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讀書讀後感作文錦集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讀後感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讀書讀後感作文錦集10篇

讀書讀後感作文 篇1

讀完了這一本書,我感覺我又獲得了許多知識,我知道了不能隨便橫穿馬路,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不搶行,小學生未滿12週歲不騎車上路。

行人不走高速公路,注意安全,不能玩火要牢記,在學校不大喊大叫、追逐打鬧,要往遠處看。

當一個人想象力豐富時,他的作文能力也很高。

讀書讀後感作文 篇2

課文講了一位14歲的小女孩獨自一人去歐洲旅行。在羅馬的一個青年旅館裏認識了一位中國女孩汪曉潔。烏塔說:"她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她爲了這次旅行準備了整整3年的時間,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而且還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我從這裏面看出了烏塔是一個自理能力強,生存能力強的一個活潑孩子,因爲她敢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歐人遊歷歐洲,歐洲上一一個多大的地方,如果她沒有自理能力,一直依賴着父母,她不可能獨自遊歷歐洲,如果她不勇敢,她也不會獨自遊歷歐洲,因爲在歐洲有幾十個國家,幾十個地區,如果她先我們中國的孩子一樣,連見了一隻老鼠或一個顛子都怕。那在歐洲要碰見多少事情,那她要如何解決?

汪曉潔一時語塞,對烏塔說:"在中國,像你這樣年紀小的孩子都是家裏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她們,不會讓她們一個人出遠門"而烏塔說:"我在家裏也是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們都很愛我,可我們興趣不同,有時候一起出去玩,有是後單獨出去玩。"

從烏塔說的話中,可以看出中過的孩子卻少鍛鍊,中,德兩過的孩子在家同是寶貝,確爲什麼在中國的家庭裏孩子不能一個人出遠門,在外國孩子的家庭裏,父母就允許孩子們這樣嗎?不是的。在中過家庭的孩子不要說是去外國旅遊,叫他們在國內旅遊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因爲中國的孩子缺少鍛鍊;缺少勇敢;缺少自信,有的人有依賴心,根本舊年沒法離開父母。而外國的孩子不是這樣的,他門勇敢,堅強,有鍛鍊,所以他們敢一個人出門,而且父母不會很擔心。

讀了《烏塔》這一課,使我懂得了要學會自理,自己生活,不能什麼事都依賴父母,要勇敢,要堅強的道理。

讀書讀後感作文 篇3

“愛讀書的人,不管怎樣,都願意在忙碌中,找到書這位朋友,並與之對話的。對話中,慢慢地,回到自己,關照自我,關乎內心。這樣,你就不僅僅停留在理解人家的文字上,而是進一步,把閱讀當作一種生活方式,並且,和作者,甚至文字中的人及現象一起產生共鳴。”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觸很大。

這是書中竇老師談讀書的一段話。讀書是一件極其需要堅韌的意志力的事情,把閱讀當作一種生活的方式,看似簡單的一句話,能做到的人着實不多。我們常說學生不願意讀書,不願意看書,學習不刻苦,成績上不去。反思我自己,雖然也常讀書,但並沒有做到每日必讀,經常是一忙起來就把書本拋之腦後,棄之枕邊。有時候還停留在爲了讀書而讀書,爲了筆記而讀書的淺層次,沒有對書本進行細細地品味和咀嚼,沒有跟着大師、名師們去進行深度思考,這種缺乏思考的閱讀是不足以催生思想火花的。在今後的閱讀旅途中,我當像玫瑰一樣邊讀邊想,且思且行,在反思和批判中盪滌心靈蒙上的塵埃,讓自己少一些書匠氣,多一些書卷味。

狄金森說:“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動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向遠方。”行走在語文的教學與研究之路上,閱讀是源頭活水。

如何提高教師素養?衆所周知,名師、大師的教育素養都是很高的,能夠集文學家、藝術家、書法家等大成於一身,而且具備很好的人格修養。我自知距離名師還很遠,應想盡一切辦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還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好,那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把讀書當作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告誡我們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讀好書能夠淨化我們的靈魂,開啓我們的教育良知,鍛造我們的優秀品質,因此靜下心來讀書是提高教師素養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師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在我所閱讀的此書中一篇文章提到怎樣對待“後進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爲教育者,被人們美喻“靈魂工程師”的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真正關愛每一位學生?在學校裏大都存在着這樣的弱勢羣體,由於家庭、生活環境、天生的智商等種種原因,使他們的學業不佳,使他們成爲校園中不被關心的人,處處矮人一等,而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自然成爲老師的寵兒,老師關注的焦點,校園中的一等人,而先前提到的那些人就會遭受教師的另眼相看,淪爲弱勢羣體,沒人關注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思想。其實學生再怎麼幼稚,他也有他個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顯示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被動等待我們去塑造的蒼白靈魂,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笑容,多灑一份陽光,多播一份希望,給那些"無藥可救"的"後進生"吧。看看我們周圍的老師,有的人則做到了,而有的人則需打一個“問號”了。不同層次的學生上着同樣的課,提着同樣的問題,做着同樣的作業,考着同樣的一張卷子。即使做錯後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樣的。試想一下,這樣下去,怎麼會有個別對待,怎會不產生差生呢?這也難怪常常聽到有些教師抱怨在他的課堂上學生不聽話,不專心聽講了,做小動作了,課後作業不能及時完成了,也難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多大的成效了。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中也提到,對於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走到這些學生的每一個人跟前去,看看每一個人遇到什麼困難,給每一個人提出專門爲他們準備好的作業題。有時候在課堂上就能看出,有必要給某個學生布置一點家庭作業,那麼有經驗的教師通常就當堂布置給他。學習較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千萬不要讓他光是聽別的學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東西抄下來。一定要設法讓他獨立思考,因爲在思考的過程中就已經包含着運用知識的因素,要促使他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取得哪怕一點點的進步也好。

當學習困難的兒童跟能力較強的兒童在一起上課學習的時候,需要對他們加以特別的關心和有特別的耐心。不要有一句話,不要有一個手勢使得這種兒童感到我們已經對他的前途失掉了信心。蘇霍姆林斯基還說,我們當教師的人應當記住:對於每一個學習困難的兒童、不管他已經被耽誤到了什麼程度,我們都應當讓他在公民的、勞動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腳。我們的崇高的使命就在於:要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選擇這樣一條生活道路和這樣一種專業,它不僅是供給他一塊夠吃的麪包,而且能給予他生活的歡樂,給予他一種自尊感。

讀書讀後感作文 篇4

讀了《剝豆》一文,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剝豆》講述了一位母親與兒子的剝豆比賽。母親盆裏有底子,兒子卻沒有底子。比賽開始,母親瞻前顧後,小心翼翼,剝豆的速度隨着心理的變化時快時慢。不一會兒,一大袋豆很快被剝完了。母親贏了,兒子卻沒有沮喪。

記得有句話,叫“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啊,沒有一次次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哪兒來的成功?《剝豆》中的母親也說,“對孩子來說,該承受的,該經歷的,都應該讓他體驗。”即使是失敗,去體驗一下,去承受一下,去經歷一下,又何妨?一棵小樹只有經歷過日曬雨淋,風吹雨打才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如果我們的成長沒有經受一點兒困難、挫折、失敗,那麼我們只能像溫室裏的花朵,稍受打擊就會一蹶不振,垂頭喪氣,失去生活的勇氣。

開始,學騎自行車的時候,我總是跌倒。不僅是身體跌倒,自行車跌倒,更是信心跌倒。每當我跌倒之時,就一屁股賴在地上號啕大哭。可父母一次又一次地鼓勵我,一次又一次地幫我分析失敗原因,我就一次又一次堅強地站起來繼續練。最後,經過無數次的跌倒和失敗,我終於征服了不聽話的自行車。

暑假裏,爸爸教我下中國象棋,剛開始,沒下幾步我就輸了,我急得常常掉眼淚,有時還賭氣摔棋子。但漸漸地,隨着爸爸教我的招式越來越多,只要他饒我幾顆,我還能和他抗衡。偶爾他大意,還能擺出殺招,讓他悔之晚矣。這就是一次次失敗和痛苦給我來的成績。讀過《剝豆》以後,我覺得以後無論學什麼,無論多麼艱難,我都要像那兒子一樣,“沒有賭氣,沒有沮喪”,因爲賭氣和沮喪並不能助我成長,助我成熟。

生活是實在的,真實的生活有快樂,也一定有磨難。但我知道,磨練,自有它的價值。

讀書讀後感作文 篇5

我是個愛看書的孩子,我看過許多書:墨多多謎竟冒險的《黑貝亡靈》、《失落的海底城》、《鬼公主的嫁衣》,笑貓日記系列的《會變成人的猴子》《保姆狗的陰謀》《塔頂上的貓》.....但我最喜歡看胡小鬧日記,就拿其中的一本<<絕不爲老師和父母讀書>>來說說吧。

這本書作者是樂多多,俗稱多多姐。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主人公胡小鬧又“丟人”了,這次事情異常重大!平常考試不好也就算了,這次竟在電視臺前疾呼“我想痛快的玩,不想學習!”胡小鬧的祕密一下子曝光了,一時間,就成了大人教育小孩的反面教材,也正是因爲這件事,胡小鬧遇到了自己的“伯樂”—樂多多小學校長,並當上了“校長特派員”,“校長特派員”的重任—任務只有一個:尋找一個真正喜歡學習的人,正在胡小鬧冥思苦想怎樣去找一個愛學習的人時,一個從美國轉來胡小男孩卡羅進入了胡小鬧的視線,最後經過挑三揀四的篩選,把卡羅介紹給了校長,校長經過一番調查後,確定卡羅的學習主動的,是真正愛學習,然後讓卡羅帶着帶着全校學生一起快樂的學習。

讀了這本書,我思考一個這樣的問題:我們是在爲誰讀書?這個問題答案分3類:一種是爲老師學習,爲了得到老師的喜愛和寵愛,所以拼命地學習;另一種是爲父母學習,學習不好就會被父母捱打,怕捱打就玩命地學習。這類人往往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習難度的.加大,正是因爲怕父母的懲罰,讓他們變得懼怕考試,越是懼怕考試,考試成績越低。最後一種是爲自己學習:自己制定學習計劃,每天迅速地寫完老師佈置的作業,然後根據自己情況,自己給自己佈置適量的額外作業,不會的請教父母。書中的卡羅就屬於第3種類型胡人,快快樂樂、輕輕鬆鬆的學習,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不但如此,卡羅還是很體諒父母的好孩子:3歲起就自己穿衣服,5歲幫父母做家務,10歲自己早早起牀給家人做早點,做父母的備忘錄......而我呢?到現在還是媽媽幫我穿衣服,家務活幹的少之又少,更別說給做早點了,家裏的一切都是爸爸媽媽乾的.....這麼一看!我和卡羅相比,差的距離太遠了。

看完這本書,我深受啓發,我覺得我應該向卡洛學習,首先,自己的事情不要再讓爸爸媽操心,當大人們忙碌時,要學着給家人做飯,洗衣服等等;其次,學習上更要向卡羅學習,學習是爲自己學習的,考試成績也是自己的,今後我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常去閱覽室,多讀書,不懂就問,還要常寫讀後感,做一個真正愛上學習的孩子,絕不爲老師和父母而讀書!

讀書讀後感作文 篇6

文章開頭簡而得當,通過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心情,十分藝術化。雜而不亂,能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結尾恰到好處地點明中心,語言樸實而含義深刻,耐人尋味。

以感受開頭,以感受結尾。這樣便使文章前後照應,首尾連貫,同時又使文章主題迴環復沓,感染力極強。

以飽滿的激情,描寫了……,開頭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內容具體。

文章對……的氣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處,對文章重點…作了細膩而傳神的刻畫。立意高遠,令人讚歎。

…切合實際,蘊含着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讀來令人精神振奮,情緒激昂。

…特寫鏡頭別開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滿童心童趣,讀來倍感親切。

這篇文章充滿了激情,從字裏行間能體會到小作者對…的喜愛之情。全文層次清晰,語句流暢。

事例敘述生動,具體,趣味性強,且與前面的比喻…一脈相承。最後,作者用寥寥數語,表現出了自已對…的情感,令人感動。

文章語言清新活潑,描寫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讀。

文章語言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實際,讀來令人倍感親切。

讀書讀後感作文 篇7

我原來是一個性格內向的男孩,但爸爸媽媽總希望我快快樂樂地成長,開開朗朗地生活。他們還經常鼓勵我,帶我到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朋友玩耍,給我買一些好書。

今年暑假剛到,爸爸就特意給我買了《格林童話》和《牽手陽光》這本散文集,讓我抽時間讀一讀,我被《牽手陽光》所寫的事、所抒的情,深深地吸引了,收穫很多。

《牽手陽光》這本書中有對自然的歌頌,有對歡樂的放飛,有對友情的抒發,也有民族風情的展示和對美的嚮往。

在這飽含着童年的單純的書裏,我看到了飛起來的鳥,閃着火紅的光芒;看到了被綠樹所圍抱的小溪;看到了泉邊,嫩草閃着碧玉般的閃亮的綠光,上面有着紅的、黃的、藍晶晶的、紫盈盈的小花,讓我飽嘗了色彩的宴席。但是我最戀戀不捨的還是那獨特的雲南民俗風情。

我們的雲南真正地應驗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句古話。白族的“三月街”,讓我走進了趣味盎然的賽馬場,與駿馬揚蹄馳騁。男孩孔嘎·朋讓我體會到了獨龍族取名與“踩新路”的習俗。我也從兩個小姑娘賣茶葉的一天裏明白了充滿生活情趣的德昂族種植茶的傳統,我似身穿着傣族服裝親自體驗了西雙版納夏天炎熱中帶有清涼的潑水節。那漂亮的鮮花節、嗩吶聲中的“鬧春牛”,非常刺激的鞦韆會……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民俗,讓我過足了節日癮。

書中,吳然爺爺從一匹小小的馬、一窩小燕子、一張爸爸媽媽童年的照片…… 找到了童年的快樂,這讓我領悟到了:我們今後寫習作,也應該要注重細節的觀察,用真實的心靈去發現一個個動人的畫面——哪怕再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能沐浴同樣的童趣。

暑假快結束的一天,媽媽的一個朋友帶着來普洱一中支教的俄羅斯女孩來我家做客,我主動地用普通話和她打了招呼。看着我不斷地進步,爸爸媽媽很開心。

通過對這本書的細讀,加之生活中的鍛鍊,使我明白了許多做人和學習的道理,不是說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嗎?今後,我將讀更多的書,交更多朋友,更加努力學習,做一個有陽光般心態的男孩。

簡評:小作者聚焦成長足跡的一個鏡頭,敘寫了父母教育自己的方法,展示了好書潛在的魅力,舒服了讀書的樂趣。

讀書讀後感作文 篇8

從我懂事開始,我就喜愛聽《西遊記》的故事、看《西遊記》電視。在我印象中,我至少已看過不少於十遍的《西遊記》電視和vcd了。只要電視裏播放《西遊記》,我甚至能夠不吃飯,因爲這,我沒少挨爸爸的罵。小小的我會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高興、悲傷、着急、氣憤。爸爸媽媽明白我喜愛《西遊記》就給我買了一套《西遊記》的連環畫和vcd片,在電視中我第一次看見了《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的形象,第一次明白了什麼是金箍棒、緊箍咒。有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出去逛書店,我總要讓爸爸媽媽買回一些跟《西遊記》有關的東西。

《西遊記》中最迷人的人物是孫悟空,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上天入地,獨來獨往,無拘無束,成了孩子們理想的象徵和寄託。西行路上的八十一難以及一路的神奇怪異、動人心魄的神魔衝突,反映取經過程中遭受的磨難和艱辛。真經已成了成功和目標的象徵。每每我碰到困難時,我總會想起孫悟空爲幫忙師傅唐僧取到真經,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我就會勇敢起來,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

讀書讀後感作文 篇9

這本《你在爲誰讀書》,我在一週內讀完了,這本書讓我深有體會。就如書名說的:你在爲誰讀書?看完這本誰我終於明白了。

“讀書很苦,讀書很累,讀書很無味”這是序言中的一句話,也是我原來的想法:我到底在爲誰讀書。是爲了家長,爲了老師?書中的主人公楊略就和我一模一樣。直到他收到那封信改變了他的想法。我們看看信中有些什麼:在這封信中讓我感受很深的句子是:“對於盲目的船來說,所有的風都是逆風”。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一定要設立目標,如果大的目標很難去完成,就把大目標分成幾個小目標。就根據這句話看看以前的我:上課時開小差,作業不好好做,考試沒考好也不在意,不放在心上,那時就想盲目的船。可現在我有了理想和目標:大的目標就是在中考考上重點高中。我也有幾個小計劃,在這個寒假裏,我要在10天內複習完歷史,生物,政治。過年後5天完成作業,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都是我現在要做的。我相信在這一次次學習和進步中我一定會成功。

在書中還有一句話一直讓我記憶猶新:懶惰想生鏽一樣,比操勞更能消耗身體。這句話說中了我的問題。以前的我是一個懶惰的人,不僅是在學習中,更多的在生活中。家長有事讓我出去買點東西我總是趴在電腦的前面,一副不屑的樣子,即使同意了也是慢慢吞吞,丟三落四。到了早上,我總是起不來。書中說:天才久不用功也會變得碌碌爲無。所以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而現在的我改掉了那懶惰的毛病:到了起牀的時間總是快速的起來,家裏來客了媽媽讓我去買杯子,我總是飛快的去,媽媽高興極了。這就像背書,有的人看幾遍就會,有的人要很長時間,可最後那要很長時間的人反而記得牢固。因爲他在不斷溫習,操勞。

我認爲我最應該做的事自發自動。因爲自發自動比天才更重要。何爲自發自動?自發自動就是不在他人的催促下做事,這樣的人一般是社會上的白領。在不僅僅是在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更是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在沒接觸這本書以前我總是不好好讀書,每次就是父母拿着鞭子在後面趕着我我才差不多的把作業做起。不管父母再怎麼吵我也不會在讀書了。可現在我一回到家就開始寫作業。而且寫完了作業還會複習,預先。在課餘時間還會看看書。這就是自發自動。

《我在爲誰讀書》在本書教會了我許多,那時我這麼想:我爲父母讀書,我爲應付老師讀書。那是我這麼做:上課開小差,不認真做作業,回到房間即使發呆也不看一個字。可現在我明白了:我爲自己的前途讀書,我爲自己的人生讀書。讓我們大聲的喊出來:“我爲自己而讀書”

讀書讀後感作文 篇10

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不問我們要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內國外,不問他屬於現代古代,不問他什麼專業,不問他講正經大道理或聊天說笑,都可以挨近前去聽個足夠。我們可以恭恭敬敬旁聽孔門弟子追述夫子遺言,也不妨淘氣地笑問“言必稱‘亦曰仁義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們同一個時代,會不會是一位馬列主義老先生呀?我們可以在蘇格拉底臨刑前守在他身邊,聽他和一位朋友談話;也可以對斯多葛派伊匹克悌的《金玉良言》思考懷疑。我們可以傾聽前朝列代的遺聞逸事,也可以領教當代最奧妙的創新理論或有意驚人的故作高論。反正話不投機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場,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門--就是說,拍地合上書面-誰也不會嗔怪。這是書以外的世界裏難得的自由!

經常在書裏“串門兒”,至少也可以脫去幾分愚昧,多長几個心眼兒吧?我們看到道貌岸然、滿口豪言壯語的大人先生,不必氣餒膽怯,因爲他們本人家裏儘管沒開放門戶,沒讓人闖入,他們的親友家我們總到過,自會認識他們虛架子後面的真嘴臉。一次我乘汽車馳過巴黎賽納河上宏偉的大橋,我看到了棲息在大橋底下那羣撿垃圾爲生、蓋報紙取暖的窮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彎兒,只因爲我曾到那個地帶去串過門兒啊。

可惜我們“串門”時“隱”而猶存“身”,畢竟只是凡胎俗骨。我們沒有如來佛的慧眼,把人世間幾千年積累的智慧一覽無餘,只好時刻記住莊子“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名言。我們只是朝生暮死的蟲豸(還不是孫大聖毫毛變成的蟲兒),鑽入書中世界,這邊爬爬,那邊停停,有時遇到心儀的人,聽到愜意的話,或者心上懸掛的問題偶有所得,就好比開了心竅,樂以忘言。這“樂”和“追求享受”該不是一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