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家鄉的景物作文(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寫家鄉的景物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15篇)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1

榕樹,又稱“不死樹”,因爲它生長快,壽命長。福州,俗稱“榕城”,在“榕城”這片土地上,有一個叫官阪的小鎮,那兒的榕樹也有不少,千姿百態。我的故鄉就在官阪。

漫步在通往中學的路上,寬闊的水泥大道兩旁盡是黃土堆與民房,不禁使人有一種特殊的傷懷。日落,餘暉映射在黃土堆旁土坑裏,水面如一面光滑的鏡子,折射出落日的光輝。天,和黃土堆的顏色大致相同,都是一種淡淡的土黃。空中滿是凝滯的雲團。水泥路的灰白色和夕陽的金黃色配合在一起,映入眼簾,晚霞好似七彩的流蘇,圍繞着落日,心中油然而生一種壯麗之感。

不知不覺,一株參天大樹展現在眼前。這株榕樹約有三合抱粗,濃密的樹葉覆蓋出幾十平方的樹陰。樹幹和樹枝呈現出生鐵鐵錠的色澤,粗實而又堅硬。樹葉綠得蒼鬱,清楚地顯示出這株榕樹的飽經風霜。

生長了五百多年的榕樹!對眼前這株榕樹我簡直到了望而生畏的地步了。走近一看,佈滿苔蘚的樹幹、樹枝上支撐榕樹母體的氣生根,一條一條,在夕陽落山的情境中,如同一個個初生的嬰兒緊緊依偎着母親,擁抱着,在媽媽的懷裏沉沉入睡……遠遠望去,給人以強大的視覺與心靈震撼。

想想看,這株榕樹已經在這個世界上活了500多年了,經受過多少風吹雨打,雷轟電擊呀!不管天氣怎樣惡劣,它都頑強地生存下來,這難道僅僅是因爲榕樹的壽命長嗎?難道僅僅是因爲榕樹生長快嗎?

幾百年來,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是打雷還是閃電,這株榕樹都活了下來,一回又一回絕處逢生,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終於成爲了小鎮一方奇麗、壯觀的風景。

家鄉的“不死樹”!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2

四川的樂山大佛天下聞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與之一爭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兒嗎?它就位於晉陽西山,大佛坐落於蒙山北峯之陽,晉陽西山大佛外露胸頸部分,高17.5米,寬25米,頸部直徑寬5米,唐代記載 高二百尺 ,按唐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那裏的景色令我心馳神往。

我們來到蒙山的山腳下,新鮮的空氣向我們撲來,蒙山的天真藍呀!藍得沒有半點兒雜質,純淨而透明,彷彿一塊兒巨大的藍水晶鑲嵌在山上似的,蒙山的景色真美啊!翠綠的羣山層層疊疊,像波濤起伏的大海雄偉壯觀,滿山的樹鬱鬱蔥蔥,好像披了一件綠色的棉襖。

我們沿着彎彎曲曲的小路朝前走,轉過幾個山腳,遠遠望見一條小溪潺潺地流着。水特別清澈,而且水流得特別急,好像小溪正急着回家。溪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溪底的沙石;溪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溪水真涼啊,濺到臉上滿是清爽。我們踏着小溪上的石頭,一邊快樂地歌唱,一邊向山頂前進。

越往上,山路越窄,我越走越累,腿像灌了鉛似的。但又想爬到山頂,看看蒙山的全景,所以我就奮力地向山頂爬去,一會兒攀着鐵鏈,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 在我們的努力下,終於登上了山頂,心裏充滿了興奮與自豪。大佛靜靜地端坐在蓮花寶座上,兩眼微閉,神情嚴肅,嘴角卻帶着淺淺的笑意。大佛兩手放於腿上,靜靜地打坐。天顯得更藍了,山更美了,大佛在青山綠水的簇擁下顯得格外莊重。

日的餘暉染紅天邊,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美麗的蒙山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3

一條柳江,如仙子飄舞的綢帶,婀娜地穿遊於自然之手得意雕鑿於南國之域的一座小城中。幾彎回曲,增添了它的幾分靈巧。可能是因“八龍現於江”

的騰挪,水流隨意地把柳州彎繞成一尊可意的碧壺。在俯瞰之下,柳江沿岸那秀峯峻嶺的滴翠,更讓這把壺有了立體而朦朧的姿韻。而這一脈柳江之水溫婉地在這把壺的臂彎裏繞了朵朵漂亮的花扣之後,飄然地東去南流。殊不知,人們的鄉戀便於此在這個扣上打了許許多多的情結……

我們依着柳州的山,戀着柳江之水。山是我們的思想之魂,水是我們的情感之脈。我們在山的褶皺裏解讀着啓智的密碼,在水的起伏中錄輯着歷史的雄渾。於是,那些關於山的歌、水的文便貫注在我們的記憶之中,滋潤着我們日積月累的成長懷想,深深淺淺地入詩入夢……

擁攬柳江,枕水小眠,聽山歌悠揚輕叩耳鼓。擡頭看,一城柳水十二橋,漁火江上有人家。慢說萬水千山憑君覽,只道一草一木撩人思。於是我在想,柳江水呵,它流到了哪裏?在水流過處,是否徘徊着一顆顆思歸的心……

看不到故鄉的山,心不會安寧。找不到故鄉的水,心不會快樂。那用心力寫就的懷鄉之情,不會因距離和時間而淡漠,鄉心貫穿於人們的千古記憶。在望鄉的秋山上,鄉情是牽念的舞者,翻越時空和季節,舞也玲瓏,蹈也翩翩……

什麼聲音能讓久別家鄉的人在剎那間動容?是鄉音!

讓水岸載起歌臺,唱一支歌,歌裏有關於山的思戀、有水的眷念。讓鄉音在清柔如緞的水流裏盪漾,讓鄉音純粹地說說笑笑,讓鄉音、鄉情點點重來,點點重來……

不要等到倦了,纔想到家……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4

我愛梅花,愛它的堅強,愛它的清高,我家就在梅花的聖地。

在春·夏·秋三季節裏,梅花並沒有什麼出衆之處,唯有到了千里冰封的冬天才傲然挺立在風雪中,堅強地迎接風雪的挑戰。

梅花分爲三個品種:白梅,臘梅,紅梅。

梅花在冬天十二月左右盛開的,每到梅花盛開的時候,來自各地不同的遊客絡繹不絕地慕名來到梅園觀賞梅花,一進梅園,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使人心曠神怡,遊客們都讚不絕口。這是侯的白梅花大多都是含苞欲放的。有些梅花翩翩落下,就像下雪,顯得嬌柔可愛。怪不得有那麼多遊客紛紛留下它們的情影呢!

去年冬末,接近幾日濃雲密佈,溯風呼嘯,鵝毛般大的大雪從天而降,下個不停。我透過窗子向外望去,嗬,好一株梅花!枝頭上既有含苞欲放的花蕾,也有綻放的花朵。火紅的花瓣,淡黃的花芯,雪片落到花瓣上,紅裏帶白,白裏透紅,我彷彿聞到了一陣沁人心脾的清香,心情不由得豁然開朗,走到院子裏欣賞這完美的“傲雪梅圖”!

入夜,雪片輕飄,朦朧的月光灑在梅花梢頭,更平添了幾許清高。陸游寫過一首詠梅的《卜算字》,其中有這樣一句:“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李清照的《漁家傲》中也有類似的句子:“莫辭醉,此花不與羣花比。”是啊,在百花齊放,爭方吐豔的春天,你不會注意到他的身影;而在這冰天雪地中,在其他花草全部凋謝枯萎的時候,他卻綻開了鮮豔的花朵!梅花在我心中是清高的象徵,它不甘隨波直流,與百花一齊盛開在春天,寧可超凡脫俗地挺立在風雪中。

古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畏,傲霜鬥雪,經過寒冬風雪的鍛鍊,花兒更豔,更香了,我們這一代的青少年兒童,就應像這傲雪的寒梅,在艱難困苦掙扎,磨鍊,更不能被父母,長輩嬌慣,只有這樣,將來步入社會所接受,爲祖國的建設描繪光輝的一頁!

我願意做一株傲雪的寒梅!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5

我的家鄉在大埔縣麻鎮恭上村,那兒是一個有山有水的“世外桃源”,每當春天來臨,我就會鬧着爸爸媽媽要回去踏青。久而久之,我便愛上了這美麗的家鄉。

早晨,朝霞照射着綠油油的農田,太陽公公從山坳裏爬出來向我們打招呼。鳥兒在枝頭上嘰嘰喳喳地叫着,順眼望望遠處的山,連綿起伏,山峯頂上蒙着白霧,好像還沉浸在美夢當中;再看看近處的山,慢慢掀開白霧做成的被子,睜開惺忪的眼睛,還披上了綠瑩瑩的樹木大衣。再看看門前清澈見底的小溪,似乎它也剛剛睡醒,靜靜地流淌着。這時,一陣香味撲鼻而來,哦,原來是晨風把小溪旁的米蘭花的香氣吹到我這兒,好像小米蘭花也想吸引我的注意力,用力扭動着腰肢。我看見幾戶人家的煙囪炊煙裊裊。這個早晨顯得多麼寧靜啊!

轉眼間就到了中午,太陽散發出耀眼的光芒。我來到村口的榕樹底下,陽光像一支支金燦燦的箭透過縫隙直射到草地上;有的樹葉像被撒上了金粉,如一片片金葉子,閃亮極了,在這裏就可以看見從家門前流過的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歡快地唱着歌兒繼續向前奔流着;我家背後的那一座座小山坡也披上了金色的薄紗。這裏的一切都被太陽的光芒覆蓋着。

隨着太陽慢慢西沉,晚霞爲家鄉的一切披上了紅色的霞衣。農田變紅了,山變紅了,就連門前的小溪也安靜下來了,乖乖穿上了紅色的霞衣……牧童趕着牛回來了,忙碌的農民也陸陸續續回家了,屋檐上的燕子也回巢了。不一會兒,夜幕降臨,天上可愛的星星眨着眼睛,一輪圓月像玉盤一樣掛在空中,這時候沒有了鳥叫聲,沒有了炊煙,只有星星在天上釋放它的光芒,近處的山好像也披上了黑鬥蓬,和夜空融爲一體,總之,這個夜晚又恢復了寧靜。

我愛這裏的寧靜,愛這裏的山、這裏的水,更愛這似“世外桃源”的生活。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6

河池,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她擁有着“中國水電之鄉,歌仙劉三姐的故鄉,紅七軍和韋拔羣的故鄉”等等的美稱。說到這兒,大家也一定猜到了吧?不錯,河池就是我的故鄉,就是我引以爲傲的地方。

六甲小三峽就是我家鄉的一個著名的景點,它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河池的西北部,讓河池變得更加的光彩奪目。

六甲小三峽原名姆洛甲女神俠,現名龍江三峽。她分別由天門峽,涼風峽,龍門峽和灕江田園風光等所組成,被譽爲“壯鄉第一幽谷,南國第一峽”。

河水碧藍碧藍的,藍的發光,藍的耀眼,歡笑着,騰涌着,一層接着一層地駛向遠方。河水清凌凌的,船兒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裏,顯得更加美麗了;山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裏,顯得更加雄偉壯觀了;夕陽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裏,顯得更加耀眼了;鳥兒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裏,顯得更加活潑可愛了;樹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裏,顯得更加蒼翠了。快看哪!這山姿態萬千,像展翅欲飛的雄鷹,像躍躍欲試的青蛙,像孔雀開屏,像熟睡的少女……

其中的“江回秀峯、長城遺恨、雄獅盼日、天泉飛瀑、金龜探月、美女出浴、玉兔下凡”真是巧奪天工。

走進涼風峽,與一陣陣涼風撞個滿懷,風中含着花香的氣息!啊,好清爽!

來到蒙古寨,別樣的民族風情讓我爲之陶醉。那兒還有許多可愛的小猴子,活蹦亂跳的,惹人喜愛!

我愛河池,愛自己的家鄉。無論走到哪裏,故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牽動着我,讓我不能忘懷。故鄉的山水養育了我們,今天,我們以美麗的.家鄉爲榮,明天我們將讓家鄉以我們爲傲。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7

有人說蒙山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秀,雁蕩山之奇,我想蒙山真的是這樣的嗎?這次我親自去了蒙山去體驗蒙山的美麗

當我們來到蒙山的山腳下,看到了鬆翠的羣山層層疊疊,像波濤起伏的大海雄偉壯觀,滿山的樹鬱鬱蔥蔥,好像披了一件綠色的衣服。蒙山的石頭很奇特。站在瞻佛亭往前方看,在遠處兩座大山的空隙間,隱約出現的那座大山的輪廓,很像一尊側睡的大佛!它的頭向西天,那上面突起的高點是耳朵,順勢下來是它的脖子、肩膀,身體大半隱在大山的後面。

水特別清澈,而且水流得特別急,好像小溪正急着回家吃飯。在小溪旁邊有一棵很特別的松樹,它是在蒙山唯一一棵根長在岩石下的松樹,它的枝葉很長也很多,像一把綠色的雨傘。在松樹的旁邊有一個形似中國地圖的瀑布。在羣山北部的峽谷谷口處,兩邊巨巖拔地而起,像兩隻龐大的石獸傾斜相依,那谷口便只剩下一線黝黑的縫隙通向遙遠的天際,成爲驚天動魄的 一線天 奇觀。蒙山真是山秀水美啊!可是它的山路非常窄,我越走越累,腿像灌了鉛似的。但又想爬到山頂,看看蒙山的全景,所以我就奮力地向山頂爬去,一會兒攀着鐵鏈,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經過2個小時我終於爬到了蒙山的山頂。往山下看,真有 會當凌絕頂,以攬衆山小 的感覺。我深深地吸了口氣,空氣非常清新,蒙山不愧爲 天然氧吧。

在蒙山最好看的就是楓葉了,那楓葉紅似火,黃似橘。真是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蒙山真不愧是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秀,雁蕩山之奇!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8

我的家鄉臨澤是被譽爲“塞上小江南”的地方,這裏生長着各種不同的果樹。什麼杏樹,桃樹,梨樹,棗樹,到處都是。這些果樹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的棗樹。

我家的果園裏,有亭亭玉立的梨樹,也有婀娜多姿的杏樹,還有飽經風霜的棗樹。棗樹看起來笨笨的,不像梨樹、杏樹那樣有姿有態,但卻樸實,強壯。

春天,大地被春姑娘妝扮得花團錦簇,五彩繽紛。我家果園的果樹也扭動着腰肢,高擎着花朵跟和煦的春陽打招呼。唯獨笨笨的棗樹還在那裏紋絲不動,呼呼大睡,外面的世界似乎與它毫不相干。

一場溫柔的夏雨過後,睡夢中的棗樹纔不慌不忙地睜開了雙眼,打探着周圍的世界。也許是不甘落後,棗樹爭先恐後地吐出了嫩綠的新芽。不久,棗樹的葉子長大了。細心的人發現,它橢圓的小葉子下還隱藏着許多小小的黃花哩!走近細細一聞,一股迷人的清香沁入心脾。

秋天,棗花落了,米粒般大小的棗兒怕羞似的躲在葉片下。慢慢地,棗兒長大了,一顆顆棗兒綠油油的,似打了蠟般地翠亮。深秋,棗兒長得更大了,有的棗兒還露出了紅豔豔的小臉兒呢!幾日後,棗兒全紅了,看起來水靈靈的,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情,恨不得咬上一口。鮮紅的棗兒吃起來又脆又甜,不僅能解渴,還能治病呢。

冬天,果樹的葉子都脫落了。棗樹又閉上眼睛準備過冬了。一場大雪過後,棗樹們披着潔白的絨衣進入了夢鄉。這時,果園裏靜悄悄的,連頑皮的我也不敢打鬧了,生怕打攪棗樹的美夢。

看着白雪覆蓋的棗樹,眼前又浮現出一顆顆又大又紅的棗兒,彷彿又聞到了那沁人肺腑的棗花清香。棗樹姑娘,好好休息吧!待來年,你們肯定還會結出甜甜的棗兒。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9

我的家鄉是良村,它是一個美麗的村子。家鄉盛產甘蔗,幾乎家家都種。家鄉的甘蔗皮薄、味甜、爽口。

春天,甘蔗下種了,我爺爺把甘蔗剁成一節一節的,埋在土壤裏,再給它施上點肥。等那綿綿春雨下過,甘蔗便從大地鑽出一個個小小的芽兒。那芽兒經過雨水的滋潤,好像洗了個澡,顯得生機盎然。

炎熱的夏季悄悄地到來,甘蔗在爺爺的精心培育下,它一下子長高了。爺爺開始頂着火辣辣的太陽給它分行,分行後的甘蔗便整整齊齊的,像一排排整齊的隊伍。每枝甘蔗筆直地挺立在田野上,遠遠望去像一個個站崗的哨兵。沒過幾天,甘蔗長到一米多高了,甘蔗葉子的顏色也越來越綠,一陣微風吹過,葉子發出“沙沙”的響聲,像在唱一首動人的歌。

落葉飄飄,百花凋零。正是這金秋時節,甘蔗成熟了。田野的甘蔗地連成一大片,鬱鬱蔥蔥。看着長高長粗的甘蔗,爺爺樂開了花。爺爺慈祥地撫摸着我的頭,輕輕地說:“科科,收穫的時候,爺爺把最大的甘蔗給你吃。”

不覺到了冬天,爺爺不顧寒冷,開始砍收種下的甘蔗,把一根根甘蔗捆紮好,擡上三輪車送回家。到家後,爺爺又在家的後園挖了一個大坑,把一捆捆甘蔗放進去,然後用土把甘蔗埋藏起來。爺爺說:“這樣甘蔗可多貯藏幾天,只要藏得好,甘蔗不會爛掉,到春節可以拿出來待客。在暖洋洋的陽光下,甘蔗吃起來特別有味。”

小朋友,要是你不信,就到我家來做客,又甜又脆的甘蔗準讓你吃個夠。咬一口,嚼一嚼,甜滋滋的甘蔗汁讓你一直甜到心裏頭。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10

朋友,我的家鄉是一個物產豐富、鄉土淳樸、四季分明的地方,這兒素有“棗鄉”之稱。在這物產豐富、氣候宜人的“小江南”之地,臨澤的紅棗最負盛名。紅瑪瑙一樣的棗兒,吃一顆又脆又甜,這是純真的綠色食品。這裏的大人小孩都喜歡吃。當你讀到這兒難道就不想來到我的家鄉吃一顆甜蜜蜜的紅棗嗎?

當貴如油的春雨細細的篩下來的時候,光禿禿的棗樹貪婪的吮吸着雨露。沒有表現出一絲的生機。當初夏的雨霧飄舞的時候,棗樹在歡快的雨線中盡情的舒展着它的枝和葉,彷彿在一夜之間就露出自己最得意的笑容,小小的橢圓樹葉偷偷的探出小腦袋,帶着極強、鮮亮的綠意在枝頭跳躍着,擔心人們看不到它的出現,首先映入人們的眼簾。看吧,田埂上、菜園旁、鄉村小路邊,它不需要太多,太肥沃的土壤,就可以生存。你看,這兒一片,那兒幾棵,它們在燦爛的陽光中、清爽的雨霧中生長着、歡笑着。盛夏的炎炎列日,是棗樹飽食養分的時候,橢圓的小葉片一律平伸着向上,陽光照在上面閃閃發光。小棗們幾乎一天一個樣。有綠泛白,當小棗尾部長出紅眼圈的時候,就有貪吃的孩子揹着大人偷吃了。雖然不是十分的好吃,但有了一絲甜意。

當初秋來臨,棗樹上綠的葉、紅的果會首先映入你的視線。你看,樹上綴滿了紅瑪瑙般的棗。有先前淡淡的紅或不是全紅,現在變成了深紅,最後成了黑紅。這時,你若摘一顆紅棗放入口中,準會讓你的牙齒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滿口都是甜蜜,那真是太甜了。你準會像貪吃貓一樣吃了一顆又一顆,直到你肚脹胃難受。這裏的人們,在這個季節裏,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愛吃這時的紅棗。這大概是因爲好吃的緣故吧。

你看,我的家鄉不錯吧。我家鄉的紅棗更是難得,對嗎?你若在棗子成熟的季節來,說不定會有更多的收穫。還能帶走一大包紅棗呢。歡迎你能來此作客。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11

我的家鄉在宜昌,那兒生產許多種類的水果,可是最爲馳名的要數橘子了。橘子酸酸甜甜的,汁水多,果質好。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已經嚐到橘子的美味兒了,所以橘子成熟後,我都會拉着爸爸,媽媽去水果店買橘子吃。

橘子在夏天開花,秋天結果。剛長出來的小花蕾只有指甲殼般大小。花蕾好似一個馬上就要笑開了的娃娃臉,可愛極了。秋天的時候,正是橘子掛果的季節,那一個個橘子黃澄澄的,長得小巧玲瓏,如果你站在幾棵橘樹面前吮吸着這裏的氣味,就會覺得一股股清香撲鼻而來,如果你在走近些,這些橘子一定會令你垂涎欲滴,現在你會情不自禁的摘一個下來,輕輕地掰開橘子,這時它那酸甜可口的果肉就會露出來,那果肉呀!非常誘人,它會讓你吃了一個還想再吃一個,讓你對它流連忘返。

橘子有一個圓鼓鼓的大肚皮,身上還有許多小窩窩,雖然我並不知道它們是幹什麼的,可我也對它們產生了許多興趣。有一次,媽媽給我買回了許多有綠也有黃的橘子,我發現綠色部分裏的小窩窩變成了鵝黃色,而黃色部分裏的小窩窩卻變成了橘黃色,這是怎麼回事呢?於是我上網查尋,我發現,橘子的顏色是從裏面往外面長得,綠色部分上並不是小窩窩,而是窩窩上的一層皮,而黃色部分上的窩窩慢慢裂開,就變成了橘子身上的“皺紋”。

橘子吃後可以增加維生素,還可以使頭腦清新,它的皮還可以貼在臉上美容呢!橘子可以做成橘子罐頭,橘子飲料,橘子糖、橘子皮不僅可以美容還可以當烹調料呢!

花美橘美人更美,家鄉的人們辛勤耕耘,換來夏天爛漫的花,換來秋天甜美的果實,朋友們,歡迎你來宜昌品嚐我們家鄉的特產——橘子。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12

杭州是一處美麗的地方,這裏的景色聞名中外,這裏的人樸實.快樂。

春之聲

杭州的春天是美的,美的那麼的純真,那麼的可愛。春姑娘在小河解凍時,隨着河水演奏的交響曲,踮起腳尖,踩着櫻花花瓣鋪成的小橋。聞着小草的淡香,悄聲無息地來到了大地。它如絲的頭髮換做了柳樹低垂,嫩綠的柳條;美麗有神的眼睛換做了波光粼粼的湖水;甜美的笑容變成了春日裏溫暖的風……花兒爭奇鬥豔、五花八門,一下起淅淅瀝瀝的春雨就精神煥發,紅紅的臉竟顯的滋潤了。春雨一下,小草探頭探腦地鑽出來呼吸新鮮空氣。我欣賞着春雨唱的歌曲,閉上眼睛去感受春天的聲音。我常常在有大風時,張開手,散着頭髮,閉上眼睛,風將我的頭髮吹起,我看見春姑娘從我身邊走過,風從我耳邊溜走,我聽見春姑娘在歌唱。讓我們感受春的聲音。

夏之風

西湖邊遠遠望去,竟多了一些粉色的小點在左搖右擺。走進一看,池中鋪滿了碧綠的荷葉,中間夾雜着一些含苞欲放的荷花,荷花的顏色由淺到深。多數是粉紅色的,底下的荷葉一葉搭一葉連成了片,將荷花高高托起,讓它盡展美姿。馬路兩旁的樹,已經茂密高大,就像一位位莊嚴的士兵,在歡迎夏天,一陣風吹來,樹“沙沙”作響。我認爲夏天來了。

秋之彩

秋天來了,秋風姐姐穿着彩色的禮服,跳着舞,雙手握着沉甸甸的果實,灑給大地,讓大地變成金色、紅色、黃色……秋風姐姐的朋友桂花妹妹也來和她做伴,她穿着金黃的裙子,散發着清香,和秋風姐姐跳着舞,悄悄的來到了杭州。果園裏蘋果娃娃把臉笑得紅彤彤的,漂亮極了

冬之美

冬天,白色一片,雪花一片一片的飄下來,將大地變成了一片雪白,一塵不染。屋檐下掛下一根根晶瑩剔透的冰柱,摸上去,涼涼的,一眼望去,美極了 。

我的家鄉——杭州,那兒是人間天堂,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我永遠的家。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13

一條柳江,如仙子飄舞的綢帶,婀娜地穿遊於自然之手得意雕鑿於南國之域的一座小城中。幾彎回曲,增添了它的幾分靈巧。可能是因“八龍現於江”

的騰挪,水流隨意地把柳州彎繞成一尊可意的碧壺。在俯瞰之下,柳江沿岸那秀峯峻嶺的滴翠,更讓這把壺有了立體而朦朧的姿韻。而這一脈柳江之水溫婉地在這把壺的臂彎裏繞了朵朵漂亮的花扣之後,飄然地東去南流。殊不知,人們的鄉戀便於此在這個扣上打了許許多多的情結……

我們依着柳州的山,戀着柳江之水。山是我們的思想之魂,水是我們的情感之脈。我們在山的褶皺裏解讀着啓智的密碼,在水的起伏中錄輯着歷史的雄渾。於是,那些關於山的歌、水的文便貫注在我們的記憶之中,滋潤着我們日積月累的成長懷想,深深淺淺地入詩入夢……

擁攬柳江,枕水小眠,聽山歌悠揚輕叩耳鼓。擡頭看,一城柳水十二橋,漁火江上有人家。慢說萬水千山憑君覽,只道一草一木撩人思。於是我在想,柳江水呵,它流到了哪裏?在水流過處,是否徘徊着一顆顆思歸的心……

看不到故鄉的山,心不會安寧。找不到故鄉的水,心不會快樂。那用心力寫就的懷鄉之情,不會因距離和時間而淡漠,鄉心貫穿於人們的千古記憶。在望鄉的秋山上,鄉情是牽念的舞者,翻越時空和季節,舞也玲瓏,蹈也翩翩……

什麼聲音能讓久別家鄉的人在剎那間動容?是鄉音!

讓水岸載起歌臺,唱一支歌,歌裏有關於山的思戀、有水的眷念。讓鄉音在清柔如緞的水流裏盪漾,讓鄉音純粹地說說笑笑,讓鄉音、鄉情點點重來,點點重來……

不要等到倦了,纔想到家……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14

雨,淅淅瀝瀝地下着。

我撐着傘漫步在古城小道上。那飄飄灑灑的雨絲,那富有江南氣息的粉牆黛瓦,勾顯出獨特的韻味。只有在紹興這座江南小城裏,才能感受到如此的魅力。

“賣臭豆腐啦!賣臭豆腐啦!”即便是雨天也有人在冒雨賣臭豆腐,樸實、朗朗上口的純紹興話音在小巷裏迴盪。我禁不住加快步伐,朝那個小攤走去。“老闆,來串臭豆腐!”“好嘞!”他麻利地炸起了臭豆腐,只見那豆腐在油中翻滾,逐漸穿上了一層金衣。不一會兒,戴着烏氈帽的老漢就遞給我一串金燦燦的臭豆腐。輕輕咬下一口,便覺得一股熟悉的味道從舌尖一直傳遍全身,薄薄的脆皮帶着些許溫熱被我吞進肚裏。老漢朝我友好地一笑,繼續喊起來:“賣臭豆腐啦……”三三兩兩的人們朝老漢走去,相信一定也想品嚐臭豆腐獨特的味道。

我繼續往前走着,走着,尋覓着、領略着雨中的紹興……

“叮咚,叮咚……”眼前出現了一座古橋,雨點落在緩緩流淌的小河上,發出異常清脆的響聲,我漸漸走近,雨中朦朧的古橋逐漸清晰起來,橋上的斑駁痕跡透出古老而神祕的氣息,一種說不出的美油然而生。我伸出手,細細撫摸着潮溼的石橋欄,似乎觸及到了歷史的滄桑是那樣的悠遠和厚重。。小路已走到盡頭,雨不知什麼時候也已經停了,一縷縷陽光灑在人身上,令我感到無比愜意。耳邊傳來汽車呼嘯而過的聲音。我一擡頭,呵,是昌安立交橋!我準備爬到旁邊的黃家山上去目睹它雄偉的全貌。

很快我便俯瞰到了昌安立交橋的全景,川流不息的車輛通過立交橋駛向四面八方,立交橋那正直分明的線條是紹興快速發展的標緻喝縮影,讓人的腦海中浮現的只有美,一種現代與原始的融合美。

我繼續走着,走着……

寫家鄉的景物作文15

家鄉的後山有一條清澈見底、波光粼粼、日夜歡歌的小河。它既沒有長江黃河奔騰咆哮的壯觀,也沒有灕江迷人的風光,但在我心裏,家鄉的小河永遠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當春姑娘從季的邊緣姍姍而來的時候,沉睡了一冬的小河在“嘎嘎”的鴨子歡笑中慢慢在睜開了明亮的眼睛,河兩岸開滿了五彩繽紛的野花。你瞧,那清澈的河水,盈盈溢溢地裝滿了一條河,在緩緩地流淌着,再加上一羣羣張口吸露的小魚在嫩草之間快活地穿梭着,這不正像是許多美麗的少女在邁着輕盈的步子嗎?一縷春風拂過,那一股醉人的幽花香直沁人肺腑。這簡直構成了一幅幅奇幻的山水畫,令你目不暇接。

當溫柔的春姑娘走了,接着夏哥哥來了。這時,四季的攝影師也給小河換上了另一給鏡頭——一片蔥綠。這綠,綠得發亮,綠得無法形容。到了這個時候,河邊的野花、柳樹長得更茂盛了,倒映在小河裏,小河成了一條五彩繽紛的綢緞。這夏天的小河,也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放學後,孩子們天天都到小河裏去游泳,一個個像青蛙一樣,撲通撲通地跳進水裏,他們在河裏進行遊泳比賽、嬉戲、捉迷藏。玩完後,已進傍晚,他們一個個躺在淺水中,淡淡的夜霧像一層神祕的白紗,輕輕地籠罩住了河兩岸,遠遠望去,山村和遠山朦朦朧朧。天邊初升的幾顆星星俏皮地眨着眼,最後一抹晚霞照亮着,微風輕輕地吹拂闃、小河溫柔地撫摸着,他們都彷彿睡在了媽媽的懷裏了。

啊!家鄉的小河,我多麼愛你啊!你是一首詩、一幅畫、也是一首悅耳動聽的歌,你永遠在我的心裏輕唱,在我的脈搏裏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