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河南的作文:河南遊

篇一:河南三日遊——開封篇

有關河南的作文:河南遊

早晨,東方露出魚肚白,我聽到了許久“起牀”聲,不理會,只是慢慢蠕動着身子,不想起來。直到那“白”照地我十分不舒服,才極不情願地爬了起來。一瞧表,5時30分。

今天,我們爲什麼這麼早就起牀呢?這是因爲我們要赴河南,在這端午節僅僅放假三天的時間內,隨旅遊團瞭解河南一帶。

用完早餐,幾經周折我們才安頓到了旅遊巴士上。車子緩緩啓動了,我才長吁了一口氣。

待平陰的旅客上車後,我們這60個人才享受到了“高速”待遇。到了高速公路之上,我們路過的第一站就是蘭考縣。聽媽媽說蘭考是個十分貧困的地方,當初有個書記焦裕祿來這兒扶貧,卻因患肝癌而不幸逝世。說蘭考貧困也實不過分,透過窗外,我們可清楚地看到這兒全是麥田,全是金黃色。這樣當然不能表現出很貧,重要的是這裏的小麥雖說已成熟,可是高度大概是我們長清那一帶小麥高度的三分之一。那麼矮小的一片片,讓人忍俊不禁。那情形用人類中的“侏儒”來比喻它們,絕不過分。

長路漫漫,卻不無邊。經過6小時的“長途車涉”,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開封。

開封的景點有很多,因爲時間關係,旅遊團只給我們安排了兩大景點——大相國寺與開封府。

剛到大相國寺,我們就已從導遊口中瞭解到了鎮寺之寶——千手觀音。至於它的模樣,導遊自己也說不清,只待我們親眼見識之後再描述。

話說進了大相國寺的大門以後,第一眼望到的便是四大天王殿。說這四大天王呢,是代表的“風調雨順”,怎麼個“風調雨順”呢,我今天兒也算是才知道——(畫外音:得,您以前去過的那些寺廟算是白去了!)停停,低調低調。好,轉入正題:說那個手持寶劍的那個天王,劍十分鋒利,由此得來“風”;再說那另一天王手抱琵琶,琴上無弦。有人說無弦有心就可以“調”出美妙的音樂;再說說那另一天王手持雨傘,不用說肯定跟“雨”沾邊哈;最後說說那最後的一個天王,他身上纏滿了蛇,拿着龍頭,人間也有說這猛獸要“順”着它的性子來,所以這才形成了“風調雨順”。

走出“四大天王”的地牌,我們就看到了兩隻大象雕像。幾千年前河南有很多大象,所以大象成了河南的特徵。再一個河南的簡稱:“豫”,豫的意義就是一個人牽着大象,而先人曾以狩象爲生。可是我在此爲什麼提起大象呢?(畫外音:這孩子,跟着葫蘆小弟學壞了啊!)不是不是,跟你直說吧。怪就怪在這兩隻大象分別長了六隻牙!瞧瞧,不是我在賣關子吧!一問導遊,方纔得知:傳說有一真佛一直沒有孩子,直到45歲時,在夢裏夢見兩頭大象,第二天便懷孕了。夢裏這兩頭大象就都有六隻牙。

告別“大象”,矗立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座八角琉璃殿。原來這就是存放“鎮寺之寶”的地方!我的心情十分激動,想一飽眼福。走進殿內,我不禁驚訝萬分:這千手觀音金碧輝煌,神采奕奕,栩栩如生,一隻隻手雕刻精細,令人不得不叫絕。進一步聽導遊講解,方纔明白:千手觀音之所以爲鎮寺之寶,是因爲它十分珍貴,它是由一整棵1500年的銀杏樹雕刻而成的,不僅有四面,且四面完全相同。它一共有1048隻手,每隻手都上有一顆亮晶晶的眼睛,俗稱“千手千眼”……

不知不覺,大相國寺美好的.景象就盡收我的眼底。於是,我們又光顧了“開封府”。開封府以有包公爲名,所以我們十分想去了解。

在開封府的門中,有一個被放大一百倍的官印,摸一摸,感覺良好。再深一步進府,便可以看到包公的一些簡介與生平了。令我們吃驚的是,面前的包拯與印象中的大不相同。在包拯簡介中,我瞭解到他個頭只有1.62,而且是個白面書生!他一向很“孝順”,29歲便成爲了“進士”,當官時已40多歲。他64歲逝世,享年才二品。包拯爲官清廉,相傳他種出的藕,斷,絲而不連(無私)。

聽導遊講解,我們現代生活中的貶義詞“走後門”(不正當的手段來謀求達到某種個人目的),還與包公有關呢!傳說包公上任開封府尹後,很久沒有百姓來告狀。後來,他偶然發現其原因:守門官吏要索要賄賂才讓人進門,這就是所謂“衙門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貧苦的百姓沒有錢來告狀,只好憋一肚子氣。包公處罰了守門官吏,並在開封府後開了兩個後門,讓百姓隨意出入告狀。由此出現了“走後門”這個說法,但“走後門”的意義後來發生了重大變更,不再是原來的好事了。

相傳包拯因爲身材矮小,倍受侮辱:在大臣與皇上商議軍事時,衆大臣喜歡把包拯圍起來,讓皇上只聞其聲而不見其人。爲此皇上感到十分生氣,於是下令把大臣們的官帽帽翅都做成直木狀,還把包拯的帽翅左右兩邊各增加三寸,凡碰到他的帽翅者一律殺頭。

原來當包拯就有這麼多知識啊!看來我們中國的歷史有着豐富的底蘊,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去了解祖國的悠久歷史和大好風光。我從心底裏這樣想。

篇二:遊河南博物館

今天,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我來到了河南省博物館。

遠遠望去,博物館就像是一座金字塔,氣勢恢弘、古樸凝重。走進正門,一幅巨大的浮雕撲入眼簾:一左一右,兩隻巨大的大象向浮雕的中央伸出長長的鼻子,而在中央,是一個比我們正常人高出兩倍多的一個赤祼的人,這個人用兩隻大手盡力地推開大象。“兒子,你能猜到這個字嗎?”媽媽輕輕地對我說。想了好久,我對媽媽搖了搖頭。“這個應該是我們河南的簡稱,也就是‘豫’字,也是一個圖騰,象徵着我們河南悠久的歷史文化。”。大廳左手邊是一號展廳,展廳裏全是些殘破的陶器,我急急地從旁邊走過。“站住。”爸爸衝我做了個stop的手勢,我只好乖乖地站下。“兒子,別小看這些殘破的陶碗、陶盆,他們可是先祖留下的遺物,是中原文化開端的見證,是我們先民生產、生活的見證。”我靜下心來,認真地聽着阿姨的講解,第一次知道了仰韶文化、第一次讀到了一些書本上沒有的知識、第一次看到了祖先們使用過的石斧、石針、第一次感受到了河南厚重的文化氣息。從一號展廳向裏便是二號展廳。一塊巨大的土磚映吸引了我。“出土於新密市打虎亭漢墓”,原來它就來自我們新密呀!上面刻着一輛馬車,一個頭戴王冠的人端坐在馬車裏,車後還有手執着旗幡、槍戟的隨從,這應該是一幅春遊圖吧;另一塊土磚上刻着一着茅草房,一個人好像正在織補衣、右下角,一個人正在用石磨盤壓碎糧食、正中央有三個人正在撒網捕魚,我想這應該是一幅反映先民生活的漁耕圖了吧。打虎亭就在我們新密,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看看。上了二樓,就到了宋元展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佔了展廳一面牆的、按照《清明上河圖》做成的模型了。氣勢宏大的宋朝都城開封,站在依據歷史資料建起的模型前,我被它恢弘的氣勢,龐大的規模所震撼。“在現在的開封城下,還有幾座規模不一的古城,人們常說開封是城摞城。”“爲什麼?”“開封地處黃河故道,每一次河道遷移就將一座開封古城淹埋進厚厚的黃沙裏,但後人又會在上面重建家園,形成新的城市。據考古證明,現在的開封城下確實壓着不同時期的幾座古城。是六層不是七層我記不太準確了。”我不屈的先民啊,我爲你們不屈的精神鼓掌;爲你們的勤勞、勇敢喝彩!

短短几個小時的參觀,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讓我瞭解了河南,瞭解了我的家鄉,我爲我是河南人感到自豪和驕傲。

篇三:河南遊記

前幾天,我和我的哥,妹,大小姑,姑奶奶,姑嗲,伯伯,一起去河南三日遊。

我們第一天上午到了嵩山少林寺,看到那裏武僧的武打表演:只見他手拿根繡花針,對準旁邊的一塊一釐米厚的玻璃,一飛,剎那間,玻璃上破了一個針大的洞。還有,一位武僧運足了氣,縱身一躍,竟躍起一米多高!我們看的心服口服,目瞪口呆。

那天下午,我門爬了嵩山。我們先坐纜車到了半山腰,然後在步行上山,沒走多遠,突然一聲驚天地,泣鬼神的雷聲把我們嚇的半死,後來我們上了山頂。又開心的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