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植物觀察日記集錦九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植物觀察日記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植物觀察日記集錦九篇

植物觀察日記 篇1

3月1日

今天,我拿了一塊大蒜,把外表的一層白皮輕輕地剝去;然後找了一個空礦泉水瓶,把上邊那一大塊剪去,只剩下底下的一部分;接着倒了二分之一的水,再把大蒜放進去。知道我在幹什麼嗎?對了!我在種大蒜。

3月2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的頭兒上,冒出一點點綠色。大蒜要發芽了!我連忙換了一瓶水,發現的根長長了,我拿尺一量,根只長長了一點點,大約有1毫米。

3月4日

今天,我來看我的大蒜,啊,大蒜髮的芽在前天才朦朦朧朧的一小點,看不太清楚,而今天綠芽已經鑽出來了,一共有兩根,長約7毫米。我怕水中的養分不夠,又把水換了。

3月5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的綠芽長長了,約有1釐米長,另外一根長的比較快,總共長1.3釐米。我換水時,經過測量發現蒜根長了4毫米,共長了5毫米。

3月6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長得好軟弱。可能是營養不良,我便給它加了二顆複合肥,希望它能快些長大,希望它能長得健壯。

3月8日

今天,我發現大蒜的小綠芽真的長高一些了,而且也比較健壯了,我高興極了,連忙再加一粒複合肥去,生怕水中的養分不能滿足大蒜的生長。我又發現那兩根小綠芽又長長了1釐米,長得最高的有2.5釐米,長得有點矮的有2釐米長。蒜根也成了盤旋狀。

植物觀察日記 篇2

在星期五的下午,我的家裏多了一位新成員------風信子。它們像待哺的嬰兒,看起來是那麼的可親和惹人喜愛。我盼着它們快快長大,來與我作伴。

每天早上都會給它們澆水,認真作好記錄,關心着它們的成長。風信子成長的速度可真快呀!按照它們的生活習性,我沒天都辛勤培育着。記得我第一次給它們做記錄的時候,須的長度是3釐米,時隔不久做第二次時須的長度竟然又長了2釐米。如今它們的須的長度已近18釐米啦!它們的芽葉也毫不遜色其它植物,生長的也很快如今也有7釐米了。風信子的生命力也很頑強。有一次,我澆水很多產生風信子發黴,大家都認爲它快要死了。結果經過兩天觀察,它們又恢復如初。現在的風信子生機勃勃,你看那張開的舞裙,向我展示它們的優美,你看那待開的花苞,像羞澀的小姑娘楚楚可人。

美麗的風信子即將開放,我拭目以待!

植物觀察日記 篇3

20xx年X月X日 晴天

溫柔的春姑娘來了,她頭戴花環,不時地擺弄着裙子,喚醒了大地母親,裝點着大地,使“母親”更加美麗。在那風和日麗的日子裏,我在院子裏的空地上埋了幾顆葫蘆籽——

在不知不覺中,夏姑娘送走了春,照顧起了大地母親——當然,我的小葫蘆苗也受到了關注。在陽光的愛撫下,在雨露的滋潤下,它抽出了幼芽,伸出了卷鬚向上生長,那捲須翠綠翠綠的,稍稍打着卷兒,嫩的像嬰兒的小手,自由的向四周伸展,一旦觸到牢固的欄杆,它便立刻緊緊抓住它,繼續向上攀爬————-

憑着不屈的毅力,它硬是爬上了院裏的平臺。那時有力的它輕鬆的展開那綠葉的小片,那小片上的莖脈還不清晰呢!它也顧不得歇氣,一口氣又爬上了我家的窗戶,我才仔細的看清了它莖上的條紋是旋轉着的,葉上的脈一條一條的,像無數小朋友拉着手。由於葉子的“出生時間”不一,所以葉子大大小小的,緊密的擠在一起,從遠處一望就彷彿是一塊翡翠,煞是好看——

過了一段時間,莖上便擠出了花蕾,那花瓣是白的,花上也有小刺兒,和葉子一樣。那花朵下面躲着一個一個小葫蘆,那一個個葫蘆就像一個個數字“8”。經過幾次觀察,我才知道:葫蘆較大的一個底兒是接着花的,花是五瓣的。並且,好玩的是無論是葫蘆、葫蘆藤、花還是葉,都是帶有毛毛白刺兒的,只不過刺很短,很軟罷了。在夜晚,花瓣一點一點開放,像害羞的少女悄悄揭開面紗。待到白天,它便全展開了,還羞澀地笑呢!那時露出黃黃的花蕊,真是美極了!

強烈的陽光下,窗外的葫蘆兄弟們個個“昂首挺胸、精神抖擻”地高高掛在藤上,受着煎熬卻毫無怨言,只爲那個“目標”而努力!黑夜來臨之際,暴風雨佔領了大地,橫行霸道地擊打着萬物,葫蘆娃們卻沒喊一聲苦、一聲累、一聲疼,它們心連着心、手挽着手、肩並着肩,頑強地承受着這一切!第二天清晨,葫蘆娃們終於成熟了!在風雨的洗禮後,在陽光的烈烤後,它們終於成功了!那天空中的七色彩虹彷彿也爲他而驕傲呢!看!這小小葫蘆寶寶終於成了“金剛葫蘆娃”了!

植物觀察日記 篇4

7月17日 星期六 多雲

花 苞

今天,我總算明白了,那些白色的小圓球是什麼了,原來是黃豆長出的花苞。

它們雖是同一種花,但“性格”差了很多。不知道是花盆位置不同,還是天性不同。這些花苞的位置有的零零碎碎,有的很密集。

這些花苞中每株黃豆最上方都有一個單獨的花苞高高在上。好象是每株黃豆的首領,統治所有臣民。而下面的臣民有的仰頭向上,有的把頭藏在葉子後面。像是羞答答的少女。有時吹過一陣微風,它們也會碰碰頭拉拉手。讓不同植株上的同一物種交上好朋友讓友誼永恆

8月7日 星期六 小雨

結 果

今天,我種的黃豆好像要結果啦!

爲什麼這樣說呢?是因爲爺爺用放大鏡看了快一百遍,才下出的結論。

這些結出的果子,很不容易被人發現啊。他們都長在花謝了之後的位置上啊。我看見有一個扁圓扁圓的,摸起來毛茸茸的,那就是小果子。

不過我很奇怪,不是說種豆得豆嗎,種瓜得瓜嗎?爲什麼我種的黃豆,結出來的不是黃豆啊,而是我愛吃的毛豆呢?“等毛豆長成以後,曬出來的不就是黃豆了嗎!”爺爺回答我。

植物觀察日記 篇5

植物的觀察日記一

科學老師發了幾顆鳳仙花種子,叫我們回去種在土裏,觀察它的生長變化。

放學後,我在陽臺的花盆裏種了幾顆鳳仙花種子。澆過水後,種子貪婪地吸着水和土裏的養分,沒過幾天,它們就衝出黑暗,走向光明,冒出了嫩芽。

剛長出來的鳳仙花嫩芽,翠綠無比,葉子和葉柄都是嫩綠色的,十分惹人喜愛。一陣風拂過,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極了。隨着時間的變化,出國小小的鳳仙花嫩芽一天一天地長大,變綠。大約一個半月左右,鳳仙花就能長到40釐米高,鳳仙花開始打花骨朵了。

鳳仙的花是紫紅色的,直徑一般在一釐米爲左右。鳳仙的花有三片花瓣,中間像一個黃色的小燈。雖然鳳仙的花不如君子蘭高雅,不如玫瑰芬芳,但它有君子蘭它們比不上的功能。鳳仙可以殺蟲、解毒……

鳳仙花很誠實,有幾個花骨朵,就開幾朵花。一般來說,一株鳳仙花可以結出很多朵花。長大的鳳仙花紫紅的。如寶石般點綴於綠葉之間。鳳仙花口是往外擴的,結的果實是棕色的,這些果實就是鳳仙花的種子,千萬不要碰它,要不然,手可能會被刺得很疼的。

鳳仙花的用法有很多種,加上明礬包在紙中,貼在指甲上,幾天後,指甲就會就像寶石一樣,那鮮明的紫紅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

我喜愛美麗的鳳仙花。

植物的觀察日記二

今天中午,我一吃完飯,就拿着一張白紙,一面放大鏡,準備好後到田地裏去觀察起來。

我先摘下一朵完整的油菜花,它的顏色是黃色的。我先把花瓣採下來,共有四片花瓣。我看書上說油菜花的雄蕊通常6枚,4長2短,通常稱爲“四強雄蕊”,雌蕊由二心皮構成,子房位置靠上。莖圓柱形,多分枝;葉互生,葉大,濃綠色,無葉柄及托葉。一看倒還真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再仔細一看,雄蕊的花柱上有許多花粉,而雌蕊的花柱上沒有花粉,上大下小,我用放大鏡看,發現雌蕊的頂上有一點凹進去的,洞裏好像是綠色的水珠,從這個小洞裏鑽了進去。我再用放大鏡看雄蕊,發現雄蕊上面有一個黃色的小圓棒,用手一摸,手上沾上了一些黃色的花粉,手指不一會兒變得很光滑了,有香味了。我想這可能是花蜜吧?這樣一朵本來完整的花,現在只留下四片花萼了。

最後看花莖,花莖上沒有什麼葉子,只有幾片小葉。有幾朵花已經謝了,採下來,去掉碎花瓣、花蕊,然後用手指甲把綠色的子房打開,裏面有綠色的小圓珠,我猜這是油菜籽吧?用手壓碎,裏面也有一些綠水。我把一根在太陽底下曬過的油菜拿來,用手擠擠看,沒有水,就用曬水壺澆上一些水,插在有泥土的杯子裏。過了幾天,這棵油菜又開出了幾朵花呢!我明白了,這是農民伯伯澆水的道理。

這次觀察,讓我學到了老師沒有教到的知識,我非常開心。

植物的觀察日記三

我家有一盆仙人掌,我就開始觀察仙人掌。

過了幾天,我發現仙人掌,綠綠的,共有三大片,深深地插在泥土裏,很像三個直立着的大巴掌。每片都有幾釐米高。都是上面大,下面小。扁平的身子上長着一些尖銳的小刺。我很少給仙人掌澆水,因爲仙人掌原先它是生活在沙漠地帶,所以一個月只澆一次水。如果我們半年澆一次水也沒關係,因爲仙人掌的生命力很頑強,據說它可以活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比我們人類的壽命都要長。

我知道,仙人掌一般一年開一次花,開花季節大多在夏季,花朵謝了,會長出花果,花果內包的是種子。一兩個星期內,花朵就謝了。綻開的時候是那樣多姿,凋謝後也不改本面。還有10月份是仙人掌生長最旺盛的季節,尤其是疏鬆、肥沃的土壤更有利於它的生長。而且在秋天是最會下大雨的季節,但是仙人掌會安然無恙,經過風雨的洗禮,會變得更加的蒼翠欲滴。

植物的觀察日記四

一進門,迎面撲來一陣淡淡的清香,我向它走去,你猜這是什麼?對了,這就是我喜愛的水仙花。

水仙花的花朵很小,但莖很長,葉子是細長形的,它的根最有特點了,別的植物的根大多數都長在土裏,是看不見的,水仙花的根是泡在水裏的,看得一清二楚。

現在是寒冷的冬天,我常常把把水仙花放到暖氣旁邊,幾天後,水仙花就有半米高了,可是我覺得高也不是很好,因爲這樣容易折斷。

一天晚上,我來到陽臺上,發現幾天沒給水仙花換水了,原來清清的水現在已經變成黑泥湯了,水仙花的莖也彎了,於是,我找來一根小棍,把小棍一頭立在盤子裏,另一頭支撐着水仙花的莖。過了幾天,我想去看看水仙花的“病”好了沒有,我把小棍拿開,水仙花一動不動,又變的挺拔了。

我喜愛水仙花,聽姐姐說它還有個美名叫“凌波仙子”,我覺得挺形象的,一點也不假。

植物的觀察日記五

今天我把紅豆和綠豆放進一個裝滿清水的小盆裏,沒放進水裏時的紅豆好像披了一張大大的紅斗篷;而綠豆卻像一個穿着綠背心的小男孩。放進水裏一會,紅豆已經皺了起來,他的斗篷已經變成淺紅色的了。

第二天,我發現綠豆已經變成白豆了,還伸出來一根小小的芽兒。仔細一看原來是綠豆把自己的綠背心脫掉了,可能是因爲太熱的緣故吧!我用手輕輕的把綠背心撈出來晾乾。

幾天後,豆子們都沒有什麼大變化,而水卻從透明的變成了淡紅色的。

晾乾後的綠背心變成了一個個小逗號。而有的綠豆芽已經又粗又長了。唉!這幾天紅豆怎麼還沒有什麼變化呀!我還是想一想爲什麼紅豆不長,於是我解剖了一個紅豆想看個究竟,原來他發芽了,可能是因爲斗篷太厚了,所以斗篷沒有被撕破芽也露不出來。後來聽媽媽說我放進去的紅豆是煮飯用的紅豆,所以很難發芽。

雖然我的種豆計劃以失敗告終,但是我懂得了人只要認真、有耐心什麼事情都可以幹好。

植物的觀察日記六

今天,我和爸爸去花鳥市場買了兩株植物,名叫風信子,一株是養在土裏的,一株是養在水裏的,我每天給它們澆水。

剛買來時,那裏面是綠色的,我以爲是果實,便沒怎麼理它。一天,我給它們澆水,發現“果實”變成了紫色,慢慢綻放,開出了花來,像一個個小燈籠。起先,還沒開出花來時,那一個個“果實”非常緊密,開出花後,變的分開了,花下面鼓鼓的,上面往外張開,很可愛,你聞一聞,還能聞到淡淡的清香,我非常喜歡。

不久,長在土裏那一株,又長出了“果實”,而長在水裏的那株,雖然沒有長出花來,但那“果實”也已經變紫,相信幾天後,也會長出像燈籠一樣的花來的。

植物觀察日記 篇6

昨天,劉老師讓我們觀察校園裏的一種植物或者是自己家裏的一盆植物,我選擇了觀察校園裏的植物。

我觀察的植物是鐵樹,我是和我們班同學李宜晴、侯越琳還有黃?琪一起觀察的。我原本以爲這是一株老人葵呢!但由於李宜晴認識的植物比我要多,她說:“這就是鐵樹,百年纔會開一次花呢!”我本來是想觀察翠綠的竹子的,但是聽李宜晴說,我就馬上改變了注意,選擇觀察鐵樹了。

我發現,鐵樹裏面的一些葉子上,都有一些白色的小點點,我不知道這些白色的小點點是什麼,我把它們稱作爲“白色小麻點”,聽上去毛毛的.,心裏直髮癢。

鐵樹的那些葉子就想針一樣尖,昨天侯越琳爲了想看清楚鐵樹的裏面是什麼樣子的,連忙把那些葉子掰開,那些尖尖的葉子就戳到了黃?琪的身上,可疼了!以後我們可得小心點兒,鐵樹的葉子可是不會手下留情的哦!

爲了看清楚鐵樹的裏面,我們讓李宜晴和侯越琳去看。“你們快看!好漂亮的小果子呀!”李宜晴和侯越琳向我和黃?琪喊道。我們立刻跑了過去,發現在鐵樹的最裏面,有一個土黃色的東西,那個東西的前面裂出了一個大大的口子,正好露出了一個個橙紅色的小果子,可愛得很。

我還觀察到,鐵樹的形狀各個都是千資百態的。有的莖很整齊的排成一排;有的莖長在另一根莖的上面;有的莖甚至都長成“豎”的了……

植物觀察日記 篇7

有的人喜歡華麗富貴的牡丹,有的人喜歡千姿百態的紅梅,還有的人喜歡香飄十里的金桂……而我,就喜歡那四季常綠的仙人球。我愛仙人球,不僅僅是因爲它用途大,而更重要的是它有頑強的生命力。

仙人球的身體呈橢圓形,胖嘟嘟的,像個翡翠球,又像一隻可愛的小刺蝟,它全身佈滿了像鋼針一樣的刺。仙人球的圓形球狀的莖上,從頂部到根部均勻地分佈着十幾條棱角,它既像桔瓤一樣分成一瓣一瓣的,又像十幾個兄弟擁抱在一起相親相愛不分離。仙人球全身上下長滿了鋒利無比的小刺,像給自己穿上了一件保護衣。我小心翼翼地用手碰了一下,哇!硬硬的,真有趣!

仙人球,又稱“草球”,又名“長盛球”,爲仙人科多年生肉質多漿草本植物。莖呈球形或橢圓形,花着生於縱棱刺叢中,仙人球開花一般在清晨或傍晚,持續時間幾小時到一天,而且必須在20度以上才能開花。仙人球的莖、葉、花均有較高觀賞價值,它是水培花卉的藝術精品。

仙人球的花不易開,但開出的花美麗勝過牡丹。仙人球花一般是銀白色或粉紅色,也有開紅色花的,長喇叭形,長度可達20釐米左右,清香宜人,美麗無比。

仙人球的作用很多,它不但可以吸收我們吐出的二氧化碳,釋放新的氧氣,還能吸收傢俱地板中的甲醛,還可以吸收家裏電器釋放的輻射。仙人球的藥用價值也很高,可以起到清涼消腫的功效,它可以治療腮腺炎……

仙人球雖然沒有華麗的外表,但是我更喜歡它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跟頑強的生命力。

植物觀察日記 篇8

逸家有許多植物:直上直下非常堅韌的虎皮蘭、花朵嬌豔形狀奇異的蟹爪蘭、挺拔青翠的竹子、還有帶着小尖尖刺用處廣泛的蘆薈以及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草小花都格外引人注目,美不勝收,讓人目不暇接。觀察植物成了逸生活中一必不可少的樂趣。這不,她又在寫觀察日記了:

“今天閒來無趣,我便在家一邊踱步,一邊欣賞着窗臺上的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突然‘眼前一綠’這又是什麼奇怪植物?竟能如此鶴立雞羣般的脫穎而出,成爲這大花園裏的畫龍點睛之筆?

我撥開羣花定睛一瞧,啊!是一顆翠綠的小苗。正羞羞答答的躲藏在茂密的花叢後,只露出個小腦袋。哈,別以爲這樣我就看不清你的廬山真面目!我小心翼翼得把前面的花盆移開。這樣,它只好‘投降’於我。

一看就知道是‘新生兒’連正式居住廠所都沒有所以只好倦屈在巴掌大的半透明玻璃瓶裏。裏面只有半瓶水,還微微泛黃。給它換完水後我終於看清了它是何方神聖!它是綠蘿。

它從下往上看,底部有些嫩黃,逐漸變爲成熟的墨綠色。中部身子上分了好些錯綜複雜的叉,而那些叉上長有新生嬰兒手掌大小的葉子。葉子是雨滴形的,深綠,綠中也帶着幾個白或黃色的斑。它摸起來有如絲綢般滑滑的。可小苗的杆和叉就完全不同了。它們像極了細細的苦瓜——佈滿了細微的、肉眼幾乎看不到的小疙瘩。

植物也會感恩吶。我每天都去照顧它,每當看到它,滿身的疲勞和負擔都丟到九霄雲外了,心情也舒暢許多。”

植物觀察日記 篇9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又從奶奶家拿了一頭蒜帶到我們家,前幾天我媽媽把一頭蒜分開放在了一個小盤子裏,現在長得蒜苗很高了,綠油油的。

我和媽媽又把這頭蒜分開放在另一個小盤子裏了,裏面放了些沙子,媽媽說這樣可以保持水分,長出蒜苗來即可好看又可以淨化空氣,養蒜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