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的散文

追憶的散文1

追憶

追憶的散文

當點點燈光幫助拼出那個夜晚時;當皎潔的月光撒下大地時;當一切都變得靜謐的時候,手中原本繁忙的筆也緩慢下來,思緒也漸漸地不再起伏,目光在強烈的燈光下也開始顯得模糊起來。隨着空氣中的電磁波,我的思想飄向了恆古的時代。不知是誰,鑿壁偷光,讓夜晚變得亮堂。不知是誰,十年寒窗苦讀,讓夜晚變得有了希望。也不知是誰,低吟着《蒹葭》,讓夜晚變得如此憂傷。在那微弱的年代裏,有些人,早已學會了夜晚的追憶。

追憶,夜空。就在那個盛夏的夜晚,當沒有蟬鳴的時候,當沒有繁忙的時候,一個人,靜靜的擡頭仰望夜空,去想象,去回憶。想象宇宙的盡頭,有沒有另外一種生命在活躍,在穿行,在快樂,在悲傷。去回憶,曾經的快樂和悲傷,擦肩而過的朋友,就這樣又一次被我聚集在這樣的一個夜空裏,沒有噪雜,沒有思想的夜空中。

有些人說過:白天,我們是另外的一個自己,只有夜晚,我們才能脫離僞裝,還原真實的自己,放棄所有的束縛,不必在意白天的經歷,不必去悲傷,讓心去平靜。大概正是因爲這樣,辛棄疾纔會有了“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的憂放,李白纔會來一個“擡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哀愁,他們在夜晚中追憶表達。我追憶他們的夜晚,我追憶他們心中的情感,也包括他們的悲傷和快樂。

我追憶夜晚的靜謐,畢竟鋼筋和水泥時代早已消失了劉方平的“蟲聲新透綠窗紗”的悅耳的聲音。靜謐的樓房,靜謐的人們,靜謐的植物,他們都在沉睡了,連月光也不過如此,這時的靜謐取代了白晝的繁華。午夜,追憶中的靜謐,每天都在教室裏聽着同種老師的聲音,聽着多媒體發出的滋滋聲,聽着跑步列隊的口號聲,只有在這午夜,夜纔會靜謐下來,雖說也時常窗前走過穿高跟鞋的女人走路時留下的“啼塔”聲,也時常有了幾聲犬吠,貓鳴的聲音,即使這樣,也改變不了夜的寧靜。除了那些那些燈紅酒綠的街道,還有忙碌一天的父親在沉睡中生產出來的鼾聲。

很晚了,當強烈的燈光變得柔弱的時候,當視線變模糊的時候,當腦電波漸漸往空氣中發散的時候,當曇花正在炫耀美麗的時候,我已經睡着了,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陌生夢鄉,那應該是無數個腦電波在交融匯通,我也許又開始了追憶另外一個的夜空。

高一:燕菲兒

追憶的散文2

今年元旦,王屋山遊玩,在上天壇神路時,被遊客的驚叫聲吸引,循着他們手指的方向,目之所及,是山坳裏一棵掛滿了“紅燈籠”的高大的柿樹,已無一片葉子,枝枝杈杈上全是紅通通的柿子。在藍天暖陽下,顯得那麼耀眼,那麼溫和,那麼富有詩情畫意。不禁令我想起了“嚴霜八九月,百草不復榮。唯君粲丹實,獨掛秋空明”的詩句

記憶的二維碼一旦打開,絕對少不了我家鄉的柿子樹。

豫西北,王屋山腳下,有個東張村,三面環山,村南有虎嶺河東流而下。

從我記事起,這裏就是一個天然的植物王國。大樹小草,鋪天蓋地。最誘人的是各種各樣的果樹,蘋果,山杏,李子,毛桃,小山棗,大山棗等等,一提起來就流口水。可是,這些大都長在山上,而山下最多的則是柿子樹。山村梯田較多,柿樹多數都生長在田壟地頭,不佔莊稼地兒,一棵一棵溜着地邊兒排列,井然有序,特別壯觀。

春天,柿樹開花時,像漏斗,似潤玉的柿花,咧着甜甜的嘴脣,害羞地躲在綠色的樹葉叢中,一陣陣清香,纏住行人的足,扯住行人的心,說它“粉面含春威不露”,最恰當不過了。當小小的柿子從花芯拱出圓圓的腦袋,柿花就開始凋零。這時,男孩子們最愛摘一片橢圓形的綠葉子,捲成小筒,放進嘴裏當笛子吹。一看他們鼓起的腮幫子,就知道很費勁兒的,不過那聲音真的好聽,脆亮脆亮的。而我們小姐妹們則喜歡撿那些落地的嫩黃的柿花,用扎頭髮的紅繩穿成項鍊,掛到脖子上玩。少年時代的記憶也像脖子上的項鍊,一珠珠、一粒粒,隨着年齡的增長,它的內涵也日益豐富。

鄉里的孩子野,首先野在扒高爬低,誰要是不會爬樹,便自覺沒能耐,也會被夥伴們嘲笑。因爲大多數柿樹,有粗粗的幹,糙糙的皮,最便於手攀腳蹬。樹叉又多,旁逸斜出,你可以想象出它與大傘何其相似。夏天,枝繁葉茂的柿樹,猶如華蓋遮陰,大人們和不會爬樹的小孩兒乘涼樹下,而樹上則是我們的遊樂場。小夥伴們在勞動(割麥子或撿麥穗)的間隙,猴子一樣躥上柿樹,在枝葉間或坐或躺或臥或立,樹枝成了我們的“單雙槓”,“鞦韆架”,連學校也沒有這樣現成而方便的體育器械。

柿樹像大大咧咧粗裏憨氣的父親,一頭蓬亂硬扎的頭髮,咧着憨厚的大嘴,腰粗腿圓,用他博大的胸懷擁抱我們嘰嘰喳喳,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最有趣的是玩捉猴子(摸人)遊戲。七八個夥伴爬到樹上,先抽籤兒,決定誰來抓人。“裁判”手裏握着一把兒和人數一樣多的小棍棒,露出來的半截兒齊刷刷的,但其實它們的長度不一樣,必定有一枝兒或長或短。誰抽到那個長的或短的,就被夥伴們用手帕蒙上眼睛。等其他人各自找好自己的位置後,裁判便喊一聲“開始”。被矇眼的人就憑自己的感覺,確定要尋找的對象,再小心翼翼地去捕獲目標。其他的人,靈活地攀上滑下,跳左飛右,間或用怪里怪氣的聲音挑逗一下矇眼的人,都會使他猶豫不決,也不知該去哪兒找人啦。當他循聲而去時,那個人會斂聲屏氣,一動不動。此時,世界彷彿靜止一般。他呆一會兒,豎着耳朵也聽不到什麼,以爲真的沒有人,就返回來向別處去尋“獵物”。當然也有被他窮追不捨的,只要用手觸到對方身體的任一部位,就算勝利。有的人急中生智,用兩手抓着樹枝,把身體吊在空中打秋秋。有時不小心樹枝折了,會連人帶枝掉到地上。有的胳膊沒勁兒了,手一滑溜,會一下子摔下去的……當然,這是違規的,裁判宣佈本節對抗結束。我們嘿嘿哈哈的笑聲就從枝葉間飄出,悠悠迴盪在曠野間……

夏天,在我們的遊戲中飄逝,秋追它而來。

此時的原野山崗,不曉得是誰使了點金術,把整個世界變得金燦燦。就連夕陽的紅暈也閃着金光,給羊們牛們稻們都披上了金色。這豐收的碩果啊!連爸爸媽媽的臉色也成了紫銅色的,放着金光。我們終於理解了什麼是金秋十月。成熟了的柿子似年輕姑娘紅紅的臉蛋,也像一盞盞漂亮的紅燈籠。此時的柿樹,碧葉丹果,美得不可一世,煞是喜人。

收穫的季節到了。生產隊裏把屬於本隊的所有品種的柿樹,有圓柿、長柿、方柿、牛心柿等,都颳去一小塊樹皮,用毛筆標上序號,然後家家戶戶捏紙團抓龜。你抓到幾號,那樹上的柿子就歸你家。我記得最少都會有兩棵的。這時候,秋收已完,麥苗已出,全村男女老少,挎籃挑筐,揹着竹夾竿,說說笑笑去摘果子。

收回家的柿子,精挑細選出那些個兒大、囫圇、齊整又硬實的,旋了皮兒做柿餅。先把去皮的柿果纏系在準備好的榆樹枝條上,掛在院子裏晾曬風乾,去水分後,再放進密封的大大小小的罐子裏,捂上一個冬天,春節到來時,就能吃上敷了一層白霜似的柿餅,甜滋滋,筋道道。

而其它的柿子,或切開晾曬成柿瓣,或泡在溫水裏做成醂柿子,或丟進缸子裏做成柿子醋……

當西風吹過山崗,層林盡染,像一叢叢燃燒的火焰,山坳,平地,峯頂,斜坡,還有那從頭紅到尾的柿子葉,給金秋憑添了一抹色彩,真可謂“霜葉紅於二月花”。被風吹落於地的柿子葉,則被我們用竹笆子摟到一處,挑回家去,塞進竈裏,燃一星星火苗,飄一縷縷炊煙,煮一鍋鍋香噴噴的玉米粥,留下的一堆堆灰燼,又是莊稼的好肥料。

甜蜜有味兒的少年時光就這樣年趕着年,在盼望着的盼望中溜走了。

後來,柿樹也像聯產承包一樣分給了各家各戶。漸漸地,工廠越來越多,莊稼地兒越來越少,柿樹也消失殆盡。我最後一次見到我們家的兩棵柿樹,大概是在20xx年的夏天。後來,這裏被規劃成了工業集聚區。

從此,遍佈在這個小山村的不知道有多大年齡的一棵棵柿樹就不見了。我總覺得那是個夢,希望夢醒了,依然能望見那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枝繁葉茂的柿樹,那是故鄉一道最美的風景。然而,沒有了,再也看不到了……可那黃花,綠葉,青柿子,紅柿子,樹上樹下的笑聲,像過電影一樣永遠浮現在腦海中。

歲月無意東逝水,此情可待成追憶!

追憶的散文3

心念,心憶,心底兀自的追憶,思念,像是渴望着什麼,我沉思着,終究還是探不出結果,而我深深的知道,那兒有我美麗的家鄉,有着我一直掛念於心間的父母,甚而時間久了,我想着父母的容顏,家鄉的容貌,以爲是大相徑庭,於是當我再次踏上回家的火車時,路途中遇見的山格外的青,連綿不絕的,裊裊炊煙冒出了山峯,衝向了九霄,盡然美的如詩,美的如畫,可不知爲何,此刻的我分不出多餘的心思去欣賞它們,留戀分外美麗的景緻,自私的我,將遐想全部給予眼前浮現着的‘百花園’.......

我看到黃燦燦的油菜花,開在半畝肥沃的土壤上;我看到色彩斑斕的牽牛花,藍色的,粉紅色的,開在窗前不大的老屋下;我也看到潔白的蓮花,高雅的開在池塘荷葉的懷間。百花園也是有池塘的,池塘裏有着數不清的小魚兒歡快的玩耍着,有的藏於池底的淤泥下,有的沐浴着春風,駐留在橋下,還有的呢,它們自由的穿梭在荷葉之間,它們輕吐着泡泡,盪漾起小小的波紋,看啊,看啊,一隻深綠色的樹蛙正在靜候美食呢?

百花園的池塘雖然不算大,但在百花園的家系裏,它的地位又算得上舉足輕重了,第一次步入百花園時,所望的,浮現於眼前的必然是池塘,上方是彎曲式的過道,常有人駐留於此,坐在過道上方,偶爾買些小零食,餵給池塘裏的小生物們,過了半晌,零食零零散散的漂浮在水面上,不曾少過,我也是其中人,或者時間過的久了,我很難記起自己向過道下丟過什麼食物,吃剩的饅頭,開封的薯片,都無從而知。不用刻意聽,百花園的池塘下青蛙的叫聲便傳的很開,盡收耳蝸,此起彼伏的蛙鳴聲,刺耳的很,現在回想起來,在這光怪陸離的城市,我想,如果再次聽到那燥人的蛙鳴聲也是一種享受,勝過於悅耳的音樂,我很難忘懷百花園的荷花,聯想到很多書上所描述的,荷葉的生長力是頑強且又奇蹟的,尤爲深刻的是季老的佳作《清塘荷韻》裏描繪的荷花,一年,一直到秋涼落葉,平靜的水面依舊往常,第二年,春水盈塘,綠柳垂絲,一片旖旎的風光,到了第三年,投放蓮子的地方開始發芽,漸漸的,浮現出惹人憐愛的綠葉。於是乎,又一年過去,嚴冬一過,池塘裏的荷葉肆意的生長着,一夜間,起初的幾十枝,迅速的擴散,蔓延,接踵而至的荷葉遮蔽了半個池塘。

我熱衷於讀季老的文字,他所具備的樸素,對於生活的熱愛是我等後人理應具備的,季老對於荷葉的情有獨鍾,花下四年時間對於荷葉的觀察入微,我不禁想起百花園的荷葉,望着池塘下的荷葉,奮力的撐開着自己的身體,把自己最美的一面毫無保留的展現出來,它們沒有佔據半個池塘,也沒有佔據最亮眼的一角,百花園的荷葉團結似的緊緊擁抱在一塊,選擇了最靠池塘邊緣的一簇,盛開在陽光下,滿面春風,極惹人憐愛。放眼一看,那兒有白色的荷花,《後來才知道荷花也稱作蓮花》,周敦頤曾在《愛蓮說》中描述過蓮花的外貌,‘亭亭淨植’,‘不蔓不妖’,‘香遠益清’,同樣的,周敦頤給荷花的描述也適用於百花園池塘下的蓮花,‘亭亭淨植’‘不蔓不妖’‘香遠益清’,繼而,世上所有美好的蓮花都可以借用,燕園下的,西湖下的蓮花都美的惹人憐愛。

然而好景不長,燕園下的荷花開的更加茂密了,蔓延的速度也早已將整個池塘佔據,西湖的美景更加的景緻,欣賞的遊人也越來越多。我再次禁不住想念,爲百花園的荷葉心疼,心疼它得不到陽光的沐浴,心疼它的身體逐漸乾瘦,心疼再也無人欣賞百花園,再也不會欣賞到池角一簇的荷葉,荷花。

如果有一天,百花園的池塘下的荷葉再次生起一朵朵綠色的葉片,極惹人憐愛的翠色,我猜,一定是最初沐浴春風的荷葉,它們只是暫時的沉睡了,期待着來年的頑強生長,迅速的擴散,蔓延,接踵而至的,難以計數的遮蔽了整個百花園的池塘,可是無奈,這不過是我自私的想法.

沿壁桃花滿樹滄

我看過許多的桃樹,有的生長在懸崖峭壁上,危險至極,有的生長在農家果園中,滿溢芳香......,我的故鄉也有桃樹,生長在懸泉瀑布的上流,急促的水流流過堅挺的樹幹,順勢流下,或是被樹幹猛烈的彈回去,繞道而行。

我看過江西吉安的桃花樹,我也看過湖南衡陽的桃花樹,也許是機緣不巧,我會認爲衡陽的桃花樹結的桃果開的大而壯實,盡然我所見的桃花樹很多,卻依舊莫名的遺憾,總覺得空蕩蕩的,似乎我的生活中少了真正的桃花樹,過了很多年,當我懷着雅興在百花園裏欣賞池塘下的荷葉時,突兀的狂風向我迎面而來,我看見一片片粉紅色的桃花瓣飄零着,掠過我的臉龐,片片嫩色的桃花瓣隨風舞動,如同粉色的精靈絡繹於百花園各個旮旯,百花園因此華光四溢,精彩紛呈。

是啊!我猛的發現,自己看過衆多的桃花樹,可我遺憾的是自己沒有看過滿樹桃花哩!我追尋着,漫天的挑花來自於何處,迷人的芳香源自於何方?心有渴望,便會用行動去找尋,但我不必去找了,我知道我一定在百瓜園的一簇遇到過它,我試着摸索以前的回憶,不一會兒,一棵佝僂着脊背的桃花樹開在我的眼前,四周除卻芳草叢生,還有一間不知是什麼的房屋,單調的很,我望着桃花樹上落英繽紛,美不勝收的桃花,悲喜交織着,心悅我可以目睹如此美麗的風景,風景是屬於沿壁桃花的,自然,也屬於百花園,一樣的,我也會爲他悲傷,看着殘留的淚痕,化作琥珀的‘桃花淚’,《桃樹受過傷後會產生桃膠來癒合傷口》,淺黃色桃花淚在陽光下慢慢風乾,螞蟻勤勞的在採集掉落地上的桃果,蜜蜂圍繞着桃花嗡嗡的低鳴着,清潔工仍舊拿着掃帚清理着桃花樹下滿地的桃花瓣,一切都顯的和諧,依舊如往常一樣,可我平靜的心不知道爲何卻暗自翻涌着,是出於對桃花樹的保護嗎?我不得而知。

聯想到桃花,腦海裏浮現出很多關於桃花的詩句,唐代周撲的‘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唐代吳融的‘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蘇軾也愛桃花,‘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傍沼人窺鑑,驚魚水濺橋。’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也對桃林有獨自的見解,‘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放眼古今中外,桃花的詩,詞,句,篇是千變萬化的,各有各的特色,而相比較下來,百花園的桃花園的桃花樹則沒有人爲他譜曲,甚至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費盡心思去在意它,一字一句都會爲它反覆推敲個半天。桃花樹沿着牆壁而長,它把身體探出半截,或許是冥冥之中的它早已明白這是自己的職責,它將陽光給予着四周的芳草,還有那不知道什麼名的老屋,堅韌的生長着。於是,人們會認爲這千瘡百孔的桃花樹註定活不了多長時間,傻傻的把最好的陽光給了身邊的芳草和那不知道什麼名的老屋,然而,我們都錯了,它不但沒有放棄生長,反倒更加富有活力的活着,盛開滿樹桃花,盛開落英繽紛的美麗桃花。

白居易說過‘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而我相信百花園的桃花來的比寺廟的桃花來的更快,看吶,那悄然探出芽的樹枝,歷練了嚴酷的寒冬,漫過了金黃的秋色,越過了四季,越過了多多少少個白晝,待來年晚春盛放的愈加精彩。

追憶的散文4

在沒來寶泉嶺之前,我的家是在穆棱市一個與世無爭的偏遠山村,父親當初之所以選擇在那裏落腳是因爲1960年鬧饑荒,父親在雞西煤礦拼命工作也不能讓母親和哥哥姐姐們吃飽穿暖,他想作爲一個男人必須要有擔當,要養得起老婆孩子,所有他毅然辭去了工作鑽進了大山,記得他那時時常自豪的對鄰居們說:“樹挪死,人挪活。窮則思變,在這個大山裏只要足夠勤勞就不會讓老婆孩子們忍飢挨餓,這一步走對了。”然而,這個決定對於從來沒有吃過苦受過累的地主小姐出身的母親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但是爲了哥哥姐姐們母親也走進了大山。她說她走進了一個被人們遺忘的陶淵明的世界。

我的母親在我十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在我的印象裏面母親是一位美麗、嬌弱、並且偉岸的女人。

我的父母都沒有文化,在他們那個年代也是尋常事。但是不同的是父親比較務實,他認爲花錢買書本熬燈點蠟讓我們學習,不如讓我們上山挖野菜多喂幾口豬填補家用來得實在。所以大哥只讀了兩年級就被迫輟學了。而母親比較豁達則希望我們多學習一點文化,能夠有自己的思想主見。所以她暗中支持大哥自學,纔有了大哥自學成才成爲鎮裏文化館長的人生經歷。正因爲父母的思想境界不一樣,我小的時候便是在他們的爭吵聲中度過的。但是他們用各自方式給予我的教育和愛是我永生難忘受用至今的。

父親很聰明,只要他看過什麼新鮮事物一兩眼他就會擺弄。木工、瓦工、鐵匠父親都能幹得來,他最精通的是做豆腐,村子裏二百來戶都吃父親做的豆腐。由於父親的勤勞,我們在山村的生活很殷實。這也讓很多村婦們稱羨,這時母親通常謙虛地說:“他啊,樣樣通,樣樣鬆。”母親也是極爲聰明智慧的女性,我在三年級時驚奇地發現沒有文化的她能夠通讀我的課文,她通常會一言道破玄機化解那些無聊村婦們的積怨,她常常對我們說:做人要自立、自強、自愛,永遠靠別人是沒有出息的;人生在世總希望自己能見多識廣,那麼就要努力,只有登高才能望遠。怎樣實現登高望遠呢?那就要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只有不斷增廣見聞才能夠心胸開闊、做人大氣,纔不會凡事都斤斤計較;人更要懂得感悟、感恩、捨得。那樣才能做到:以孝養奉親,以澹泊明志,以勤儉生活,以笨拙學巧,以耳聾止謗,以清淨遠色,以慎言防口,以病患惕勵,以興趣讀書,以疑情窮理,以責己進德,以誠心守禮,以熱心做人,以無求交友,以慈悲應世,以智慧除惑,以勤勞學習,以定力處事。

母親這樣要求我們,她也是這樣做的。她用實際行動給我們樹立了榜樣。我要按照母親的教誨做人做事。

追憶的散文5

如果可以按下暫停鍵,我想停在那一刻,來彌補一下心中的遺憾。

小妹在微信圈發信息說:“回老家去,很想念爺爺,感覺很愧疚,希望爺爺在那邊安好。”我眼淚奪眶而出,心裏的東西一下子就被釋放出來,坐在辦公室稀里嘩啦久久不能停止。

縱然很多正能量的語言告訴我哭沒用,不能解決問題,不能改變事實,但我還是挺心酸,挺想放聲地哭,來表達自己的遺憾和不捨。

那一年,用現在的心情來說,很愧疚,很不懂事。讓老人帶着遺憾離去,帶着不捨離去,帶着對我們的牽掛離去。最後也沒能見上一面。

那一年爺爺84歲,歷經幾次病痛,當我去醫院看望他時,已經瘦弱得像個小孩子,蜷縮在病牀上。老人很平靜地說:“你回來了。”我嘻哈着說:“對啊,來找你玩。”實際,我已經心疼難忍。這是家人第一次通知我,爺爺病情很重。我連夜讓同事送我,趕回醫院去看他。

第二次,是一個下午,我正在開會,辦公室幾個人都在。接到二爹電話,說明日爺爺要回老家,希望我們都回去送送,爺爺的病情很嚴重。因爲他老人家清醒的時候告知我們,如果有閃失,一定要在老家。聽到這樣的電話,我淚如雨下,哭得難以自制,那一刻我明白回老家意味着什麼。

不安的一夜,一早趕到醫院。兩個叔叔推着輪椅把爺爺推出來,親戚和朋友來送爺爺。我清晰的記得是九月底,但是明顯能感覺到涼意,天也不太藍,醫院的門口還有點灰濛濛的,場面很壓抑,也很安靜,沒人說話,也不知道說什麼。我拉了拉爺爺的手,不知道該說什麼,也不敢哭,不能哭,就那樣拉着手,一雙乾癟瘦小的手。我們彼此看看對方,語無倫次,根本不知道該說什麼。那一刻彷彿一個世紀,也彷彿一瞬間。

當一切準備就緒,準備抱爺爺上車,心裏突然像被掏空了一樣,撕裂的難受,看到一個瘦弱的像個小孩的爺爺,沒有選擇的被抱上了車。我們都扒着車,看着爺爺。叔叔說:“走了。”然後看着爺爺說:“爹,咱們回家。”爺爺點點頭,什麼話都沒說。突然,爺爺彷彿一下子有了足夠大的勁兒,猛然扭過頭來,用最大的力氣,一一看着大家,用目光掃過每一個他的親人,他依依不捨的親人,狠狠地看着,久久盯着,不願挪開……車子一點點地走着,我們一步步的跟着,繃不住的眼淚順着臉頰滑落,滑落……不能言說,不敢告別。我想:當時的爺爺心裏也是很明白這是怎樣的告別。

車子徐徐離開,我也沒有追車,只是木頭一樣的呆呆地站着,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能預知的離別,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那個心情。

日子一天天的過着,每天往老家打電話,問候爺爺的情況。爺爺在老家養病,還能和大家交流,我也就放鬆了警惕,沒再多想。某一天,姐姐回去看望爺爺,爺爺還問姐姐我怎麼沒回去。我心裏酸楚地想着:爺爺您一定要好起來,等我有空就回去看您。

國慶節假期的一天凌晨,怎麼也睡不好,翻來覆去,輾轉難眠,實在撐不住了,就打開手機,一連串的電話號碼,顯示在凌晨一點到三點之間,我心慌到手都哆嗦,老家來電:爺爺在凌晨一點多帶着對大家的不捨永遠地合上了眼睛。聽到這個消息,掛了電話,我楞了很久,沒有流淚,沒有哭泣,只感覺腿和手不受控,一直髮軟,帶着一顆無法言說的心,慌亂之中趕回老家。

那一年,用家鄉人的話說,爺爺很操心我,才導致我受傷。原因是:我們小字輩都坐在棺材旁邊守棺,很出其不意的棺材蓋兒突然滑落,砸在我的額頭,當時鮮血直流,我不知道是處於難過,還是害怕,還是更多難以言狀的心情,哭得撕心裂肺,甚至都有點抽搐。姐姐抱着我捂着傷口送到醫院,醫生堅持要給我縫針,我哭着堅持不讓縫,至今想來連我自己都搞不清是什麼原因。最後我的哭泣征服了醫生,他無奈地搖搖頭給我清洗傷口,簡單包紮,就開始去打破傷風針。姑姑叔叔趕來給我買了紅布、紅帽子,讓我帶在頭上,順便把我留在了同學家,不再讓我回去那個傷心地。

我躺在同學家的牀上,頭疼頭暈,無法入睡,遺憾地聽着隱隱約約傳來的鞭炮聲和哭泣聲,不能參與其中;眼盯着天花板,不想說話。第二天我被市裏一個同學接走,去看醫生。醫生把我臭罵了一頓,就開始包紮縫針,我渾身哆嗦,冷得不能自持。之後就強烈要求第二天回鄭州。坐上車的那一剎那,我再也控制不住,坐在靠窗位置,瘋狂哭泣,整整四個小時。

回鄭州後,每天去醫院療傷,包紮,換藥,我每天都嘰嘰哇哇地叫喚,緩解身和心的疼,心情也總是不能高昂。一個月後,康復,留下一個不太明顯的疤痕至今。我想:這是爺爺給我留了個永久的紀念,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丟掉,這記憶已經種在我的心裏。

隨後的每年,我都回老家去看望爺爺,坐在墳前,說說話,也總會忍不住的流淚。這種永別,這種單線的說話,其實很殘忍。坐下來,對着一堆土堆,念念叨叨,永遠的沒有迴應,再也沒有爺爺的親切交流。

如果真的有天堂,那邊的爺爺不知道過得可好?爺爺是帶着什麼樣的心情和不捨甩手離去,我無法知道,只要想到他躺在那片土堆裏,心裏就很疼。面對這片土堆和爺爺道別時,總覺得他在和我揮手,用他那清澈的眼神,告訴我要好好的。回過頭時,我總想象着他在哭泣,他在想念我們。如果真有天堂,爺爺在那邊不知道孤單不?也不知道有人照顧沒?希望哪裏沒有病痛,沒有折磨。

一家人在一起聚會的時候,我們總說,我們的成長和擔當,如果爺爺在天有知,一定很欣慰,希望爺爺能放心。我們也總說,好好生活,一定是對爺爺最好的安慰,願爺爺安心。

四月花開,山花爛漫,清明時節願爺爺被鮮花簇擁。

追憶的散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同事之間也互相發短信祝願我們這些大齡兒童節日快樂。還有很多同事上班時就在計劃晚上要帶孩子去吃肯德基和逛街什麼的。不知道爲什麼我也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眼睛竟不知不覺中溼潤了。

我五歲的時候,就能隱約記得不少事情了。記憶最深的就是和爺爺奶奶坐在火車上的情景,更多的是苦苦的中藥和疼痛難忍的鍼灸。聽奶奶說,我一歲的時候特別調皮可愛,到處走動,很討人喜歡。就在那年可怕的小兒麻痹症開始在我們鄉下流行了。一天夜裏我發了高燒,爸爸在工廠沒有回來,媽媽和奶奶就抱着我來到村衛生室。值班的醫生說沒有什麼關係,打一針就行了。奶奶特別問了下,說我腿都不能走動了,醫生還是說不礙事。碰巧的是,那年我們隊裏負責發麻痹丸的人正好不幹了。我因此錯過了最好的預防和治療機會。等爸爸從報紙上看到相關報道,回到家馬上把我送到大醫院時,醫生只能對此表示遺憾了。

每次提到這件事情,一家人都在那唉聲嘆氣,媽媽更是對爸爸一肚子意見:爲了工作竟然耽誤了自己兒子的一生。所以從小到大,爸爸一直很疼我,從來沒有打過我,好像在彌補對我的虧欠。

儘管醫生已經明確表示我今生註定要與柺杖相伴了,可是家人還是不甘心。因此在我的記憶中,爸爸和奶奶帶着我跑遍了大半個中國,每次都是失望而歸。我對坐火車那次記憶特別深,火車上的`燈是一亮一滅的,奶奶還給我買了個五角錢的雪糕,真甜。那種味道,現在想起來還是那麼熟悉。看來醫院是治不好了,於是家人又想到了民間療法。一會聽說吃這個中藥能治好,家裏人馬上買來,煎熬給我吃。每次喝中藥,我都哭着不吃,因爲太苦了,姑姑和媽媽就偷偷在藥里加糖。現在想起來,嘴裏還發苦,那種苦是深入骨髓的苦。記憶中的童年我喝了兩框的中藥,所以長大後,我都很怕吃藥。一會爺爺又聽說,鍼灸能治好我的病,馬上就把大夫請來,好吃好喝伺候着。我睜着大眼看見那個人把針在火上烤着,不知道要做什麼。等發現是要紮在我身上時,我拼命的哭,想踢腿,可是我的腿不聽我的使喚。於是我只能忍受那火燒般的痛。也許那個人感覺還不夠刺激,居然用手彈那扎入身體的銀針。幾次我都哭的沒了氣。媽媽和奶奶姑姑他們都躲在外面哭,經過幾次煉獄般的治療,根本沒有什麼效果。家裏人再也忍不住了,把那些招搖撞騙的郎中們都轟走了。苦也吃了,痛也受了,腿還是那樣。也許這就是命吧,很多人常這麼說。

因爲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走路,所以別人都上學了,而我只能一個人在家裏地上爬着(那時年紀小,不能拄柺杖),自娛自樂吧。那時我經常坐在門口,等鄰居小孩們放學,只有他們回來纔有人陪我玩。其餘的時間我感覺很孤單,後來比我大點的鄰居,每次放學回來就教我認字,慢慢的我也認識了不少。上學時老師就經常誇我悟性很高,我想這天賦是上天特意送給我的一份禮物吧。爸爸雖然工作很忙,也抽空給我買來小兒書讓我自己看。漸漸的我認識的字越來越多,已經不滿足那些插圖書了。爸爸就把書櫃裏的書拿出來讓我試着看,沒有想到在沒有上學前,我居然無師自通把爸爸書櫃三分之一書翻看完了。因爲從小養成愛看書的習慣,從小學到大學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很優秀。我想如果沒有那段早期自學,我也許這輩子就和大學無緣了。因爲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很多人爲我計劃好了未來,什麼去學修鞋,或者學修電視機。是那些書和家人老師同學們的支持鼓勵,讓我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我念完了大學,畢業後分配了工作,去年國慶又結了婚。現在還有很多人會說,如果我不是腿有殘疾,我也許還考不上大學呢。我想或許這也是命運的一種刻意安排吧!命運在我童年那年拐了個彎,正當我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是親人老師同學朋友的支持和幫助讓我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現在有時候想起來還是滿後怕的,如果我當初沒有上成學,也許我現在的命運就不會像今天這樣了。說不定我此時正在路邊給人修鞋或者修電視機什麼的呢?

明年的今天,我也許就要給我的寶寶過兒童節了。今天把這些芝麻陳事寫出來,就是想繼續勉勵自己,童年那些苦沒有白吃。因爲魯迅說過:三十歲前如果沒有吃過苦,三十歲後一定會加倍吃。我一直堅信,當命運讓我失去用雙腿行走的權利時,上天一定會送來一雙“柺杖”支撐我走下去。

追憶的散文7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的,浩瀚的星空在我眼裏變的很小很小,小的如一粒塵埃,小的如一滴朝露。望眼四周,顯得昏暗極了,先前還是刺眼的光芒,剎那間,籠罩上一層琉璃色,養眼得很。離開家已經很久了,有的因爲改遷,有的因爲熟悉,零零散散的多少已經不清晰。而遠方的家,一直是我的牽掛,它留住我的青春,留住我的快樂憂愁,留住父母,老師的溫柔呵護,留住那一棵單薄,暖心的棗樹……

初次和棗樹見面的日子已記不清了,總覺得是在晚秋,火紅的碩果,深黃色的葉片。我遇到許多的棗樹,沿路風景的棗樹,成羣結隊的圍繞在一起,鄉村果園偶遇到的棗樹,格外有序,城市角隅的棗樹,終年來不曾長出過果實,淒涼的讓人遺忘……,漸漸地,看淡了城市的燈紅酒綠,離家的我竟不禁的想到陪伴我的棗樹,源於老屋的牆後,源於庭院的一簇。記憶之下,故鄉的棗樹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再遇見時,猶如再遇見久違的故人,有着說不出的欣喜若狂。

童年的我忘不了故鄉的雪,童稚的看着外婆將凌亂的雪掃成一堆堆的小雪山,潔白的雪,陪伴我成長,堆出了我的童年記憶,依稀記得房子的背後是幾棵青棗樹,青故鄉的青棗樹長的很好,我時常仰望着一顆顆豐碩的青棗,頗有一番可望不可即,想吃吃不到的心理,於是,我便傻傻的等着風的眷顧,撿去從樹而降的青棗。也許,這便是我對於故鄉第一處棗最深的回憶。簡單的,模糊不清的……

以後的很多年,我再也沒有機會回到故鄉,不能在傻傻的等着青棗掉下,撿拾而吃。隨着父母一起奔波於各地讀書,工作。我原以爲我會忘記故鄉的棗樹,忘卻那些曾經擁有過的美好回憶,直到我遇見可以讓我同樣歡喜的棗樹。

似乎是在嚴寒的冬天裏,第一次偶遇棗樹,棗樹尤爲幹纖瘦,纖細的的枝,纖細的樹幹。棗樹生長在庭院的一角,嫩綠色的帆船葉片,井然有序的交織在一塊,到了入夏的時候,已經開的枝繁葉茂,時而有螞蟻爬上爬下,時而有鳥兒歇息,他們唱着悅耳的歌兒。不知不覺,這悅耳動人的鳥鳴已經陪我度過了六個春秋,

和棗樹相處六年有餘的年華里,我很幸運,棗樹離我家隔得不遠,上學,回家的時候我都會路過她的身邊。有時心情比較憂傷,我會停留於她的面前,和她說着生活上的抱怨,把有趣的事情與她分享,因爲我相信萬物都會是有靈性的,花兒懂得微笑,雨兒懂得悲傷,雷雨天下的蝸牛懂的堅持,飛舞着的蜜蜂懂得合作……同樣,眼前的棗樹懂得聽述。

棗樹是有靈性的,春天裏,她陪我度過新春後的第一縷春風,夏天裏,她陪我度過酷暑的多一度陽光,當金黃色的楓葉散落滿天,留下豐收,牛乳色的山峯留下淒涼,唯有這棵單薄的棗樹一直守護在我的家鄉,陪着我度過漫長而又孤獨的歲月。棗樹是有靈性的,她會悲傷,隨着秋風掠過,她懂得犧牲,她知道自己的責任,看着孩子們歡快的吃着豐收的紅果實,她會開心,她知道自己一年的約定,並始終如一的履行着她的承諾。

當紛紅的果實長滿樹枝,我的心隨着棗樹也跟着喜悅,我時常在腦海裏幻想着棗樹,我看見它長的很挺拔,茂密的棗葉寬而大,枝繁葉茂的棗樹,似乎高過了房樑,越過了庭院,試着衝破雲霄。冰刺在她的身上劃過,嬌弱的她依舊沒有放棄希望,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如今風華正茂的我,卻在不該放棄的年華迷茫着更加不該墮落的歲月。

再一年晚秋,集市上佈滿了買賣蔬果的,滿街的果香飄飄散而開,火紅的蘋果香,帶刺的菠蘿香,當然還有淡淡的棗子香,紅的,綠的,紅夾綠的,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閒時我會買些青棗來吃,可嚐遍很多青棗,自覺仍舊缺少些味道,眼前的青棗,遲遲未動

我輕輕的吃下,一口,兩口……卻始終也找不回故鄉棗樹的味道,也許我所品嚐過的最初。不及滿街青棗的豐碩,不及滿街青棗的香甜,可它終將是我難以忘懷的滋味,難以失去的故鄉情。

時至今日,我對於青棗樹的思念輕於不經意間,重於我對她比我所珍惜的回憶還要深刻的多。

追憶的散文8

一個人,一盒煙,一臺電腦,坐一天

人類都是感性的動物,有着特有的獨立思想,每個人的想法都不盡相同,每個人的喜好,也都不同,但是我相信,每個人都不喜歡寂寞,喜歡我說的這麼一種生活方式。

一個人,一盒煙,一臺電腦,坐一天。

網絡上詮釋,生活這詞,給出的答案是,生活,生活,生存,活着!而我更喜歡另一種解釋:生下來,活着!

沒錯,也許我的想法比較灰暗,一點也不陽光。可是拿?這就像凜冬下的陽光,有光芒照射,卻沒有溫暖,有的只是瑟瑟的寒風!

邁着沉重的步伐,走進網吧,“網管,充10塊,一瓶水,一盒煙。”這是多麼經典的語言啊,怎麼就沒有人出奔網吧語錄呢?打開電腦,看着藍色的桌面,還有點茫然,不知道做什麼好,打開,發現一條消息都沒有,隱身,找找有沒有可以聊天的人,一遍遍照着,發現即使有認識的,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不認識的,不認識的我跟人家說什麼話?!

開上YY,找個頻道,聽聽人家吹牛去,照樣也不怎麼樣,聽一會關掉,發現幾十個小時要乾的事情,幾十分鐘就做完了,苦笑下,真是效率啊!

聽聽音樂,也許會放鬆下心情,找個可以發泄心情的重金屬,聽着ROP,看着談們Hip-Hop,才發現原來我是如此寂寞的一個人,我的生活中,只剩下生活——工作,活着——上網。

總說不喜歡這,不願意那,只是沒有人陪我一起這麼做,那樣玩,不是我喜歡一個人,只是沒有找到一個懂我的人陪我一起度過。

兄弟,有那麼幾個,有事,一定幫你,但是寂寞了,無聊了,是“事”嗎?朋友,有那麼幾個,能天天陪着你嗎?所以,還是一個人,寂寞着,無聊着吧。

一個人,一盒煙,一臺電腦,坐一天。

這也許,是最好的消磨寂寞,打發無聊的,最好的方法吧。

繁華過後,蒼涼一片;美女如雲,紅粉骷髏;我悄悄的來,悄悄離去,不帶走,不,是帶不走一片雲彩!

憶20xx年11月11日,題:一個人,一盒煙,一臺電腦,做一天。

追憶的散文9

追憶

回憶靜靜地看着飛鳥,慢慢的掠過天空,許久許久。低頭看着水中的魚,飄蕩在消逝的華光裏。柳絮花飛,雲非昨日,待追憶曉卻。在哪喧囂的夏天,我們快樂的迎接着將要來臨的初中生活。在那時發生過許許多多的事,我們一起走,一起摔跤,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玩,一起被罰,一起淋雨,一起感冒。時光匆匆,讓我們一起變老。那是的誓言是多麼美妙。那麼甜,那麼美味,讓人回味無窮。那時的我們不信以後會分離,別人說我們只當它是玩笑。但回到想在,“那些不堪言語的疼痛,只是我們自作自受”在教室裏我們泣聲的唱着“童年”,“那些年”。那時光過了,我們就要離開生活了6年的母校,畢業後各奔東西。

朋友那時我們說無所謂,但現在是多麼的需要她們,那是心中的一個結沒有解開,到了初中想解開了,但都不好意思。就算見了面也是看也不看一眼的走開。看到這一幕就會懷念同學錄上寫的,“勿忘我,手牽手一起走”。想起那首歌詞“我們相伴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的變老……”心裏就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就會想到那就話“曾今的同學,過去的那時我們說無所謂,但現在是多麼的需要她們,那是心中的一個結沒有解開,到了初中想解開了,但都不好意思。就算見了面也是看也不看一眼的走開。讓我想起了那句話“曾今的朋友,過去了同學,現在的陌生人。”但是不管時光流長多遠,不管世事如何變遷,不管我們身在何方,記住,朋友是一輩子的。要珍惜,免得以後追憶過去的美好。”

追憶的散文10

撐着小傘,獨自走在這雷雨天氣之中。看着四周的行人,紛紛加快了自己的步伐……

停住腳步,伸出右手,雨水跑到了她的手心,涼涼的,卻又如此潔淨。那種潔淨,令她回想起多年前的那場小雪。那是她看的第一場雪。

那天的天氣格外寒冷,就連一次微弱的呼吸,也能引出一團白霧。穿上那套唯一的校服,一個機靈下來,令她不住縮了縮脖子,跺了跺腳,往手上哈了口氣,然後領着書包往學校趕去。一個冰涼的物體跑到了她臉上。是下雨嗎?擡頭望去,越來越多的“雨點”點在了她的臉上。她伸出手去,“雨點”點在了她手上,涼涼的,卻又如此潔淨。這,是雪?

看着那類似於冰的物體,竟有些欣喜。她想要裝起那些雪,留住它們。於是,便拿出了保溫瓶,倒掉了裏面的水,讓雪進去……

那天,她出奇般踏着鈴聲回到了課室門口,略帶歉意般看着老師。待到老師示意“可以進來”時,才小心翼翼地走進,回到座位。看着桌子上的保溫瓶。心中一陣欣喜。課後,抱着那冰冷的保溫瓶,躊躇着是否要打些熱水來暖胃。可是,只要一拿起那冰冷的瓶身,便想起了她在自己手中的那份涼意。心想:要是用來裝了熱水,那它們又該怎麼辦?會死嗎?於是,決定不打熱水了……

終於回到家了,她找來一個很漂亮的玻璃瓶。迫不及待地想要再仔細看看它。打開保溫瓶,一股寒氣滲入這微暖的房間裏。倒出來的,卻是水。她有些失望。往瓶裏看了許久,裏面什麼也沒有。拿起玻璃瓶,仔細看着這水。

陽光射向玻璃,折射出七彩的光。這時才發現,雪融化後是如此的潔淨。回到南方後,再也沒有了雪的身影。可是那份潔淨,始終印刻在她的腦海之中,成爲了她永遠的記憶。而雨,這種雪液化後的產物,如今成爲了她的另一種“雪”,那種浪漫,寒冷,卻也潔淨的美。

追憶的散文11

世間的橋千萬種,橋上的行人千萬個,橋下的流水千百回。雄偉壯麗的南京長江大橋我們都已看過;江南周莊的小橋流水我們也欣賞過;華山上的鐵索橋我們也體驗過……而給我留下深刻記憶的依然是兒時記憶裏的那座木橋。至今依然難以忘懷。這座木橋雖然它比不上鐵索橋的險峻刺激,比不上水泥橋的雄偉堅實,比不上鋼筋混凝土大橋的壯麗多姿,也比不上霓虹閃爍的燈橋和鮮花爛漫的花橋。但是卻是我心中永恆的小橋。

那個時候父親每年都被指派村上參加修鑄木橋,那時河裏經常發大水,爲了讓村裏人能儘快將麥子或者玉米收割回家,每年便搭建一座便民橋。每個深夜父親都是在後院裏將許多木柱子和棍子用斧頭,砍刀等削成同等形狀。等第二天去河裏修建木橋。那會我已經上了小學四年級,便可以幫助父親幹許多農活。正趕上週末,我便和父親拉着一車子木頭去河灘上,準備和他們同行的人一起修築木橋。那會河水不太深,剛過了我膝蓋,我便將一跟跟木頭傳遞給父親,再由另一個叔叔將木頭釘在一起,之後就成了一個空木架子。大概就是橫樑加上底部木頭構成三角形狀。由於人多,兩個中午木架子就訂成了。這便是木橋最初的樣子。之後便是村裏派一些拖拉機將玉米稈平鋪在木架子上,之後填補一些黃土,直到用拖拉機將土塊壓實,直到土塊不再望玉米稈裏滲入即可。

當忙碌的人們將一架子車農作物拉在木橋上,每天來來往往,便會將木橋壓得的很實在。之後越是實在越是好走。雖然橋的兩側能看見木頭和玉米稈子,但是中間和平地一模一樣。每次陪着父親修橋的時候,總是想着,如果長大了,自己能當一名工程師該有多好,一定要給家鄉修建一座橋。當這座木橋徹底修好,看着村裏老少都能在橋上來回自如的奔波着,心裏當然高興。緩緩的河水從剛搭建好的木橋下輕緩的流向遠方。我知道當大水來得太猛烈的時候,我們的木橋也會在一瞬間被沖斷的。

那年的秋天便是讓我最難忘的時節,誰知道那次也是父親最後一次參加隊裏修橋。那天當我剛走進家門的時候,母親便難過的說:“你父親建橋時木楔子扎進了眼睛,這會已經被送進醫院,聽說咱這醫術不行,已經送往了西安的醫院。”當時我頭嗡的一聲,淚水撲簌簌直往下掉,晚上我們姊妹幾個在煤油燈下懷想着父親,那個時候沒有電話,我們只能在黑夜裏焦急的等待,等待陪同父親一起去的人給我們帶回好的消息。一盞微弱的煤油燈下,母親抱着弟弟呆呆的坐着,我知道母親的心裏比誰都難過,我們姊妹幾個怎能幫助母親排解這天大的憂患?如果父親真的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姊妹幾個該怎麼辦呢?我的心裏便隱隱作痛,柔和的煤油燈光裏我彷彿看到了自己第一次陪着父親造橋的身影,他拿着斧子,錘子在訂好的木架上這兒錘錘,那兒敲敲,父親是一個很有責任心的人,他總是對我說:“橋是關乎人們性命的東西,一定要牢固堅實。”可是這會誰卻知道老天不睜眼,將這麼一個敬畏生命的老人送進了醫院。

那個晚上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入睡的,天亮時,第一個想起的依然是父親。到了中午時分,同去的大伯帶回了消息,說由於傷得較重,父親之後這個眼睛估計就看不見了,如果手術做得成功,父親的眼睛頂多之後就是青光眼。我們在惶恐和擔憂中等待着父親出院的那一天。大概有三週時間,我們等回了父親,父親的手術還算成功,但是那隻受傷的眼睛看物較模糊。父親削瘦了許多,我清晰的記得當時的醫療費是四千多元。雖然數目不多,可是對於我家來說卻不是一筆小數目。之後便是村裏人來調解此事,不幾天,平靜了,村裏最後承擔了一部分醫療費用。悲傷的事情就這樣結束了,而父親對橋的眷戀一直存在。

那年冬天,當我和我父親拉着一架子車柴禾走在小橋上,父親走的很緩慢,他走走停停,對着河水喃喃的說:“這橋每年我都負責修建,至少也有十年了,唯獨今年例外了,如果不是這場事故,也不知我還會修建多少年?”。我當然懂得父親的心思,便寬慰父親說:“沒事,不修橋了,才讓你輕鬆了,咱只顧過橋就行了。”父親看了看我也笑着說:“是啊,是啊,也老了,不及年輕人了。”

之後便是父親一串銀鈴般的笑聲,我走在車子後邊,看着父親斑白的雙鬢,佝僂的脊背,還有那兩條瘦弱蹣跚的腿,我連看的勇氣再也沒有了。父親的眼睛已經成了這個樣子,他都沒有一絲抱怨,還一直牽念着村裏修橋的事;父親的身軀已經彎曲了許多,還惦記着自己再能爲兒女做些什麼。當我和父親拉着車子走上河岸的時候,我回頭再望去,那靜謐的小橋在幽幽的河牀上佇立,它無言的承受着行人在它身軀上來往穿梭着。它的偉大和無私就如同我的父親,縱使在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也是無悔曾經努力過,即使在沒有人理解的時候也情願用自己的身軀支撐起一座人類的木橋。雖然只是一座木橋,可是卻承載着父親對生活的負責和對生命的敬畏,也承載着父親對兒女無私的關心和對兒女一生的啓迪。

我知道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我將會走過許多座小橋、大橋、木橋、鐵橋、石橋……可是我心裏的那座木橋將會永遠鑄造在我靈魂裏,即使大水浩蕩,河水氾濫,也衝不斷這座堅韌剛毅的木橋,因爲它是用世界上最堅實的精神和靈魂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