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生觀察日記彙編七篇

一天就要結束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觀察日記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小學生觀察日記彙編七篇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1

你只要微微低頭,就能看到自己的身體,手、腳都能看到,但是你看不到背部,也看不到面容,你只有對着能映出人像的物質,纔會看見它們,比如面對鏡子、門窗、車窗,或一些建築物。一天內你一般只在洗漱或上洗手間時看看臉,看看頭髮,處在其他公共場所時你一般不大擡眼,所以一天裏你只會花一點時間注意它們,所以你的眼睛,大部分時間都在往外看,看除己以外的事物:電腦屏幕、風景、人、天、地,種種種種。

這很正常。但是當你發完呆後,又覺得,這不好。哪裏不好?你說不知道,就是覺得觀察自己的時間太少。你攤開書指着一句話說,浙江省都在強調對內發展對外開放,人也應該這樣,對內觀心對外觀世。然後你廢然道:我看不清自己,不知道想要什麼,卻知道不想要什麼。就像我一低頭就能看到作爲行動主體的手和腳,卻看不到默默的後背和豐富的臉。我缺失了靠近內心的途徑,只能徘徊在輪廓邊緣。既然連自己都看不明白,又何有餘力看清外物。

然而自己,哪是能容易看清的?

張眼,你看得到外物的大小、形狀、顏色、基本材質、大概因果,這些都是外圍的輪廓。如果你不深入,不體察,可能看不到它們的肌理、本質,這樣,你掌握到的,不過是第一手資料,若人人擁有,便微不足道。如果你不是庸人,就會需要第二手甚至第三手資料,去融匯第一手資料。你探索、蒐集、整理、貫通,求一個力所能及的透徹,所得成果,都被納入你的知識體系。這種過程,有社會功利或非社會功利的屬性。於社會功利,你想提高在社會競爭中的優勝率,想增強實力,堅持事業、生活上的可持續發展,或爲在人際上得人如魚加油鼓勁;於非社會功利,你想擴充自己的精神體系,充盈內心,以便更好地思考人生問題,更好地看待、處理生活瑣事。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以什麼樣的慣性角度看事物、看問題。好比“見色即見心”。

所以,“你是什麼樣的人”是認識問題的一個前提條件。所以,如果你覺得有必要認識自己,就多多觀察自己吧。眼睛往外看,也要往內看。

也許你會覺得,“自己”,纔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2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我家的屋頂花園上擺滿了形態各異的植物。有名貴的蘭花,有長長的吊蘭,有驕傲的蘆薈,不過最引人注目的要屬那七株肉肉啦!

多肉植物的葉子很厚,裏邊有許多汁水。瞧!那粗大約5毫米的靜,筆直地挺着那些碧綠的嫩葉。我家有許多品種的肉肉,有一種會開花。每當莖上長出小小的一根嫩枝,我就知道肉肉要開花了。

漸漸的,嫩枝長到了大約2.5釐米,頭上還有兩個小花苞,小花苞尖尖的,好似一粒瓜子,也好似一個小姑娘,正初苞欲放。

第五天,小花苞終於綻開了它那美麗動人的花朵。細看花朵,花朵很小,跟牙齒差不多,花朵外面是綠色,裏面是又有點黃,又帶點粉色,花朵中間有着無數根又小又細的'花蕊,好像無數根火柴。花朵雖小,可也有着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

嘿,最大最粗的肉肉還沒有介紹呢!瞧瞧!夠大把!莖夠粗的吧,一盆裏面數量多吧。這盤肉肉是我從地上撿來的,那時它還很小,只有一株,跟葉子差不多大小。於是,我把它帶回了家,種在一個一次性的杯子裏,現在這個杯子,已經容不下它那龐大的身體,到現在,它的莖上還不斷的抽出小肉肉來,它的枝爬到了欄杆外面,好似想探出頭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在陽臺上,放着,顯得格外碧綠,讓人忍不住用手去摸一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怎麼樣?我家的屋頂花園,自從放上了這七盆肉肉,陽臺就顯得格外美麗,引人注目了。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3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說好今天上完畫畫課就帶我去公園玩。

爸爸剛帶我到公園,就遇到了郭嘉琪和同學,我們就一起玩起來了。我在樹下看到一羣小螞蟻在搬東西,就叫們他倆一起過來看。一羣小螞蟻在搬一個不知道是哪個小朋友掉的麪包渣。它們在麪包 四周圍了個圈,把麪包擡起來往洞裏走。我看着小螞蟻們在努力地把食物往洞裏擡,心想:“還是人多力量大,大的食物一隻小螞蟻拉不動,但是許多螞蟻就可以把它擡回家。”以後,我一定要和同學 團結友愛。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4

9月22日星期三睛

今天放學回家後,我按照徐老師的要求,挑了30顆既飽滿又均勻的綠豆,放進水裏,觀察它們的發芽過程。我很好奇,每過幾分鐘就去看一次,但是啥變化也沒有。到第四次去看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小時了,我便按照老師指導的方法將水倒掉,找了只漂亮的花盆,用鑰匙在泥裏戳了30個洞,將綠豆一粒一粒地放進它們的“小屋”,然後蓋上土,算是大功告成了。接下去會有什麼變化呢?我更好奇了,耐心等待着。

9月24日星期五晴

早晨醒來,我無意中看了一眼窗臺上的綠豆,驚喜地發現它們居然發芽了,跟媽媽預計的起碼得三四天不太一樣。我數了一下,有7棵嫩芽。那一個個綠白相間的小腦袋從土裏努力地鑽了出來,一定費了好大的勁吧。小芽的莖是白色的,芽是嫩米黃色的,大小跟鉛筆頭上的橡皮差不多,頭上還戴了頂“帽子”,顏色是綠色的。媽媽說,那是綠豆的外殼。它們有的舒服地躺在泥土上,宛如在睡覺;有的低着頭,似乎很慚愧的樣子;還有的則彎卷着細細的腰身,彷彿在下大腰……真是千姿百態。

9月26日星期日晴

今天,媽媽特意將綠豆芽帶到奶奶家來讓我看。我一看,大吃一驚:“這是我種的綠豆芽嗎?你換過了吧?”媽媽笑了笑,說:“傻女兒,這當然是你種的綠豆芽呀!”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比畫了又比畫,發現最高的竟接近10釐米,最矮的卻只有0。5釐米,跟前天剛發芽時最高只有1釐米相比,真是判若兩盆。它們有的十分舒展地將嫩葉伸開,彷彿在海邊沙灘上曬太陽。還有的莖稍低着,葉子朝一邊,沒有完全重疊,遠看那姿態還真有點像鵝:莖像鵝的脖子,綠豆殼像鵝的腦袋,那葉子像鵝的嘴。

9月30日星期四晴

好多天沒去給綠豆芽澆水了,今天放學回家,跑到陽臺上一看,哇,又長高了許多。仔細一看,在兩棵豆芽之間又長出了兩棵植物,高l釐米左右,其中一棵大一點的,有三片葉子,另一棵小一點的,只有兩片葉子,遠看還真像母子倆。這是什麼植物呢?難道兩根綠豆芽能結婚、生小寶寶嗎?爲什麼它們長得跟綠豆芽又不一樣呢?別的同學那邊也會長出這種奇怪的植物嗎?我的問題越來越多,疑團越來越大,就等着以後繼續探索和發現吧!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5

大蒜是一種調味品,除此之外,它還有療效顯著的藥用價值呢!

週六下午,我看到廚房裏有很多大蒜。於是,我對爺爺說:“我想種大蒜,行嗎?”就這樣我輕而易舉地拿到了一頭大蒜。我把它剝成一瓣一瓣的,又數了數,共有十一瓣。我在陽臺上找了一大一小兩個舊花盆,盆裏的土是原來種花用的,盆裏的土是我頭一天玩噴壺的時候灌溼的,現在不幹不溼剛剛好。我把蒜瓣的頭朝上,一粒一粒地摁進泥土裏。

可是在吃晚飯的時候,爺爺說:“那幾頭大蒜是用激光處理過的,不一定能發芽。”聽了爺爺的話,我的心一下子涼了下來。我多麼希望大蒜能快快發芽、茁壯成長啊!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6

今天,廖老師在語文課上拿出一個生雞蛋,我百思不得其解:廖老師又在耍什麼花招?仔細地瞅了瞅,這個雞蛋小巧玲瓏,十分可愛。

只見廖老師拿出一個玻璃杯,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放了進去,再倒入醋,直到醋把雞蛋大部份淹沒了。哦!是做實驗。以前我在書上看到了這個實驗,只是看到一半就沒看了。這時,老師發言了,原來老師讓我們觀察一下這個雞蛋的變化,並寫好觀察日記。

今天,是觀察雞蛋的第二天。我望着杯中的雞蛋。“哇!”我一聲驚叫,“雞蛋怎麼變黑了,難道是醋的功勞?我好奇地摸摸它的外殼,昨天還是硬硬的外殼,今天竟變軟了。一股濃濃的醋味直飄進我的鼻孔。究竟是什麼呢?鞏怕只有《十萬個爲什麼》才知道了。

這是記錄雞蛋變化的第三天,我遠望雞蛋,雞蛋黃竟然冒出了一點。我走進了一看,蛋殼已沒有了,露出了白中帶黃了內膜,成了徹徹底底的“裸蛋”。蛋殼哪兒去了呢?問了一下週圍的同學,同學說雞蛋被醋溶解了。我開始還不信。後來廖老師說:“醋是酸性物質,具有腐蝕性。雞蛋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醋酸能溶解碳酸鈣……”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怪不得當我們吃魚時,魚刺我們的喉嚨時,大人們總要我們喝醋呢!這真是神奇的醋呀!再望望杯中的裸蛋,無奈地躺在醋中,蛋黃得意穿地過內膜,在醋中“盪漾”呢!

小學生觀察日記 篇7

11月1日星期四晴

找蚯蚓

老師讓我們寫觀察昆蟲的日記,我觀察的是蚯蚓。不過嚴格來講,蚯蚓不是昆蟲,而是一種環節動物。

蚯蚓住在土裏,吃土壤裏的有機質和枯枝敗葉,它的便便可以給植物當肥料。它的住所比較好找,只要找到它的便便就行了。蚯蚓便便的形狀像一些小圓球粘在一起。如果你看到的蚯蚓便便已經幹了,說明蚯蚓已經不在這裏了。還可以根據便便的大小來判斷蚯蚓的大小,小圓球越大,說明蚯蚓的體型越大。我就根據這個在我家後院的空地裏挖到了一條小蚯蚓。

我發現,蚯蚓黑紅色,沒有眼睛和耳朵,蚯蚓爬行起來身體一扭一扭的,顯得笨笨的。摸一摸,感覺軟軟的,粘粘的。爸爸說,蚯蚓在土裏鑽行,體表的粘液可以保護它不受傷。蚯蚓是靠皮膚呼吸的,但是下過大雨後雨水填滿土壤縫隙,蚯蚓無法呼吸,只能鑽出地面。

經常見到小朋友傷害蚯蚓。現在你知道了它的好處,還會傷害它嗎?

11月2日星期五陰

蚯蚓再生

早上,剛下完雨,我放學回家,在小區花叢裏看見了蚯蚓。

城市的蚯蚓和田地裏的蚯蚓可不一樣了。田地裏的蚯蚓有黑又粗,而城市的蚯蚓身體是紅紅的,沒有田地裏的蚯蚓那麼粗,小鴨可愛吃田地裏的蚯蚓了。

聽說:“蚯蚓有很頑強的生命力和再生功能。”於是我用棍子夾了幾條來做試驗。我拿棍棒把蚯蚓從中間切成兩半,蚯蚓立刻在地面上跳起來,痛苦地掙扎着。蚯蚓會不會要死了?朋友說:“它一會就好了,快把它放到潮溼的泥土裏。”我聽了連忙照做了。過了一會再來看切成兩半的蚯蚓。心裏還在想:它不會死了?

可是,當我扒開泥土,一看,呀!蚯蚓居然沒有死,正在泥土裏歡快的爬行着。真的是:蚯蚓有很頑強的生命力,還有像壁虎尾巴一樣的再生功能的。

11月5日星期五陰

蚯蚓之死

今天早晨,天有點兒冷。我到操場上去做運動,看見地上有許多像火柴桿長短的黑色的東西。一開始,我也沒太在意,以爲這是被這兩天寒風冷雨吹打下來的枯樹枝。可當我仔細定睛一瞧,不禁大吃一驚。這滿地黑色的東西哪是什麼枯樹枝,這分明是一條條已經的蚯蚓!這裏怎麼會有這麼多蚯蚓?它們從哪裏來?它們怎麼會在一夜間突然死去?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把這一串串疑問告訴了爺爺。爺爺聽了哈哈大笑,說:“最近氣溫比較高,又下了許多雨,空氣泥土都很溫溼。這種環境使得蟄伏在地下一、個冬天的蚯蚓誤以爲夏天已經到了,於是它們紛紛鑽出地面。可誰知道夜裏氣溫突然下降,蚯蚓們來不及鑽入地下,便紛紛被凍死了。”聽完爺爺的解釋,我恍然大悟。

我很可憐這些蚯蚓。這件事情讓我明白一個道理: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否則就容易誤入歧途,會吃大虧的!

我發現蝴蝶的祕密(蝴蝶的“眼睛”)

我發現美麗的蝴蝶正在急急忙忙地採花粉。一羣一羣的蝴蝶排着整整齊齊的隊,在花叢中跳舞,好看極了!有的身上是白色的;有的身上是一條一條的條紋;有的身上五顏六色的,翅膀動起來,漂亮極了。

它們真是個勤勞的動物,我馬上走上前撲了過去,蝴蝶們齊刷刷地飛走,真是太好玩了。後來,我的頭上好像有什麼東西,我頭一動,它就飛走了,原來蝴蝶飛到我頭上來了,真是可笑。我看見一隻蝴蝶停在我面前的小紅花上,我就一動也不動,連喘氣也不敢喘,仔細觀察着蝴蝶:看,蝴蝶的眼睛上,有一對觸角,翅膀上有幾個圓溜溜的東西,黑色的,我不知什麼東西,我剛想擡手去摸,它就飛走了。我想:是不是這黑色的圓點就是“眼睛”呢?

後來我去上網查了查,終於解決了我的疑問:原來蝴蝶翅膀上的“眼睛”並不是真的眼睛,而是像眼睛一樣的花紋,它能嚇退襲擊者,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