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讀後感的作文彙總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讀後感的作文彙總7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拉布曾說過:幽默是生活波濤中的救生圈。

何嘗不是呢?現代社會中的幽默,難道只是那種粗俗的漫畫,無聊的笑話嗎?自從看了這本書以後,我完全可以否定這種觀點。馬克·吐溫用他的作品告訴我什麼纔是真正的幽默!

讀完整本書以後,我最有感觸的是這篇《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它主要講述的是一位路過赫德萊堡的陌生人,因爲被這個市鎮的人無意冒犯而絞盡腦汁想報復這個市鎮居民的故事。他拿着一袋有一百六十磅四盎司的金幣去誘惑赫德萊堡的人們,想讓赫德萊堡的人們引以爲傲的誠實的好名聲受到玷污。結果那位陌生人成功了,他假借一個死去的人來虛擬了一個故事,讓十九位首要居民受到了金錢的誘惑而撒了謊。最終當謊言被揭穿時,那些人都成爲了衆人的笑柄。

看完這篇小說,我有很多感觸。那些感觸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誠實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

在我看來,馬克·吐溫不只是一位小說家,在他的精神與風格上,他更像一位思想家,一位哲學家,他的作品不單單是引人發笑,更引人深思,他的確像一顆閃爍的星星照亮了我的心靈。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一個有趣的故事吸引了我,講述着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頭驢子,它盡心盡力地爲自己的主人幹活,不分晝夜的爲主人磨麥子。可是有一天,這頭驢老了,再也幹不動活了,狠心的主人便想把驢殺掉。驢心裏暗暗地想:如果就在這裏等死那可就有點兒不划算了。於是這頭驢當天夜晚就逃跑了,一路上遇到了和自己遭遇相同的小動物,但是他們並沒有喪失對生活的信心,都希望能夠成爲不萊梅的歌唱家。於是,它們懷着共同的夢想,嚮往着不萊梅,並一同前往。在途中,它們飽經風霜,飢寒交迫,直到遇到了樹林裏的一夥強盜。它們用自己的智慧,團結協作,共同把三個強盜趕出了強盜窩。故事的結局很美好,四個小動物就定居在樹林裏的“新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讀了這個故事,四個動物的團結一心,相互合作而感動,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有着一顆嚮往美好生活的心和一份遇到挫折不屈服的勇氣。記得我們在二年級舉行的拔河比賽,那就是靠大家團結大家一致的力量,最後我們才取得了勝利。這樣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讓我學會了團結,讓我懂得了團結的力量。

團結是成功的保證。

點評:小作者從這本書中獲得諸多啓迪,又將這種啓迪娓娓述之筆端,飽含了對四個小動物的崇拜、敬仰,同時也明白了團結是成功的保證。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文章摘要:作文最頂上有一個像皇冠一樣的頂座;2500字作文今天是星期六,蝸牛村長一大早,就把整個村的人叫到會議室開會去了。同學們,如果你們想知道平時吃的蔬菜是怎麼長出來的,就來我奶奶家的後花園看看吧。這時,我就立下志,一定要好好學習,讓姥姥高興;”鋼筆慘愧地想:“自動鉛筆對我那麼好,可我卻總是嘲笑它,它卻一點也不嫌棄。

人們常說:“一本優秀的傳記不僅能讓我們認識世界,還會讓我們更深刻地瞭解人生。”《名人傳》即:“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他們的主人公分別爲音樂家、雕塑家和小說家,不過,雖然他們的職業和所處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們所追求的理想卻是相同的--爲了真理和正義所做出的努力。

面對痛苦、面對孤獨,貝多芬選擇了堅持自己的信念,作爲一個聽不到任何聲音的音樂家,他給人一種傲慢的錯覺,對於政治上的專制統治,無情的戰亂,他卻選擇了反抗,爲了和平,貝多芬曾說:“只要是爲了獲得更美的事物,任何規律都可以破除。”這句話準確地表達了他當時反對專制的心理,而米開朗基羅又何嘗不是呢?爲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而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因爲他相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淪,那麼就一定會衝破精神上的束縛,本想他的人生理想中。而托爾斯泰則用他的筆桿描寫除了當時社會的陰暗,對神的信仰是他堅持不懈地用筆尖向人間播撒愛的種子。

而我面對現在的和平,美好的社會,更應該用刻苦的學習豐厚的知識,武裝自己,走向美好的未來.

我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別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貝多芬全名叫“路德維希·馮·貝多芬”。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說就好像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鬥爭。父親急於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一些,惡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只有寫信向朋友哭訴。

苦難中長大的貝多芬也是幸運的。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時,貝多芬曾遇見莫扎特,並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頓爲師。後來,貝多芬開始嶄露頭角。就在貝多芬初次嚐到成功的甜蜜的時候,痛苦又一次降臨。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內臟也受着劇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還是瞞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隱瞞了,才寫信給韋格勒醫生和阿曼達牧師這兩位好友。貝多芬耳聾的程度是逐漸增加的,但沒有完全聾,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後寫的。

人們在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臉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從那目光里人們又可以看到他悲慘的命運。之後的歲月裏,性格過於自由暴躁的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愛情的否絕。在遭受這些肉體痛苦之時,貝多芬又必須承受着另一種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體也“背叛”了他,先後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儘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過音樂。要知道面對這麼大的困難,貝多芬卻毫不動搖,這需要用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願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治的:他渴望治癒,他渴求愛情;他充滿着希望。也許現在你的成績是差了點,但這並不代表以後你依然是這樣。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實力,對自己要有信心。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爲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

除了這一點外,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的一生是坎坷的,米開朗基羅的一生是充滿悲劇的: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卡普雷塞出生。他的父親是地方法官,脾氣暴躁,母親在他六歲時去世。但是他最終成爲了一位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家和詩人。現存也有着他精美絕倫的作品:《哀悼基督》、《大衛》、《垂死的奴隸》、《被縛的奴隸》和《摩西》......他的成名可以說是踏踏實實的`去奮鬥,腳踏實地的學習,以無窮的精力永遠追求藝術上的盡善盡美。

對於米開朗基羅的成功有很多的原因:首先是他經歷了“苦難”。“苦難”對於人來說是一種認識自身、 發展自身的過程。苦難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自己,激勵我們爲了消滅苦難來找出解決的辦法和途徑,讓我們學會了堅持與堅強,我們有時自身的發展就是消滅苦難的過程。比如我們有一次考試不理想,這就可以比作是一次“苦難”,這種苦難讓我們查漏補缺,讓我們努力些的去學習,最終消滅了“苦難”,也就是考出了理想的成績。同時,對於苦難我們有時不能改變,但是可以轉變對它的態度,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迎接苦難,接受苦難,消滅苦難!開朗基羅也正是經過了許許多多的磨難最終一步步的走向成功。

其次米開朗基羅的成功是因爲他十分的踏實,雖說他只知道夜以繼日的工作但是他卻擁有着踏踏實實的心理,做什麼事都腳踏實地,從不去想有什麼捷徑,其實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功只會去祈求捷徑是毫無用處的,所謂的捷徑也就是自己一分的耕耘,結果也就是屬於自己的一分收穫,而且唯一的捷徑也就是自己不斷的努力,沒有任何人可以代勞!

托爾斯泰

回顧托爾斯泰的一生,我驚奇地發現,他竟然“不是個天才”,《名人傳》裏他自己說到: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在後天的生活中,憑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頂峯的。

是的,年輕時代的列夫?托爾斯泰,學習成績如此的普通;既無洋溢的激情又橫溢的才華,不僅孤獨鬱悶而且大腦狂熱偏執;他對生活不滿甚至感到厭倦,於是他變得放蕩不羈,他學會了財博,他不得不四處借債......這可真令人難以置信:列夫?托爾斯泰竟然會曾如此!他那善良的心靈呢?他那昂揚的鬥志呢?他那閃光的才幹呢?

青春的低谷是暫時的!列夫?托爾斯泰怎會永久消覺下去呢?他勇敢地追求意志與肉體、精神與境界的完美結合,而且他還希望得到全人類的敬仰和愛戴,正因爲如此,他努力着......終於,用那支桀驁不馴的筆寫出了驚世之作。他成功了!是的,他的作品吸引了無數的愛戴者;隨之,他的名聲也響遍了國內外;很久很久以來,他的價值無人能媲美。

然而,列夫?托爾斯泰一再強調:他只是個普通人,他不是個天才;他只是用了他的“金鑰匙”,打開了他的“智慧之門”,才造就了自己的成功。

希臘神話告訴我們: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扇“智慧之門”,只是它常常被暫時地掩埋着,因爲一個人本身就是一座潛力巨大的寶藏庫,假如你善用你的“金鑰匙”,才能發現門後是一片燦爛陽光,有着無窮的熱能——這時的你,就奏響了生活的最強音;相反,如果你惰於開發自己的無限潛能,你將一輩子是個弱者!

事實不就是這樣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在困境中,給生命之舟加燃料,他們名垂青史;在順境中,更應當給生命之舟加動力,要不怎麼會有“滿招損,謙得益”之說;順境中要堅持創造,因爲“一切事物的趨於完善,都是來自適當的改革”;“人才進行工作,天才進行創造”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爲人才,甚至是天才,就看你的每一天是否在改進。

因爲羅蘭說:“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屬於他自己的一份精華。我們要了解自己,選定方向,認真去追求。”如果每個人都能意識到開掘“智慧之門”的可貴,並且都有勇氣和決心,能踏踏實實,以自己的方式,認認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想我們有朝一日也可以驕傲地宣稱: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就譬如列夫?托爾斯泰,善用自己的那把“金鑰匙”,適時給自己的生命之舟添油加動力,給自己一個理想的前程!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本書所選擇的主人公都是農村來城務工子女,他們隨着父母來到相對陌生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遇到了這樣那樣的一些困難……作者從大量第一手採訪資料中選取典型個案,用紀實的手法描摹出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困境和爲理想所作的不懈追求,這是我國第一部關注當下農民工子女受教育權利與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環境的紀實作品,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孩子,具有重大的選題價值和打動心靈的藝術震撼力。

像其中一個故事叫《魯達欣和媽媽的夢想》,中主人公魯達欣說的一句話,令我感觸很深“腳下依然是大路,頭頂依舊是藍天。

藍天下那麼多孩子原來有這樣的遭遇,令我感觸很深。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今年你七歲》是一本日記,裏面有一個主角,那就是小波。小波經常闖禍,搞得小波的爸爸很不開心。小波後來當上了語文學習小組長,而且還加入了少先隊。考試也考出了語文100分,數學99分的好成績。後來小波的爸爸爲了讓小波自立,就讓他去考藝術小學,還給小波請了一位會吹笙的老師。他只學了20幾天,就已經會吹很難的兩段了。開始考試了,小波過了初試,也過了複試,第二次複試還不知道結果……

小波從一個調皮的小男孩,成爲了一個學習分子,我們應當向他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我跟他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我以前跑步鍛鍊身體,總是跑一段就累得不願再動,比起他來我不能吃苦,他是永不放棄,我很慚愧。我做很多事情是不能堅持,比如說好去打羽毛球,之後我又說不想去了……

我要改掉我的不良習慣,多向小波學習。

驚鴻一瞥,書架上那本《今年你七歲》的書就牢牢吸引了我的眼球。柔和的淡黃色封面上,廖廖幾筆寫意中國畫勾勒出一個拎着書包的頑童形象,醒目的黑色題目下印着一款紅底陰文篆刻“百年百部”(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中國元素的封面,清新、典雅、童真而又厚重,最撥動我心絃、令我欲罷不能的是題目——《今年你七歲》。

兒子今年剛好七歲,從十月懷胎、嗷嗷待哺、蹣跚學步、牙牙學語到現在揹着書包一蹦一跳去上學,七年了!七年裏,我從毫無經驗、摸着石頭過河的育兒狀態逐漸成長到反思、理解、走進孩子心靈,經歷了多少的挫折、失敗與教訓!

書用一層薄膜輕輕包裹着,買回家,兒子立刻就撕去包裝,我開始念與他聽。噢,原來這是一位作家父親以兒子爲對象寫的一部日記體長篇紀實作品。從孩子過完生日開始上學寫到一年級暑假,七歲一年發生的點點滴滴。

這是一位有着高度教育責任感的父親,知曉很多科學的家教理念,對兒子實施“愛的教育”,尊重、理解、關心、體貼孩子;這又是一位才華橫溢、妙筆生花的作家,兒子的童真、妻子的賢慧、奶奶的寬容,家庭瑣事等用簡潔的對話和簡短的細節,把愛的氛圍和生活的氣息表達得淋漓盡致;這更是一位讓人尊敬的教育者,不斷地反思自己對兒子的教育,剖析自己的言行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不說教、不空洞,只有做爲教育者的思索。教育,同時也在自我教育。

“你還不會寫字,從今天開始,我將爲你寫日記。記下你生活中的歡樂、幻想以及歪斜的足跡,同時也記下我的希望、祝願以及種種矛盾的心情和混亂的思想。你我是父子,共享天倫之樂;同時又是平等的朋友和夥伴,結下情誼。我還將記下,在這種歡樂和情誼之中,我究竟給了你點什麼,你又給了我點什麼……”

這段文字引起我強烈的共鳴,從懷孕開始,我就斷斷續續的爲兒子記成長日記,至今已經積累幾本了,當初僅僅是爲了留住孩子成長的痕跡,多用記敘體。《今年你七歲》讓我學會了教育的反思,時時事事反思,當阿波把小朋友攔回家來做客,全數奉獻自己所有心愛的糖果、玩具時;當他把學校的棕櫚樹割下來裝扮濟公和尚,逼小朋友跳-樓時;當他爲了得到表揚而奮起學校去掃地、上課偷偷記下同學說話做小動作的“黑名單”時;當他爲爭取回家的自由,勇敢地同一個三年級學生幹了一架時……,這位有心的父親不僅繪聲繪色記下事情的原委,更多的是剖析、反思,這件事是什麼?爲什麼?怎麼辦?當孩子挑戰權威捱打後,這位爸爸自責又懺悔,同時陷入了教育的困惑和茫然中,深嘆:“做一個父親多難啊!”

生活中,我也常常碰到類似的情況,雖然學了、看了、讀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知曉了很多教育理念,但面對一個活蹦亂跳、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孩子,往往學的是一回事,說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一回事,很多時候一籌莫展、束手無策!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愛,一個陌生而又熟悉,平凡而又偉大的名詞!每個人的一生中都充滿着愛,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察覺到這種愛的,即使它就在你的身邊。

——題記

愛,它無形,無私,無微不至地關照着我們,這就是愛,這就是愛的內涵。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中的莎莉文老師就是那個在無私且無微不至地給予海倫自己的愛的人。也正是因爲莎莉文老師的愛,纔是海倫從聾啞盲的黑暗中,從心靈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和其它正常的孩子一樣,快樂幸福地在陽光下學習、玩耍。更使她成爲了美國著名的女作家兼慈善家。莎莉文老師對海倫的愛,不就是那種無私且無微不至的愛嗎?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愛也是無處不在的,只不過是你未覺察到罷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麼一個有關於愛的故事:

春節的時候,一位父親帶着兒子上街去玩。

正當這位父親沉浸在春節的熱鬧氣氛當中時,一陣哭聲讓他突然發現身邊的兒子不見了!他循聲望去,發現自己的兒子居然躲進了一輛停在路邊的麪包車底下!並且被卡在下面!見此情景,焦急萬分。連忙撥打了急救電話,但他等了許久,仍不見救援人員前來。於是,焦急萬分的父親做了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用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僅憑雙手就把那輛車擡了起來救出了卡在下面的兒子!之後,他又去試了一下。這一次,無論他用多大的力氣,從任何方向都無法把這輛麪包車擡起來!這正好應驗了米勒的一句名言: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

而這位父親對兒子的愛,也轉化爲一股力量,一股可以讓一位父親擡起一輛麪包車的力量!

其實,不僅僅是人,就連動物也有着偉大的愛:

一羣燕子棲息在一個四面環水的孤島上。冬天到了,它們要遷徒到南方去過冬。可就在這時,問題出現了:許多比較晚出生的雛燕們羽翼未豐,頂多只能飛越一半的路程。如果不帶着它們遷徒,種族就不能繁衍生息;可是如果遷徒,這無疑是送死。這該怎麼辦呢?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它們決定馱雛燕們過海!就算犧牲它們的生命也要把雛燕們送到南方!

於是,成年燕們馱着雛燕們出發了!飛過了一半多路程後,成年燕們漸漸感到體力透支了,翅膀漸漸僵硬起來。這時候,一架架小飛機才從航母上起飛,向着目的地飛去。而成年燕們則像一架架失事的飛機,搖搖晃晃地向海裏墜去,永沉海底了。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我帶着電子閱讀器,看了好幾天張佳嘉的書《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然後對爸爸說了兩次“張佳嘉的書我不喜歡,他寫髒話!”今天吃早餐時,我又說了一遍,爸爸忍不住懟怒了,他說:“你不喜歡就不要看。這本書發行量之高,是近年來少見的。我就說其中一篇,熟讀《三國演義》的人,就看得懂《美食》。張佳嘉有很深的文學積累,他如實記錄生活中的髒話情形,不是他出口成髒啊。你能不能懂點閱讀理解呢?”

說到閱讀理解,爸爸就容易生氣,他總說該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了。28號我要去三明參加一個晉級賽,中午他就把我說哭了。爸爸不懂聲樂,可是他的耳朵很厲害,能聽得出我哪個唱詞跑出整個旋律了,我的聲樂老師也是在同樣的地方指出我沒唱好。爸爸說不要去模仿別人的原唱,那是別人理解了歌曲之後發出的心聲。當天晚上,我在三明的比賽中當場晉級了,爸爸說我唱得怪怪的,是表情和眼神很到位幫助了我,這是一個表演賽啊。“晉級卡”我也沒拿,合影也沒有參加,唱完就由大伯開車送我們去動車站趕回尤溪了,因爲第二天要做主持人。謝謝《三明日報社》的小芳阿姨,她幫我拍了很多舞臺照片;也謝謝大伯送我。

29號是“月芽兒電子琴”年度習奏會,張老師叫我做主持人。那天晚上,我是輕車熟路,超常發揮的。張老師和爸爸,還有很多家長都誇我表現得很出色。

這個暑假,我開始學習鋼琴。爸爸認識的孩子當中,志涵的鋼琴是彈得最好的,她彈奏時非常投入,彈的曲子都很流暢,聽起來非常舒服。志涵練琴是最刻苦的,“熟能生巧”在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要向她學習。爸爸總是對我說,文學、音樂、美術、舞蹈,它們之間都有共通的地方,那就是“理解力”。他希望功課學得好的我,可以把學習上的“閱讀理解”能力,轉化爲對歌曲、琴譜的理解;對鋼琴彈得好、舞蹈跳得好的孩子,可以把藝術理解能力轉化爲功課上的學習,反正他什麼時候都能把事情與學習扯上關係。

我有些明白了,正如爸爸所言,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我相信自己可以真正把歌唱好,把琴彈好來,因爲我有大量閱讀的基礎。

我是學什麼東西都很快,可那些全是別人理解後教給我的。我希望能變成自己的理解,寫自己的心思,唱自己的心聲,彈自己的心情,跳自己的心跳(哈哈)。

加一句話,這個月馬上過完了,乾媽和姨媽都沒來看我。

從我的全世界路過的,是我的助力,留下的纔是我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