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民風作文400字合集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風作文400字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民風作文400字合集7篇

民風作文400字 篇1

山東民俗表現出多樣性、地域性。山東腹地濟南、青州、泰安、兗州一帶是傳統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其中,曲阜、鄒城爲孔孟故里,孔孟家族習俗不僅影響當地,還遠及國內外;泰安有五嶽之首的泰山,泰山既是歷代皇帝封禪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山東腹地的家族習俗與民間信仰對周邊地區的民俗傳承有典型意義,可以作爲山東民俗的代表。

東部沿海地區以漁業習俗和外出經商的民俗最爲突出,漁業習俗又以日照、榮成、蓬萊、長島等地最具典型性。魯東南地區具有山地特徵的古代文化發祥較早,保留着較多的傳統民俗事象。並且沂蒙山區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形成的一系列良風佳俗,新中國建立後,這些良風佳俗進一步發揚光大成爲沂蒙精神。魯西南、魯西北地區爲黃河沖積平原,民俗事象與古老的黃河緊密相連,獨具特色。其戲曲曲藝、音樂舞蹈、民間工藝(如剪紙、刺繡)等,都已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也孕育出了不同的地域方言。山東方言統屬“北方方言”,分爲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三個大類。濟南、聊城、德州、濱州、淄博、泰安等地同屬冀魯官話,在山東省內屬於比較易懂的方言。魯南、魯西南包括菏澤、濟寧、棗莊、臨沂等地同屬中原官話,方言比較難懂。山東半島的青島、煙臺、威海、日照同屬膠遼官話,又稱膠東方言,最爲難懂。各地方言又因地域、文化、生活習慣等原因,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性。

民風作文400字 篇2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貴州省東南,由十餘個村寨連片組成,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在西江苗寨,一幢幢木質吊腳樓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梯田河塘相互掩映。登高俯瞰,層層疊疊佈滿起伏的山巒,氣勢恢弘,讓人驚歎爲天上樓閣。清澈見底的白水河穿寨而過,多重構建的五座風雨橋凌空飛架,移步換景,賞心悅目。清晨和傍晚,裊裊炊煙,伴着朝霞晚暉雲繞山寨,與閒適平淡的田園生活融爲一體,呈現出一幅自然天成的水墨風景畫。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苗族服飾,獨具民族特色:銀質頭飾結構複雜,就像一頂多層的皇冠,上大下小,帽圍銀片上佈滿凸紋動物以及花卉圖案,顫枝花蝶,風姿綽約;齊眉流蘇,顧盼生姿。衣服以紅色爲主,裝飾綠色、黃色的鮮豔飾帶,領口、肩頭、袖口都縫綴有銀質團花。絞絲銀項圈上掛着一個巨大的平安鎖,二龍戲珠紋飾惟妙惟肖,底部還垂着許多細銀鏈,串着分爲四級的墜飾,分別爲:花蝶、蓮臺菩薩、銀鈴、葉片等樣式,造型飽滿,工藝精湛。這一身行頭上裝,惹得爸爸直圍着我打轉兒,豔羨地直呼:“土豪,土豪,我們一直是朋友啊!”

好吃的還有打餈粑,把蒸熟的糯米倒進一個大木槽裏,再用木錘反覆捶打黏稠後,拌上香甜的調料,咬上一口,那味道啊,蜜香軟糯。

在苗寨裏緩緩穿行,一切都是新鮮好奇的,一切都想拍入鏡頭,猶如穿梭於苗人樂業生息的古樸時空裏,讓心靈接受了一次全新的洗禮。

民風作文400字 篇3

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爲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着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xx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羣結隊盡興遊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民風作文400字 篇4

泱泱華夏、盛開着五十六朵名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名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不一樣的節日,不一樣的穿着,不一樣的食物,不一樣的民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鄉—江西也有着與這邊不一樣的過節風俗!

我們過節吃的年夜飯是用自家種的大米做的,飽滿粒大。我們還要吃餃子、湯圓,用意是團團圓圓;餃子裏會放少許糖,用意是這一年的日子過得甜美;還有一種“長壽果”,大多是給老人吃的,是在餃子裏放些花生,用意是健康長壽。我們還把餃子和麪條一起煮,餃子包的像元寶,名叫“金針穿元寶”。

過年時我們還要貼對聯、貼年畫、拜祖先、敲鑼打鼓......但最開心的還是我們這些晚輩了,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也表示了長輩們對晚輩新一年的祝福。我們還要到親戚家拜年,不過,我們要送禮物,都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臨走時,主人便會取出自家大桔,意在互贈吉祥。

一年又一年。年就這樣在傳統的緊密急促程序中、在孩子們收到壓歲錢的喜悅中、在人們吃年夜飯的快樂中漸行漸遠。這也明顯地展示了中國文化風俗的魅力!

民風作文400字 篇5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韶關,那裏有別具一格的客家習俗,其中,春節最爲熱鬧。

除夕的'前一天,村名們都蜂擁而至的來到集市上,買雞、鴨、鵝,買黃酒、白酒……留在家裏的人則要將全部的物品更換,俗話說“乾乾淨淨迎新春。”掃完後,貼上年畫與對聯,整個屋子都充滿了喜慶的氣息。

除夕那晚,家家戶戶都要吃團圓飯,從下午,人們就開始準備着這一年一度最爲豐富、最爲開心、終於有意義的團圓飯了。吃完了飯,全家人都會在自家的屋頂上放鞭炮,準備迎接新春的到來。“啪啪啪”飛上天空的煙花,好似一盞獨燈,照亮了天空中的一角。十二點鐘的鐘聲敲響,從村頭到村尾,挨家挨戶都要放很大很大的爆竹,“隆隆”的聲響伴着新春的到來。當晚,每個人都要守歲,如果要睡覺,就要開着燈睡覺,因爲長輩說那樣年獸就不會來找我們。

大年初一雖然沒有除夕那樣的熱鬧,喜氣洋洋,但還是很開心,歡樂的。早晨,六點多,每家每戶都要去廟裏拜祖宗。給祖先敬完酒,還要按大小輩分站一列,朝祖先拜六下,六六大順,祈禱來年平安,吉祥,富貴。回到家以後,晚輩要收取長輩給的紅包,並且要說:“祝某某某,新年快樂,吉祥平安來年如意。”

初二那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家探訪,回家那天,她們都會帶一些糖果,水果,賀禮……

正月十五的那天晚上,家裏人要開始做湯圓。糯米用大大的缸子裝着,用木錘把它打均勻之後再包餡兒,晚上吃。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民風作文400字 篇6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爲“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裏,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爲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爲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民風作文400字 篇7

泉州一個美麗的地方,一個個習俗就像一顆顆美麗的珍珠,而《泉州習俗》把這一顆顆珍珠串成一條珍珠項鍊,供人們觀看。《泉州習俗》主要講泉州的習俗、節日、遊藝與工藝等習俗。

除夕在泉州不叫除夕,而叫“年兜”,具體日子是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有祭祀祖先、張貼春聯、吃團圓飯、分壓歲錢、“跳火盆”|辭年守歲等主要習俗。而祭祀祖先是“年兜”的重要節日。

“年兜”中午桌上要堆滿各色糕果和雞鴨魚肉,中間高堆“過年飯”,以陶鉢盛大米(象徵衣食豐足),上面在擱碗糕(象徵興旺發達)、紅橘(象徵吉祥如意)、紅雞蛋、紅米丸、紅棗(象徵團圓美滿)和米粉蒸制的金、銀錠(象徵財源廣進),中插春枝(象徵年年有餘),供桌前還要在置放一個火爐(象徵家運享通、紅火)。祭祀祖先就完成了。

吃完團圓飯,男生要“跳火盆”,女生則要收拾桌面,洗刷鍋竈碗筷。接着,長輩晚輩壓歲錢(有的是春節早上發),亦稱“分年”。諸事完畢後還要守歲,俗謂守歲的父母或長輩可以延長益壽,故又稱“坐壽”。

我們還有許多其他的節日,比如“清明節”、“七夕節”、“冬至節”等節日,但有的泉州節日我們都遺忘了,如“浴佛節的重要節日。

《泉州習俗》使我瞭解了我們泉州這裏特有的節日,使我明白了許多風俗習慣和工藝名俗,讓我更加明白這個美麗的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