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啓示作文(精選7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根的啓示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根的啓示作文(精選7篇)

根的啓示作文 篇1

花兒無比鮮豔,讓人陶醉,人們都喜歡它;大樹無比高大,令人敬佩,人們都羨慕它。但我卻喜愛那默默無聞的根,它給了我受益不盡的好處。

根是每種植物的主要器官,它負責爲植物運輸水份和營養,肩負着重要任務。它被深深地埋在地底下,樣子雖不美甚至有點兒醜,卻有着高尚的精神和有效的作用。它雖沒有玫瑰妖豔,沒有桂花的香飄十里,也沒有大樹的枝繁葉茂,但卻有着一種不計名利、不圖虛榮的高尚品格。

根,就如一些在銀幕後工作的人民,雖沒上過銀幕,卻還是不停地忙碌着,不求任何和聲,若沒有了他們,怎麼會有那些耀眼的大明星呢?還比如說那些清潔工人,大多數是一些穿着樸素甚至還有點兒髒的人,他們雖平凡得讓人看了一眼就會馬上忘記,但又有誰想過,若沒有了他們,我們的城市能這麼幹淨漂亮嗎?他們每天起早貪黑,爲我們打掃衛生,可有人還嫌他們髒,故意躲着他們。他們就如這根一樣,默默地工作着。

根,就像江河的源頭,若沒有了這個重要的源頭,小河能流淌嗎?江河能奔騰嗎?我們做人就要像植物的根一樣,要有默默無聞的精神。不能只講究外在的美麗,心靈美才是最重要的,要不圖虛名,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更要樹立起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觀。

根的啓示作文 篇2

在我的生活中有許多事件,唯獨有一件小事令我十分難忘。

一個酷暑難擋的夏日,我放學回家,太陽公公毫不留情地烤着大地,我熱得像只在蒸籠上的肉包子,頭上直冒煙。我無力地想道:要是來一根涼爽的老冰棍那該多好啊!想着想着口水便流了下來。“哎,天怎麼這麼熱,出人命了啊!”我禁不住抱怨到。

突然,我看見前方不遠處有一大堆人圍在一起,我連忙跑去湊熱鬧,原來是一個冰棒小鋪。我三下五除二地買了一根老冰棍,急忙打開包裝紙,順手把包裝紙給扔了,咬了一大口,叫到:“真是太好吃了!”

過了一會兒,只見一位小妹妹把包裝紙一扔,把冰棍直塞她母親的嘴裏。只見那張被扔掉的包裝紙在空中飄揚。可那位小妹妹的媽媽卻語重心長地說:“麗麗,你把棒冰的包裝紙隨意地仍在地上,土地公公會生氣的,來,我們把包裝紙扔進垃圾桶吧!”小妹妹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聽了那位媽媽和小妹妹的話我羞愧地低下了頭,臉紅得像個紅富士大蘋果。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吃完點心,便把垃圾扔進垃圾桶;我喝完飲品便把空杯子扔進垃圾桶;我吃完棒冰,便把木棍扔進垃圾桶……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要愛護環境,應該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事雖小,但只要人人都這麼做,就會現出大力量。同學們,讓我一起來做一個環保小公民吧!

根的啓示作文 篇3

後悔的事是經常有的。然而有件事使我太后悔了,至今難以忘記。

記得還是我上三年級的時候。一天中午,我和幾個同學在學校操場上歡蹦亂跳地玩耍着,玩累了,我便沒精打采地走進了教室,準備做一下作業。可就是從書包裏怎麼也找不着鉛筆了,我便大聲罵了起來,可是誰也沒有給我送來。我便氣勢洶洶地走到了一個正在用“金星牌”綠色鉛筆的劉強面前,再過細一看,這鉛筆和我的一模一樣。心想一定是我的。不問怎麼回事,就打了他一耳光,嘴裏罵道:“我剛纔喊要鉛筆,你耳朵聾了嗎?爲什麼偷我的鉛筆用?”他頓時氣哭了,邊哭邊說:“我,我的鉛筆是我爸爸上星期給我買的,不你的。”我見他不承認,更氣了,可是旁邊有幾位同學說:“劉強的鉛筆是他自己的,他已用幾天了。”我還爭辯着說:“我昨天用的鉛筆,長短,牌子顏色都和他手裏的那支一樣,放在書包裏怎麼會不翼而飛?他那支準是我的。”這時,劉強哭聲更大了。哭聲引來了班主任老師。老師心平氣和地瞭解了剛纔的事,準確地瞭解情況之後便向我說:“吳聲權同學,我也有一支和你一模一樣的鉛筆,它會是你的嗎?其他同學若也有那樣的鉛筆,也是你的嗎?”我有些醒悟了,呆立着不動了。老師又說:“鉛筆不見了可以找找,但不能隨便誣賴人,還打別人,這是嚴重地侵犯了別人的人權,是很不對。你說對嗎?吳聲權同學。”說着還摸着我的頭,我一想,我的頭腦怎麼不會想問題呀!

“老師,同學們,我錯了,我很後悔。”心裏想着低下了。

根的啓示作文 篇4

在家裏,每天我最反感的就是頭髮掉了一地。這時,爸爸就開始喊起來了:“你看你,頭髮掉了這麼多,地板昨天才掃的,今天就髒了,叫你去剪頭髮你不去剪,唉!”我嘟起小嘴,說:“誰叫你們要買白色的瓷磚呢,這樣有一點灰塵,就很容易看出來了!”但是,頭髮掉了那麼多,要怎麼辦呢?難道就這樣讓他進了垃圾桶嗎?

這時,我突然想了起來,既然頭髮扔掉了也是浪費,那我們難道不能將它收集起來,加工爲一種能源嗎?

3009年的時候,世界上的開採資源已經缺乏。但是聰明的科學家卻想到了實物再利用的方法,而我,就是其一。我坐在我的實驗室裏,各種藥水在冒着泡泡,桌子上擺滿了頭髮的實驗品,標本,資料。這時的我,正在做着實驗。我想把頭髮磨成粉,然後提取裏面的成分,用化學加工爲石油,這樣,汽車就不怕沒油了,而且也很省事。

我把從各個理髮店收集來的頭髮,進行了分類:把染色髮質歸爲一類,捲髮髮質歸爲一類,油性發質歸爲一類,普通髮質歸爲一類,取一部分普通髮質的髮絲,開始做起了實驗。我把它們放進了實驗機裏攪碎,從中提取出了一種成分,然後又把那成分放進了事先準備好的藥水瓶裏,開始合成。但是實驗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簡單,也許是比例不對吧,總是成功不了。進過幾番化學公式的修改,藥品的組成,終於,一個完美的計劃完成了。我拿着公式,配單,與我的同行們商量,鑽研。他們都覺得我的方案很好,於是,我們都開始用這個方案進行製作石油。

我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方案配置,經過一番試驗,我終於成功了!“耶!研製成功了!現在汽車不怕沒油了!”我把這喜訊告訴了同行們,他們也很高興,大家都在祝賀我。

現在,汽車已經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東西了,而有汽車的家族,也不怕沒石油了,因爲,在我的研製下,新一代的石油產生了!

根的啓示作文 篇5

在一個燈火輝煌的演奏廳裏,迴盪着悠揚的琴聲,站在臺上演奏的是世界著名的挪威小提琴家歐列·布爾。此時他正閉着雙眼,彷彿早已與他的琴聲融合在了一起……突然,“嘣”的一聲,小提琴上的絃斷了!這可怎麼辦呢?是停止演奏,還是繼續……“繼續”僅用三根弦演奏一支完整的樂曲?有可能嗎?人們都在猜想,歐列·布爾也陷人了瞬間的思索……

當時有許多人都認爲歐列布爾會終止演奏.但就在那一剎那的停頓之後,人們的耳邊又響起了悠揚的琴聲。是歐列·布爾!他正用三根弦全神貫注地演奏着!一切仍是那麼的和諧仍是那麼的令人陶醉。雖然只有三根弦,但琴聲的魅力卻有增無減,人們被深深地打動了。

是啊,用三根弦演奏完整的樂曲,而且那麼成功,確實令人爲之歡呼,同時這也是發人深思的。生活中有許多人用完整的“四根弦”奏出了生命的樂章,可有些人只用了“三根弦”,卻讓人們感受到了另一種壯麗。

人的一生漫長而又短暫,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境,正如一把小提琴,即使它的質地再好,就像歐列·布爾的那一把,也有斷絃的時候。此時身處逆境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放棄,也許會是一種解脫,但同時也等於給僅此一次的人生音樂會判了死刑;繼續下去,面臨的將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困境,需要的是百倍於前的勇氣和毅力。困境中的人們會選擇何者呢?巴爾扎克說:“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

說到這裏,我不得不提起張海迪。她的學識不過和一般的大學生相當,但卻有着震撼億萬人心靈的感召力;她翻譯的外文書籍,與其他譯著一樣普通,她的醫術也並非高超神奇,但作爲一個高位截癱的病人,卻有如此的力量,不得不說是人類精神的奇蹟。有人說,磨難中最需要的是堅定的人格和不屈的意志,那麼,從張海迪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正是這種面對生命的挑戰而體現出來的令人蕩氣迴腸、爲之振奮的人格和毅力嗎?

朋友,當你在閱讀張海迪的著作時,絕不會想到這是出自一位殘疾人之手,當你在聽歐列·布爾的演奏會錄音時,那和諧的樂曲也絕不會讓你想到那是僅用三根弦演奏出來的,而這些勇士們所要克服的困難和障礙,又何嘗是常人可以想像的?司馬遷所列舉的“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膜腳,《兵法》修列……”所有這些,實在感人至深。當我們明白這些成功的背後是怎樣的一種艱辛之後,我們會禁不住爲他們高呼助威。但更重要的是,他們讓我們堅信,世界上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在一絲希望尚存時,面對種種艱難險阻,只要以一種大無畏精神繼續你的人生樂章,成功的曙光一定會再現眼前!

根的啓示作文 篇6

一根枯樹枝也許在你們眼裏是那樣的渺小,那樣的不起眼,但是我今天卻是看到了一枝,不同尋常的枯樹枝。在它枯枝的一頭卻開出了一絲絲的雪白的花。也許有人會不屑一顧的說:"如果我是枯樹枝,我也會做到的。"

人不僅要說,還要會做.這根枯樹枝給了我一個啓示,在此我先講一個小小的故事

有一個青蛙自己希望能爬上山頂去望海,所以它準備好糧食,出發了.在出發前很多親朋好友勸它,還有些人嘲諷它,譏笑它說,這是非常愚昧的,但它仍然堅定自己的信念.然後,每天它都往上跳,不停的跳,渴了,喝山泉水.終於有一天它到達了山頂.

這個青蛙和這根枯樹枝一樣,它們創造出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事.也許那根枯樹枝經過多少風風雨雨,也許它受過了多少烈日的曝曬,但它還是堅強了自己的信念.

同學們,不要因爲一些原因而退下,相信自己創造出一個生命的奇蹟!

根的啓示作文 篇7

蠟燭,是再也不能平凡的東西,除了停電時照明,還有什麼用處呢?有沒有人想過:蠟燭依靠着它那頑強而瘦弱的身軀給人們提供了安全。

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媽媽和爸爸因爲要加班,很晚才能回來,只有我一人在家。膽小的我用眼巡視着屋子,我的聲音變得顫抖了。過了一會兒,雪上加霜——屋子停電了。這時。我想到了蠟燭,可是屋裏沒有找到。我只得挨家挨戶地借蠟燭,每一家的答案都使我失望不已。終於,在一位鄰居家找到一根大約只有11釐米的小蠟燭,我“滿載而歸”地回了家,小心翼翼地打開打火機點燃蠟燭,一束亮光從蠟燭身上亮起,我看了心裏暖洋洋的。但當我看到蠟燭身上的“皮”一層層脫落下來的時候,我卻流下淚來,蠟燭任人怎樣擺弄,它也無怨無悔,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

蠟燭,任人怎樣說它,它總是一如既往,爲人們做它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