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文化作文

山西是全國聞名的文物大省和旅遊資源大省。地上文物之最、地下文物之豐堪稱全國第一。素有“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美譽。小編收集了山西的文化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山西的文化

離開家鄉到外地上學已經快兩年多了,在這兩年每次離開家返校上學的時候,我和身邊的必然會帶上一壺山西老陳醋,這一點,從未例外過。作爲山西人,幾乎每餐離不開醋,這已經成爲一種習慣,沒醋的宴席,總覺得少點什麼,再豐盛也索然無味。趁暑假這個機會,我來到了“中國醋都”——山西清徐縣,通過這裏的醋文化展覽,我對山西的醋文化有了更深的瞭解。

人們常說:“東辣西酸,南甜北鹹”,在一定程度上這句話充分反映出了我國飲食文化的地區差異。山西人喜歡吃醋是出了名的,當然這裏的“醋”指的並非是感情方面的醋,據說,1978年有關部門曾在華北五市對每人每年的食醋量作過一次調查,太原市以人均每年18斤的食醋量大大超出別的城市。有統計,山西全省年人均食醋在10斤以上,爲全國之最。晉醋盛名在外,清徐縣作爲山西老陳醋的正宗發源地,是全國最大的食醋生產基地,所產老陳醋爲中國四大名醋之首,號稱“天下第一醋”,是中國當之無愧的醋都,老陳醋凝聚着山西人深厚的歷史情結,而醋文化的內容也十分豐富,與山西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來過山西的朋友們,大多曾經發現,在山西,可以說是無醋不成餐,燒菜時,撐勺的大師傅們會在菜裏放醋;開餐時,服務員會給每位食客遞上一份盛滿醋的小碟;酒菜過後是主食物,醋壺又會遞上來,人人都自己給主食內放醋;還有,菜單上的菜品更是有不少與醋有關,糖醋排骨、老醋花生、醋溜白菜、糖醋魚、酸湯攸面、醋醃黃瓜、酸辣土豆絲等數不勝數。

如果非要問山西人爲什麼喜歡吃醋,那首先,從地理環境方面來說,山西省地處黃土高原,水土中含鹼性大,再加上這裏的氣候乾燥,人們種出來的糧食和飲用的水中也就含有了較大的鹼性,長期食用不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這也就是山西人所稱的“水土硬”,而人們如果長期食用醋,醋的酸性就正好能中和鹼性,防止結石,所以吃醋可以維持人體內的酸鹼平衡,有利於身體健康。

然後,從生活習慣上來說,山西是煤炭大省,百姓取暖、做飯多燒煤炭,大量燒煤使得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增加,威脅着人們的身體健康乃到生命安全,而醋酸具有解消煤氣的作用,經常食醋,可以減輕煤氣的威脅。

另一方面,再從飲食習慣上來看,“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麪食在山西。”山西人喜歡吃麪食也是出了名的,而麪食相對難消化,吃醋則能增加身體的胃液酸度,有助食物的消化吸收。與此同時,食醋對腸道有害菌類的增生繁殖具有換制、消毒和殺菌作用。

最後,醋非但本身就具有抗病毒、防癌、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軟化血管、預防感冒和美容等諸多功效,在日常生活中,山西人還經常用它來燻蒸居室,以便在流感頻發的季節消毒和預防感冒傳染。

在山西,醋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調味品,更代表了一種文化。山西老陳醋,你值得擁有!

第二篇:山西的文化

山西是全國聞名的文物大省和旅遊資源大省。地上文物之最、地下文物之豐堪稱全國第一。素有“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之美譽。山西省工藝美術館地處太原市迎澤大街330號省工藝美術大樓七層,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工藝美術作品既涵蓋了工藝美術十大品類,又是山西省不同時期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民間工藝美術師、民間藝人等的精品傑作。

都說工藝美術館是藝術的殿堂,是美的源泉。我今天有幸去了那裏!

走進中廳,這裏如仙境一般,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美麗的水晶燈。正前方一塊大屏風上,刻着幾行醒目的大字,我迫不及待走進展廳,頓時目不暇接,山西工藝美術館集中反映了山西省工藝美術行業的風貌,展示了山西省工藝美術不同時期不同類別的精品民間工藝代表作,表現了山西的民情風俗藝術作品有:木雕、根雕、磚雕、麪塑、泥塑、剪紙、刺繡、推光漆器、陶瓷、傢俱、花畫工藝等1000餘件工藝品。悠久的人文歷史聞名遐邇的平遙推光漆器、絳州澄泥硯、平陽本版年畫、大同銅器、上黨堆錦、黑釉陶瓷、雲雕漆器等等。在2008年,傳承上千年的廣靈彩色點染剪紙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譽爲“中華民間藝術一絕”。

對於我這種不懂藝術的人來說,欣賞一件藝術作品的時候感受是淺薄的。甚至不能談欣賞,面對着眼前這一幅幅錯落有致、深淺相宜的水墨畫、面對着一張張精彩生動的攝影作品,我只能以一個看客的身份而駐足,墨色的深深淺淺、曝光的多少、一個眼神的抓拍……每一個細節,都凝匯着藝術家們幾十年走過的足跡。

多數藝術家是用心來創作的,他們的'藝術作品就是他們心靈寫照。所以,每一筆,每一劃,都意味深長。第一次參觀這樣的藝術場館,一見鍾情的機率自然概率不大,但是,在藝術場館裏,靜靜流淌着的靜穆和遐想,是我所希冀和鍾愛的,這至少說明,我與藝術,不會只是這次的擦肩而過。

山西省工藝美術館的建成,爲山西旅遊、文化產業的繁榮和發展增添了一朵絢麗的奇葩,爲山西工藝美術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搭建了一個平臺。希望每一位參觀者用您的熱心關注本土文化,留住中華文明的古老根鬚,將其發揚光大。

我做爲一名地地道道的山西人,我對山西文化底蘊還了解甚少,通過參觀山西工藝美術館,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從而使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我將努力學習更多知識,將來爲家鄉做貢獻。

第三篇:山西的文化

山西擁有悠久的麪食歷史。其境內出土的春秋時期磨盤和篩羅,就是晉人當年吃麪的證據。自漢代開始,隨着整個社會的發展及飲食水平的提高,麪食出現胡餅、蒸餅、湯餅、蠍餅、髓餅、金餅、索餅等,漸漸上升到主食的地位。經過魏晉時期的繁榮,到隋唐時,山西面點涌現出一批新品種,比如餃子、包子,以及各種名目繁多的點心小吃,晉中地區還流行剪刀面、冷淘等。至宋代,麪食品種越加細化,煮制面食盛行,麪食從“餅”的品類裏分化出來。元代山西人在製作麪食上對雜糧的利用非常充分,以蕎麥爲原料的面也能達到類似麥面的又細又滑的口感,尤其是壓制成河漏面來食用,口感更好。除此之外,燒麥、撥魚等麪食也很流行。

經過歷代積累,山西面食特色在清代已凸顯出來。無論在種類、製作技術還是花色品種上皆成規模,蒸、烙、油炸、水煮等食品多種多樣,春餅、薄餅、饅頭、窩窩頭、扁食、糕、栲栳栳等非常普遍,尤其是煮制類的麪條、面片突出,如抻面、刀削麪、剔尖、餄餎、蝌蚪子、揪片等,它們以精湛的技巧、本地出產的原料、多變的滷料而勝出。據《素食說略》載:“做法以山西太原平定州、陝西朝邑、同州爲最佳。其薄等於韭菜,其細比於掛麪。可以成三棱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斷,柔而能韌,真妙手也。”據傳產生於元代的本土麪食削麪,在清代已遠近聞名,“面和硬,須多揉,愈揉愈佳,作長塊置掌中,以快刀削細長薄片,入滾水煮出,用湯或滷澆食,甚有別趣。平遙、介休等處,做法甚佳。”另外俗稱“花饃” “禮饃”或“面花”的麪塑在這個時期也聞名於世,各式各樣的品種在各種節慶、禮儀民俗、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山西面食以煮製爲主。聞名全國的山西四大招牌面食:刀削麪、撥面、貓耳朵、剔尖都屬於煮制面食。除此之外,還有熗鍋面、剪刀面、一根面、油絲擦蝌蚪、滾子面、餄餎、平定漂抿蛐等。最能直觀形象地反映麪食技藝且具代表性的品種是刀削麪。刀削麪誕生於元

代一個尋常百姓之手。相傳元代蒙古人攻佔太原時,爲防“漢民”造反,沒收家家戶戶的金屬器具,並實施苛刻的“限刀”政策,規定十戶一把廚刀,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韃靼人保管。一天中午,有一老漢去取廚刀準備做飯,結果刀已被取走,他只好返家等待。出門時老漢恰被一塊薄鐵皮碰了腳,就悄悄帶回了家,無奈之下只好用鐵皮“砍面”。結果砍出來的麪條也特別好吃。這樣“砍”面的辦法一傳十、十傳百地傳播開來。到了明朝,這種“砍面”流傳到市肆攤點經營,不斷演變成現在獨樹一幟的刀削麪製法技藝。老舍先生有詩讚曰“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這種極具藝術感的麪食製作方法又漸漸發展成一種表演技藝。有面點師傅踩到1。8米高的獨輪車上,頭頂着麪糰,在眼睛看不到麪糰的條件下,左右手分別拿削刀輪流削下面片,柳葉狀的面片紛紛落入鍋內,可謂“彎弓閃閃千葉落,湯鍋滾滾百浪淘。近如玉簪從天降,遠似柳葉下枝梢”,可以說是麪食技術與藝術的圓滿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