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四年級觀察日記範文合集9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需要認真地爲此寫一篇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觀察日記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四年級觀察日記範文合集9篇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1

6月7日 星期三

昨天,老師爲了讓我們更多地瞭解植物生長,給我們佈置了一次特殊的作業:親自種植一種植物,並進行觀察。

以前聽媽媽說黃豆是毛豆的種子,我一直疑惑不解,乾乾的黃豆怎麼會長出綠綠的毛豆呢?於是,我決定種植黃豆,把心中的謎團弄個水落石出。

今天下午,媽媽幫我買回一些黃豆,我挑選了幾粒飽滿的豆子來到家門口的花壇前,用小鋤頭挖了幾個小坑,把豆子埋進土裏,澆了點水,等待着。黃豆長出來會是什麼樣子呢?

6月13日 星期二

中午回家,我來到花壇邊,卻依舊沒有什麼動靜。我難耐好奇,用一根木棒將泥土撥開。驚奇地發現,有兩顆豆子竟然脫掉了“外衣”,長出了白白的嫩芽。還有些豆子裂開了一道小口,旁邊藏着一條小芽,似乎要使出渾身的力氣把豆皮完全撐破,早點看到外面美麗的世界呢!

看着這胖乎乎又可愛的豆子,我喜出望外,輕輕地將泥土蓋好,心想豆子什麼時候能鑽出泥土呢?

6月21日 星期三

傍晚,我又想起種下的豆子了,於是來到花壇邊,嚯,多日不見,這小豆子竟然探出了頭!瞧,那紫色的莖,有力地支撐着兩片黃綠色的豆瓣,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好奇地欣賞着這美麗的世界。

小豆子,你們快快長大吧!

6月30日 星期五

放學時,我又來到花壇前。喲,幾天不見,這豆苗改頭換面了。兩片豆瓣由原來的黃綠色變成了墨綠色,不但長高了,還長出了嫩黃的新葉子,微微合攏着,就像害羞的小女孩。我不禁感嘆:生命真的是個奇蹟!

7月11日 星期二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豆苗漸漸長高了。

早上上學前,我又來到花壇前,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呆了。小豆苗的莖變得卷卷的,彎彎的,十分可愛,還歪七豎八地扭在了一起,就像一羣正在跳舞的印度蛇。一陣風拂過,小豆苗們“跳”起優美的舞蹈,真的很好看呦!

7月20日 星期四

中午,我又來到花壇前。哈哈,豆藤上終於長出了豆莢,上面一層細細的、軟軟的絨毛。我迫不及待地從藤上挑選了一顆最飽滿的豆莢摘了下來,剝開一看,嘿,綠綠的豆上有一層半透明的“衣服”緊緊包裹着,用手輕輕一掐,有汁水流出。我終於成功了。

這次種豆,雖然時間長,但我的收穫卻不小,見證了生命的過程,也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2

3月1日 今天,我拿了一塊大蒜,把外表的一層白皮輕輕地剝去;然後找了一個空礦泉水瓶,把上邊那一大塊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進去。知道我在幹什麼嗎?對了!我在種大蒜。

3月2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的頭兒上,冒出一點點綠色。大蒜要發芽了!我連忙換了一瓶水,發現的根長長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長長了一點點,大約有1毫米。

3月4日 今天,我來看我的大蒜,啊,大蒜髮的芽在前天才朦朦朧朧的一小點,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綠芽已經鑽出來了,一共有兩根,長約7毫米。我怕水中的養分不夠,又把水換了。

3 月5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的綠芽長長了,約有1釐米長,另外一根長的比較快,總共長1.3釐米。我換水時,經過測量發現蒜根長了4毫米,共長了5毫米。

3月6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長得好軟弱。可能是營養不良,我便給它加了二顆複合肥,希望它能快些長大,希望它能長得健壯.

3月8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的小綠芽真的長高一些了,而且也比較健壯了,我高興極了,連忙再加一粒複合肥去,生怕水中的養分不能滿足大蒜的生長。我又發現那兩根小綠芽又長長了1釐米,長得最高的有2.5釐米,長得有點矮的有2釐米長。蒜根也成了盤旋狀。

3月9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的綠芽長了3毫米,最高的有2.9釐米,中間的有2.3釐米,最矮的6毫米長。蒜根我無法用尺量,由於根是旋起來的,我估計有6毫米長。

3月10日 今天,我發現這3根綠芽中又鑽出了一根還不到1毫米的小綠芽,我又加進去一粒複合肥。我拿尺一量,最長的已有3釐米長,可還是太軟弱了,可能是營養不良和陽光不足的原因罷於是我把它栽在花盆裏,放在陽臺上能曬太陽的地方,讓它能有足夠的養分和陽光.有了坭土和足夠的陽光,它一定會長得更快更好!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3

(一)害怕

xx月25日 星期一 晴

今天,上完了興趣班,回來以後,發現家裏有一隻小狗,而且弟弟正逗着她玩呢!我急忙跑過去問爸爸:“這是您帶回來的小狗嗎?”爸爸笑了笑說:“對,可愛吧。”

我仔細看了看小狗,他全身白白的毛,還有幾個棕色的小斑點,樣子可愛極了。正當我想摸一摸它身上的毛時,突然它得眼睛蹬蹬我,開始“汪汪汪”的叫,把我當壞人似的,生怕我會傷害它。

(二)可愛

xx月2xx日 星期三 晴

過了幾天,我慢慢的靠近它,它不再躲着我,開始靠近我,嗅嗅我的腳,我伸手過去,摸摸它,它見我不是壞人,就在我的身邊轉來轉去。它長着一張小嘴,一雙機靈的小眼睛,一雙大耳朵耷拉着小尾巴總是搖來搖去,真可愛,於是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 -----小白。

(三)調皮

xx月29日 星期五 晴

接下來的幾天,只要我每天上學回來,它就瘋了似的迎接我,我帶它散步,跑得真是快。

今天中午,我上完興趣班回家,一進家門,卻不見小白的蹤影,我大聲喊,可喊了半天都不見動靜,這下我可急了。突然,它冒了出來,我還沒反應過來,就聽見一聲尖叫,誰把我的植物毀掉了”媽媽氣憤地說,我連忙一看,吊蘭的葉子散落一地,土遍地都是。我惱火極了,正想用棒子教訓它,它以爲我和它在玩遊戲,在棒子上跳來跳去,真讓我哭笑不得!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4

今天,咱們在雕塑公園學無線電。中途休息時,我看見兩隻螞蟻從我身旁悄無聲息地爬過,我突發奇想:螞蟻是怎樣的呢?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就想抓幾隻螞蟻進行觀察。

我拿出咱們科學課上用的飼養盒,往那兩隻螞蟻身上一個“蓋帽”,那兩隻螞蟻都被我蓋住了。我好不容易把兩隻螞蟻裝進飼養盒,蓋緊蓋子。心裏可高興了。

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從包裏拿出飼養盒,謝天謝地,螞蟻還好好的,沒被我悶壞。我仔細觀察,發現螞蟻頭上有一對大顎,還有一對觸角。觸角分成兩截,觸角尾部很粗,像一個大棒槌。

我給它們都起了個名字,一隻螞蟻可活潑了,我給它取名叫“小猴子”,它喜歡在瓶子裏爬來爬去,你看,它又在亂爬了;另一隻很懶,總縮在那裏不肯動彈,還喜歡把身體縮成一團睡大覺,我就給它取名叫“懶洋洋”。聽說螞蟻喜歡吃甜食,我就放了一些白糖進去。果然,兩隻螞蟻開始飛快地在白糖堆上爬來爬去,好像在比誰爬得快似的,又像在打架,搶白糖吃似的。我不禁爲“小猴子”助威,一會兒我又開始擔心“懶洋洋”會不會被打傷。我就輕輕地拍了拍瓶子,它們好像聽懂我的意思似的,兩隻螞蟻立馬分開,各佔一地。

然後乖乖地、靜悄悄地在自己一邊的白糖堆上又飛快地爬來爬去。

我捉的兩隻螞蟻真是又聽話又可愛呀!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5

我最喜歡一種植物當然是含羞草啦!

含羞草生產於南美熱帶地區。春天,含羞草發芽了,小小,綠綠,可愛極了;夏天,含羞草長出嫩綠葉子;秋天,含羞草開花了,粉紅色,毛茸茸,像一個小刺蝟;冬天,含羞草結果了,一粒粒毛豆似種子,圓溜溜。它特點就在於你只要一碰到它葉子,他就會像一個小女孩害羞低下頭,模樣甜甜。

多麼可愛含羞草啊!他就是我最喜歡一種植物。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6

期待已久的暑假終於到了,每到暑假,李老師都會給我們佈置一項特殊的任務——植物觀察日記。去年暑假我種植了月季花,這次經過我的一番思索,打算種植蘆薈,大家都知道蘆薈嗎?那就先讓我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蘆薈屬於多肉植物,有500多種,千姿百態,花色、葉型各有特色,深受人們的喜愛。蘆薈具有醫療、美容、保健等多種功能,蘆薈的藥用範圍也很廣泛,被稱爲“不需要醫生的植物”。

8月13日 星期日 晴

我準備了一袋經過發酵好的殘根爛葉與泥土,還有一塊凹凸不平的瓦片和一個裝有蘆薈的盆子。花盆是蘆薈種植的重要容器,蘆薈的盆子需要用透氣材料做成的,所以我選用了一個透氣的紫砂盆。先在盆底洞口放一片瓦片,防止泥土流失和有利排水。接下來我在外婆的指導下戴上手套,翻出一些“粗泥”——發酵好的殘根爛葉。把它們放到紫砂盆的最底層,是很好的肥料,也能起到有效排水和鬆土作用。然後,我把細泥放在粗泥上面。再把泥土堆成一個“塔”,這樣可以按照泥土的粗細以此放進盆裏。

最後,我把小蘆薈從其它一個盆裏連根拔起,剪去一些枯根和雜草。當泥土鋪到紫砂盆的三分之二時,小心地把5棵小蘆薈移入盆中,然後壓平泥土,再在上面鋪一層細泥後就可以澆水了。由於蘆薈喜陽,我便把它放在陽臺上,讓它天天康樂園曬日光浴。

第二天早上,我迫不及待的去觀察種植的蘆薈,發現泥土很乾燥,於是,我給它澆了些水,讓它喝個夠。第三天早上,我又叫了些水,接連一個星期,我天天給蘆薈澆水名單蘆薈還是和崗種下去的狀態一個樣,一點起色也沒有,我納悶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於是我又上網查詢,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原來蘆薈屬於夏眠植物,而現在正值夏天,所以現在正是它做美夢的時候呢!雖然蘆薈喜陽,但也不能總在太陽下暴曬,這幾天真是爲難它了。我趕緊把它搬到遮陽處休息。

經過這次蘆薈的種植,讓我懂得了不同的植物也有它不同的習性種植管理方法,使我在植物管理上又增長了我不少知識。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7

爸爸在東營買來一盆鷹爪。

我跑過去問爸爸:“這是什麼植物?”爸爸回答:“鷹爪”。我看了看,葉子像塗了奶油,很尖,碰一下手很疼。在它中間伸出一根細莖,長滿了小白花,在玻璃上吸住,像一片片粘在一起的。

這種植物長的怪,名字也怪,葉子粗壯有力,很像老鷹的爪子。上面的“奶油”像老鷹爪子上的皺紋,怪不得叫鷹爪呢。

小莖分爲兩叉,像個“y”,“頭”上都長白花。像時間停止的迷你旋風,如同螞蟻大小。

鷹爪非常堅固,可能是象徵着堅強,知難而進吧!我想,我們只有這樣,纔會成爲生活中的主人。

留心觀察發現,你會成爲生活中的有心人,主宰者,你才能揭曉生活中的許多祕密。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8

早晨,濃霧籠罩着天空,空氣又溼又悶,讓人感覺很不舒服。爲了要寫觀察日記,我跟隨媽媽來到了錢塘江邊的賀田尚城,在小區裏尋找我要的日記素材。

是我發現了蚯蚓,一條、二條、三條…… 路面上爬着無數條蚯蚓。大的,小的,胖的,瘦的,棕色的,還有黑色的。我很驚奇!媽媽告訴我:因爲天氣悶,蚯蚓從泥土裏爬出來透氣。每當出現這種情況,天就快要下雨了。哦!還有這種現象!蚯蚓不成了氣象員了嗎!我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學着媽媽的樣用細小的枝叉把一條條蚯蚓從路面上挑進泥土裏。看着蚯蚓的頭往泥土裏鑽,鑽呀鑽呀!突然它不動了。一會兒,從蚯蚓的尾巴里拉出又黑又溼的東西。“這是什麼呀”“這是它的糞便”天哪!

媽媽告訴我:“別看這小小的蚯蚓,它對人類的作用可大呢!它每天把堅硬的泥巴吃進肚裏,經過消化,拉出有養分的鬆軟泥土,給農作物帶來很好的肥料….聽了媽媽的這番話,頓時我的心裏對蚯蚓生出一股敬意。這小小的、貌不驚人的蚯蚓是多麼的了不起啊!我應該像蚯蚓一樣,默默勞動,勤奮學習,無私奉獻,要做一個對社人類有作用之人。

四年級觀察日記 篇9

20xx年9月27日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說的就是農民伯伯的.艱辛,而今天就因爲一項種植作業——種大蒜,令我深深體會到了農民伯伯勞作的辛苦。

種大蒜,不可或缺的就是花盆、泥土、大蒜子和水了,爲了湊齊這些物品,我已經被累得夠嗆,幾乎跑遍了大江南北,我才找到了所需要的那些泥土。

接着,我將軟乎乎的泥土放入花盆之中,就準備將聚在一起的大蒜子掰開,插入鬆軟的泥土裏,可是我掰的蒜子有的太大,有的太小,怎麼掰都很難把它們掰開。過了半晌,我終於能夠熟練地將蒜子分開,一一插入盆中,又澆了些水,總算大功告成了,我數了數,總共有13顆蒜子,真希望它們能快快發芽長大。

望着我的小蒜子們,我心裏默默地想着:”是呀!農民伯伯們任憑颳風下雨,打雷閃電,都要到農田中廢寢忘食地耕作,我們能吃飽,都是農民伯伯用辛苦換回來的。”

20xx年10月7日

自從我第一天把大蒜子種到了花盆中,我就天天盼望着它們能快快長大,希望能早一點兒看見它們那嫩綠的小芽。於是,我白天和晚上都會去給它們澆一次水,也總是去看看它們有沒有長大。

第二天,我去澆水時,卻發現,即使經過了一天,大蒜還是沒有長出發芽,心中不免有了一些擔心,害怕它們長不出來,就想拔苗助長,但又擔心這樣做會出現問題。所以就去向媽媽請教,媽媽告訴了我,原來,植物種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芽。我聽罷,也就只好繼續耐心的等待着。

到了第三天,我驚喜地發現,已經有一株大蒜子發芽了,那嫩綠的芽葉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小嬰兒,可愛極了。

第四天時,已經有三株大蒜髮了芽,最先長出來的蒜苗已經長了二三釐米,長長的葉子尖尖的,就像小兔子的兩隻長耳朵;其它的蒜苗也不甘示弱,努力的往上生長。

第五天到了,大部分的大蒜子都已經脫下外衣,露出了自己的頭,花盆裏綠油油的;不過,還有三個大蒜子沒有發芽,我又不免動了惻隱之心,又想實施拔苗助長方案,不過想了想,還是不放心,就只好把這想法擱在了一邊。

第六天到來時,我發現那三個尚未發芽的大蒜之中最小的那個發芽了,讓我更加尊重自然生長規律。

第七天,剩下的兩個大蒜還是沒有發芽,但我堅信,在我的細心地照料下,它們一定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20xx年10月10日

不知不覺中,又過了三天,我的蒜苗們也在一天天的飛快成長着。只不過過了三天,它們就已經突飛猛進地往上竄到了15多釐米,那高高的蒜苗就像一位位高大的士兵們筆直地在崗位上站崗。

就連我那最擔心的兩個小蒜子也有一株脫去了那厚重的外衣,探出了自己的小腦袋。現在它自己也奮起直追,一下竄到了五六釐米高,那嫩綠的葉片像水仙花一樣舒展開來。

看着這一盆鬱鬱蔥蔥的蒜苗們,我心裏想着:“小蒜苗們,我對你們的培養是那麼的細心,你們一定要健康茁壯地成長下去。”我期待着你們長大的樣子。

20xx年10月12日

又過了幾天,我的大蒜們生長的速度突飛猛進,各個都竄新高。

我來到花盆前,映入眼簾的是那一片綠油油的大蒜苗,看着它們,我的心裏非常欣慰。突然,一個還未發芽的大蒜出現在了我的眼前,看到這,我的心裏又焦急又好奇,但是,我還是決定再等一天再下結論。

又到了第二天,它還是沒有發芽,好奇心驅使我把它拔出來一看,哦,原來它沒有生根,早已枯死了,看着它,我陷入了沉思:“它爲什麼會死掉呢?難道是因爲它太小了嗎?”這時,我看見旁邊那株更小的大蒜,它已經都長倍兒高了,我這才明白了,它的死並不是外界的原因,而是它自己本身的問題,就像我們人一樣,即使自己的生活環境是那麼美好,如果不努力,也不能獲得幸福。

雖然我的一個大蒜死了,但它令我領悟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希望我的其它蒜苗們能努力地生長下去。

20xx年10月18日

我的蒜苗們已經種下了有一段時間,在我的細心照料下,它們都從一顆顆小蒜苗,長大成了大蒜苗,一片綠油油的。

我那一盆的大蒜苗們都伸展開自己的手腳,看着那鬱鬱蔥蔥的一大片蒜苗,我心裏高興極了。見它們已經長高了,長大了,我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我要挑幾片長得又高又大的蒜苗摘下來讓媽媽煮給我吃。

當我準備摘下它們時,心裏有點兒捨不得,但不一會兒,我那好奇心還是佔了上風,我小心翼翼的把它們摘了下來,可當我摘下第一片最大的那片蒜苗時,我發現大蒜吐起了泡泡,這是爲什麼呢?原來,蒜苗是空心的,裏面會存儲露珠,當蒜苗被摘下時,露珠就會流到剛澆的水中,還濺起了幾個小泡泡。

我把摘下的蒜苗交給媽媽,媽媽把蒜苗洗乾淨,把它們切成了幾段,給我炒麪做早餐,我吃了一口,哇!可真美呀!不一會兒功夫,我就將一大碗炒麪一掃而光,果然,吃着自己種出的食物,感覺就是不一樣。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通過這次的種植大蒜,讓我懂得了只要努力付出,就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