出手,觸摸黑夜的冷寂。不知所措,打開手機,也不知道應該撥給誰。然後開始莫明其妙的無聲哭泣,不知道怎麼就哭了,也不知道哭些什麼。是太寂寞了,還是太脆弱了?無解……第二天,假裝什麼都不曾發生過。

天氣開始冷了,秋天也在慢慢靠近。靜秋也好,悲秋也罷。我只是喜歡安靜地享受這個略帶悲傷的季節給予我的淡淡憂傷。想看看秋天的西安,天空會是蔚藍的嗎?最好讓我看看西安的雪,長這麼大才見過一次下雪。

我不是想逃開,沒有原因,只是想一個人去體會。

很多人嚮往一種生活自然純樸。其實不一定是一個地方,我想有時候一個人就可以是你的桃花源,你的撒哈拉……如果哪一天你看到了一個人,他(她)讓你覺得是撒哈拉,也許那就是你的嚮往……我只是說也許。也許你沒有看懂。很好,我也沒有全懂。

這樣也不錯,有些東西無法形容。就像情歌滿大街在播放,卻與你無關。

直到今天我也不敢去看。我的大學。它給了我多少期冀與幻想,又從我身上帶走了多少表情與時光。或許我真的不該對我的大學說這些無聊的東西,我不該在投入大學的懷抱後又開始一種嶄新的感傷。這是用一種空虛去表達另種空虛麼。或許吧,或許每個人都擁有能看得透這一字一字的力量,只有我還在默默地旁觀,看着那些葉子由綠變黃,由無再到有。

一個人清醒是好事,可是,如果一直都那麼清醒;有時,太痛苦,我那麼清醒地旁觀着,看起來,真尷尬,不是嗎?

我很好,在大學經歷了一個嶄新的青春歷程;我很好,我丟掉了一些友情,丟掉了一些筆記,丟掉了一些本以爲可以陪在我身邊一輩子的簡單願望。我的朋友們都很好,只是隔了一層厚厚的空氣。會一直祝福你們,一定要幸福丫:紋巖、王麗、聰聰、小寶、小路子……

好了,早安!

我最喜歡散文,寫散文是不用動腦的。喜歡什麼敲什麼字,沒有約束。寫到最後,自己都不知道在訴說什麼東西。

西安作文 篇9

20xx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我們西安舉行。上個星期六我和媽媽、大姨夫共六個人,遊覽了西安世園會。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在60米寬的世界大道上的廣運門。廣運門前人來人往,每週星期日達到了十萬人次。

它設計獨特,氣勢宏偉,由踏步,水景,方塊式園藝花卉造型組成的坡道把上下之間聯繫起來,與長安塔遙遙相望,與長安花谷渾然一體。

走過廣運門,我們又遊覽了我國的園林,有:咸陽園,山西園,廣西園。其中令我難忘的是咸陽園,剛進咸陽園就看到高大的秦始皇塑像站立在館內,左手拿劍,右手摸着自己光滑的鬍鬚。秦始皇的後面就是縮短化的萬里長城。我和姐姐,妹妹站在上面往下看,咸陽園真是氣勢宏偉,壯觀美麗呀!

接下來我們遊覽了外國館,古希臘園林、意大利臺地園林、法國古典主義園林和英國自然風景式園林等,讓我們更全面地領略到了不同園林的藝術魅力。在國際系列展園中,巴黎園的典雅,意大利園的別緻,孟加拉園的新奇,巴基斯坦園的古樸,俄羅斯園的厚重,菲律賓園的精巧等無不讓人流連忘返。

最令我難忘的是巴基斯坦園,那裏的外國人都很熱情,只要我指一下哪件商品他們就會不厭煩的在一個本子上找價格,或者指玻璃上的標籤,我就一目瞭然。我還在那買了一支笛子,一共有六種音調,分別是哆、來、咪、發。索、拉。

接下來我們去了迷宮園。。從園外看只能看見一個3米高的青磚盒子,走進之後,裏面全是狹長的走廊,到處設有門洞及玻璃鏡,穿行其中,就很難找到出口,非常刺激。

接下來去了一片湖,雖然我忘記了名稱,但那片湖上有很多船,姨夫買了四張快艇票,我和姐姐。妹妹。姨夫坐,我們出發了,快艇跑的真快,特別是拐彎處,我伸出手與水浪拍打,給姨夫弄了一袖子,特別好玩。

下艇後,走在橋頭一看時間,姨夫他們該回彬縣了,真捨不得,只能分開了,我和媽媽又去了長安塔,我和媽媽排了一個多小時隊纔到,剛進入場館,最吸引我的就是銅車馬。彩繪跪射俑、五耳龍紋鼎,人們紛紛拍照留念。

遊玩世園,我深深體會到我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語言,但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讓我們的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