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觀察日記模板集錦8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螞蟻觀察日記模板集錦8篇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是地球這個大家庭給我們提供了充足的養分。

我們家喻戶曉的是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他們是由大地和太陽的自然變化而形成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瞭解一下這四個季節吧!

春天,大地萬物復甦,許多花兒都在春天含笑一現,把美麗送給大家。

春天,小草穿上了綠色的衣裳,柳樹把柳條搭在清清的河水上面,像個美麗的姑娘在跳舞。

夏天,天氣炎熱,太陽好像在考驗我們每一個人的耐心。火紅的太陽好像要把大地烤焦了似得。一切生物都像在蒸籠裏,悶熱難忍。

秋天, 是一個果實累累的季節,人們都在忙於豐收,大地呈現出一派豐收與祥和的氣氛。

冬天,唯見雪花飛舞,一朵朵,像銀華紛紛揚揚,像七仙女散花,漫天飛舞。

這就是一年四季的自然現象,這四季都是美麗的、多彩的,讓我們認真去體會大地帶給我們的快樂。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外婆家樓下有一個螞蟻洞,裏面住着許多螞蟻,就像一個“螞蟻部落”。我每次去外婆家玩時,一有機會我就會把它們仔細地觀察一番。

這些螞蟻的個頭有大有小、有老有幼。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總喜歡把觸角擺動個不停,似乎在招呼夥伴,似乎在做操,可愛極了。螞蟻的嘴巴尖尖的,上面有許多細小的齒,以便撕下食物。它的胸部特別窄小,上面長着三對足,而它的腹部卻非常大,幾乎佔了螞蟻身體的二分之一,與它那窄小的胸部恰巧成了鮮明的對比。

螞蟻是不是像童話中一樣具有超強的團結精神、合作搬運物呢?我拿一小塊蛋糕放在離螞蟻洞穴不遠處靜候觀察着,希望解開這個謎。沒想到這招可真靈,這不,一隻小螞蟻聞迅而來,它圍着蛋糕轉了一圈,再用觸角碰碰蛋糕。當它確定是安全的美中餐時,迅速原路返回“招兵買馬”。一路上只要碰到有自己的同伴,便和它們碰有碰觸角傳遞信息。不一會兒,螞蟻到達軍出發了,它們緩緩地向目的地進軍。它們到了目的到分工明確、有條不紊,有的爬上蛋糕最頂端,有的在運輸“戰利品”,還有的揮動觸角指揮,個個忙得不亦樂乎!別看它們個頭小,它們可不比任何動物差。團結就是力量,這不,蛋糕很快被“肢解”完畢,今天它們可以享受一番咯。

螞蟻雖小,但是它那團結一致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我打算觀察螞蟻,就拿了半塊餅乾,走到我們小區的草地上。我把餅乾分成兩小份,但至少還相當於大約三十隻螞蟻那樣大。

過了一會兒,機會終於來了,我悄然無聲地把餅乾放到一隻獨自覓食的螞蟻面前,一開始,那隻螞蟻看到餅乾,像對我的餅乾走火入魔般飛也似地衝了上去,左嗅嗅、右聞聞,左扛扛、右推推。可過了一會兒,它卻很快地爬回洞口。

我以爲那隻螞蟻不喜歡餅乾,正要用手去拿時,螞蟻洞前突然爬出大約十隻螞蟻——原來是剛纔的偵察兵去向螞蟻總部報告了。

螞蟻小分隊爬到了先前的餅乾旁,立刻蜂擁而上,它們爬到餅乾的邊緣,一起擡起餅乾。可惜啊,可惜!它們人手不夠,力量不夠,餅乾紋絲不動。

只見三兩隻螞蟻急忙爬回洞口,不久,洞中又出來了大約三十隻螞蟻,急急忙忙爬向陣地,領頭的螞蟻觸角動得厲害,好像在說:“兄弟們,趕快增援,不然糧食要被其它動物搶光了!”。

洞裏的螞蟻不斷涌出,只見越來越多的螞蟻一起搬餅乾,餅乾終於開始移動了。螞蟻越聚越多,餅乾越移越快,浩浩蕩蕩地向大本營方向凱旋而歸。

螞蟻是渺小的,但它具有很好的團隊精神,螞蟻的力量就變得強大了。

“人心齊、泰山移。”正式具有無數優秀的科技人員的精誠合作,團結努力,“神七”號太空飛船出艙才能順利完成,從而贏得全世界注目。我們要學會合作、學會團結。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今天,我正在院子裏玩,忽然看見一條松毛蟲遇到了一羣螞蟻。它們虎視眈眈地看着對方,看來一場大戰就要爆發了。

螞蟻膽子大,主動向松毛蟲發起了進攻。它們向松毛蟲背上爬去,想從它的背部下手。可松毛蟲也不是好惹的,它毫不示弱地豎起身上的軟刺,抖動着身體。螞蟻紛紛從松毛蟲身上掉落下來。

不好,松毛蟲一拱一拱地向前爬去,應該是想逃跑吧?這怎麼能行!一場大戰纔開始,怎麼能讓一方跑掉呢?我趕緊用樹枝將松毛蟲翻了個身,這下它就逃不掉了。

螞蟻見松毛蟲的身子翻過來,露出了白白嫩嫩、沒長軟刺的肚皮,開始了第二次進攻。只見一隻接一隻的螞蟻衝到了松毛蟲的肚子上,不一會兒就黑壓壓地爬上去了一羣螞蟻。這些螞蟻狠狠地咬着松毛蟲的肚皮,松毛蟲不一會兒就被咬得傷痕累累,在地上翻來覆去地掙扎着。

又過了一會兒,松毛蟲一動也不動了。螞蟻取得了戰鬥的勝利,它們擡着松毛蟲,一點一點地挪動着。看來,它們是想將自己的“戰利品”搬回家啊!

這場螞蟻和松毛蟲的大戰可真精彩!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我發現了一個小螞蟻窩,小螞蟻都在它們的家門口尋找着什麼,因爲不知道它們到底幹什麼,我索性就蹲下來看它們的行爲了。

小螞蟻長的'怪怪的,頭很大身體卻很小,大大腦袋上安裝着兩根細小的“天線”,細細的腰身後面還拖着一個大尾巴。這時我發現有一隻小螞蟻身上揹着一個比自己身體大兩倍的蚊子。原來是羣覓食的小螞蟻啊!

我迅速跑到屋裏拿了一些麪包屑,撒在小螞蟻窩的周圍,剛撒下不久,一隻小螞蟻就發現了,它叫來了很多朋友一起搬食物。有些大的麪包屑搬不動,它們就齊心協力一起擡。有的時候食物太大,搬不進洞口,它們就會把食物一點一點的咬下來,再擡進洞中,然後繼續。有時食物太重小螞蟻會和食物一起翻倒又立即爬起,反覆好幾次,但它們堅持不懈,不怕困難,歷盡千辛萬苦,直到搬完爲止。

這羣覓食的小螞蟻讓我明白了團結合作才能讓我們做事情做得更快更好,我們應該向小螞蟻學習。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晚上,我打開盒子,看見裏面有10隻日本背弓螞蟻。我捧起盒子,把螞蟻裝進一個塑料模型的小正方形裏,再把藍色的“營養土”裝進去。有的螞蟻躺在土上,睡大覺!有的螞蟻住進了新家,不熟悉這裏,就四處亂爬,真像一位遊走江湖的道士。

小螞蟻要做家了,一隻灰色的螞蟻用自己的觸角和其他螞蟻碰在一起,好像在傳遞什麼信息。它們就成羣結隊地爬到土上,用自己的嘴巴小口小口地含在嘴巴里,到其他地方再吐出來。它們搬得越來越多,旁邊吐出的地方似乎已經是一座小山丘了。接着,小螞蟻個個有順序地進通道,在裏面的最底部挖一個大洞,再一個個地擠在一起。我想:大概這就是它們的家吧!蟻王和蟻后在產卵,而工蟻在繼續挖洞,準備給螞蟻寶寶們做房間呢!其他的螞蟻在爲自己的小房間做打理,把房子弄得漂漂亮亮的。

我喜歡螞蟻,是因爲它們都有一雙勤勞的手。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這天下午,我和小夥伴們一齊去菜地裏觀察螞蟻。我抓了一隻十分大的螞蟻,把它關在了一個玻璃瓶裏,然後邊養邊觀察。因爲它的個頭個性大,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巨無霸”。

我發現,小螞蟻的嘴巴和我們的嘴不一樣,它的牙齒像一個尖尖的彎刀,也許就是這把彎刀才能夠更好地把食物切割然後吃下去吧。小螞蟻的身體分三節,第一節是它的頭部,第二節是它的腹部,第三節是它的尾部。長了八條腿,搞笑的是它頭上長着兩根觸鬚,我想爲什麼它要長二根觸鬚呢於是我跑回菜地去想弄個明白,這時我發現了一隻小螞蟻發現地裏有隻死了的青蟲,它試着搬了搬可太大了搬不動,這時它急忙掉轉頭去尋找它的夥伴,它用觸鬚向伴們對話,過了一會兒我望見一隻只的小螞蟻排着隊像條黑色的長龍似的涌向了那條青蟲,然後,大家一齊奮力地拖着往洞裏搬。我興奮地對着媽媽大叫:“我明白了,原先螞蟻的觸鬚是用來招喚同伴的,是它們用來交流的。”

透過觀察小螞蟻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別看螞蟻小,但團結力量大,不論做什麼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成功。

螞蟻觀察日記 篇8

星期五 晴

星期五的時候,張老師帶我們去學校的沙坑旁邊觀察螞蟻的生活習性。張老師讓我們準備了糖、米飯、噴水壺、蘋果,然後,老師還給了我們一把放大鏡。每四人小組是一隊,總共分成十二個隊,於是我帶領我們隊的隊員去找螞蟻,滿懷期待。

我先看到一隻紅螞蟻,這隻果然是我想象的那種紅螞蟻。別看紅螞蟻體型小,但是,紅螞蟻是螞蟻裏最厲害的,也是最強壯的。它有着粗糙的手臂和敏捷的身材。我突然發現那有幾隻紅螞蟻正在黑螞蟻的家掠奪食物,並搶走黑螞蟻的兒女們做僕人。我立即被吸引住了,趕緊蹲在地上,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我發現紅螞蟻每次走的時候,都會留下自己的記號,方便自己或其他兄弟姐妹回家。我跟着螞蟻一起往前走,中途我會時不時的抓一點點米飯或糖撒向紅螞蟻。黑螞蟻的家和紅螞蟻的家中間就隔着一個潮溼的沙坑,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小沙坑,但對於紅螞蟻來說,可能就是一個隕石墜落的地方。再說,紅螞蟻還揹着黑螞蟻的兒女,對紅螞蟻來說這是一個超級難解決的事情,我心裏想着:"這麼難的事情,紅螞蟻肯定過不去。"讓我不可思議的是,紅螞蟻手拉着手一起滑了下去,它們滑到了沙坑的中間,然後順着沙坡上去,這讓我大開眼界。 看着如此團結一心的螞蟻們,我忍不住把所有吃的都給它們吃。於是,我把糖放在紅螞蟻的左邊,把米 飯 放 在紅螞蟻的右邊,把蘋果放在紅螞蟻的後邊,看看它們會選擇什麼食物。大部分紅螞蟻圍着糖轉來轉去,好像在開慶祝大會。一些紅螞蟻爬到蘋果上大嚼特嚼,像是準備造蘋果房子,還有一些螞蟻爬到米飯上舒舒服服地睡大覺。這讓我很疑惑,紅螞蟻最喜歡吃什麼呢?我想了想,通過食物旁紅螞蟻的數量,可以知道答案。現在,糖周圍的紅螞蟻最多,是不是意味着它們最喜歡吃糖呢?如果我把蘋果切成小小塊,結果又會怎樣呢?時間不多啦,下次再換些食物進行試驗。 最後,我用噴水壺輕輕地把水噴向紅螞蟻,對它們來說,就像下雨啦,我發現紅螞蟻帶着它們得到的食物和黑螞蟻的兒女們迅速地撤到乾燥的可以躲雨的地方。這說明螞蟻怕水呢!

通過這次的觀察,讓我更深刻地瞭解了紅螞蟻的生活習性,我覺得很有趣。我希望自己將來也能成爲法布爾那樣的昆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