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四單元作文:戲曲大舞臺

京劇[1][2](Beijing Opera)又稱平劇、京戲,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已有200多年曆史,享譽海內外,有“國劇”之稱。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七年級下冊四單元作文:戲曲大舞臺,歡迎閱讀。

七年級下冊四單元作文:戲曲大舞臺

戲曲大舞臺【篇一】

我侃京劇

現在的青年朋友不大喜歡京劇,可我對京劇卻十分感興趣。

我對京劇感興趣都是受了爺爺奶奶的影響。他們酷愛京劇,只要電視裏有京劇節目,如《九州戲苑》之類的,他們總是要看的。久而久之,我也受到感染。我發現,京劇中有許多傳統文化的精華。

可說實在的,我對京劇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劇講究的是“唱唸做打”,只知道京劇分爲“生旦淨末醜”五個行當。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爲一談,甚至有時統稱她們爲“小旦”。完整的戲我只看過三部:《秦香蓮》、《九江口》、《九道本》。現在文藝節目或是綜藝晚會中所演出的京劇,大多是名劇名段,像這樣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較喜歡的是《鎖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玉堂春》中“蘇三離了洪洞縣”一段。

有人認爲京劇節奏慢,聽着不耐煩。其實不然,京劇節奏感強,速度有快有慢,但這都是根據劇情而定的。快,快得讓你聽都來不及聽,還沒弄明白是什麼意思,它已經唱過去了。像《秦香蓮》中“駙馬爺近前看端詳”一段,速度多快啊!如果電視機屏幕上不打字幕的話,那是根本聽不清的。爲什麼這樣快呢?就是爲了表達包公憤怒的感情和急於讓 世美認下秦香蓮的迫切心情。慢,慢得能一個字拖半分鐘的音。像《貴妃醉酒》中楊貴妃的唱詞多慢啊,這是爲了體現楊貴妃那雍容華貴的氣質和失落的心情。

總之,京劇藝術極富魅力,只要細細鑑賞,就能發現無窮無盡的妙處來。我會繼續看京劇、研究京劇的,並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朋友理解京劇,喜愛京劇。

戲曲大舞臺【篇二】

我愛呂劇

大家可能想不到,作爲一名中學生,在各種戲劇中,惟一吸引我的竟是呂劇,這讓人感到很驚訝。不過,這實在沒有什麼稀奇的。我喜歡呂劇,是因爲我們村裏的呂劇迷特別多,而且每年都要唱戲。時間主要集中在正月初五到正月十六之間,地點就在我們村的舊學校裏。戲臺後面原是教室,此時成了化妝室。上小學時,我總愛跑去看,一場同樣的戲我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當時,雖然看不懂演的是什麼,但那豪華的場景、鮮豔的服裝卻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好像每次去主要是爲了看那些衣服、頭飾,去看熱鬧,而不是去聽戲。

現在我已是一名中學生了,去看戲不再只是爲了看場景看服裝,主要是聽戲。你看,帷幕一拉開,只見一個個姑娘蓮步輕移,環佩丁當。這時,我會目不轉睛地看個夠。常演的呂劇有《李二嫂改嫁》、《王二小趕腳》、《牆頭記》、《龍鳳面》、《雙蝴蝶》等。印象中,劇裏的人物個個清秀美麗,形象動人。記得一位戲劇家曾說過,民間藝術是在人民的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我感覺,呂劇與其他劇種不同的地方,是它與我們農村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差不多每一出呂劇都是根據人們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事情編寫成的,因而具有樸素真實的特點。人們歌唱它,演奏它,總是有感而發的,所表現的感情是真摯的。應當說,這便是呂劇的魅力所在。呂劇就是因爲有了這樣的特點而吸引了我。

我喜歡呂劇的另一個原因是,爺爺是演了幾十年呂劇的老演員,我從小耳濡目染。我很敬佩爺爺,他不但能唱出男女不同的聲音,還能夠唱出感情。有時,唱着唱着,他會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淚。現在,爺爺雖然已年邁,但唱上幾段還蠻有滋味。平時走路,他還不自覺地顯露出演戲時的姿勢。因爲經常聽爺爺講述,並常跟他去看戲,所以,我對呂劇更加喜愛了。

呂劇是我們山東的地方劇種。呂劇人美、舞美、曲美,極具表現力,我想,這大概是呂劇擁有成千上萬呂劇迷的根本原因吧。但願心愛的呂劇久唱不衰,永遠散發出誘人的魅力。

戲曲大舞臺【篇三】

走近父親的秦腔

父親愛唱秦腔,常扮演老生的角色。每到新年,他總要在村裏的戲臺上唱上個三本五折,七天八晚。小時候的我並不知道秦腔是什麼,然而就是喜歡聽那有板有眼的調子,覺得如同那時常愛吃的酸杏一樣有味。於是,每到新年,就盼秦腔;每到秦腔演出時,則看得廢寢忘食,毫無倦意。

俗話說:知子莫如父。父親對我癡迷秦腔的言行表示反對。他說什麼“唱戲是下賤人的職業,學好了也無用處”啦,什麼“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啦。我聽了似懂非懂,嘴裏雖然答應着,心裏卻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然而我畢竟聽從了父親的話,被父親送到了學校。日子在琅琅的讀書聲中流過,秦腔的影子離我越來越遠。父親那寬厚結實的胸背遮住了我透視他心靈的眼睛,當我聽他唱那一折折聲情並茂的秦腔時,也體味不出他那複雜的思想感情。

人生如戲,轉眼間已演了幾折,當我戴着中學生校徽從無知逐漸走向成熟時,我才漸漸從心靈上走近父親。雖然他的“唱戲是下賤人的職業”的觀點帶着濃厚的封建思想,雖然我對沒能學唱味道醇厚、令人蕩氣迴腸的.秦腔感到遺憾,但我還是很感激他。是父親讓我學到了知識,走近他的秦腔。那一聲聲時而悲壯,時而婉約,時而蒼涼的調子無不代表着他的思想感情,也從側面反映了世事盛衰、人生百味。秦腔已成爲父親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秦腔寄寓着他全部的情懷。高興的時候,他會在火炕上一邊品茶一邊唱;憂悶的時候,他也會唱上幾句。父親的一些性格特點在唱戲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記得在臺上演出時,別的演員都不願演不光彩的角色,可父親卻很樂意,他認爲演這些角色更有教育意義。有人說他太固執,他卻笑道:“唱戲的,何必當真呢?”父親也挺有責任感,同臺演員在演出時卡了殼忘了臺詞,他就及時小聲告訴對方。他說不能矇混過關,讓臺下的觀衆笑話,有的觀衆不懂,可他們中也有行家哩。村裏有個老阿婆,一生無依無靠,孤獨悽慘,平日裏就愛聽秦腔,父親知道這個情況後,一有空就去給她唱。每當秦腔從老阿婆的屋裏傳出時,村裏就有人說:“聽,××的戲癮犯了又沒處唱了。”可我知道,那一聲聲的秦腔寄託着父親對老阿婆的安慰和同情,村裏人哪知他的內心呢!

走近父親,走近他的秦腔,我細細聆聽着,我深深思考着。

相關閱讀:關於京劇

京劇[1][2](Beijing Opera)又稱平劇、京戲,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已有200多年曆史,享譽海內外,有“國劇”之稱。分佈地以北京爲中心,遍及全國。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它走遍世界各地,成爲介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另外,“京劇”也是一個網絡用詞,意思同“驚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