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作文:不要停下追夢的腳步

人生就是一條通往光明幸福的路,任何人既然站在起跑線上了,就不應該放棄,應該堅持走下去,直到夢想實現爲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夢想作文:不要停下追夢的腳步,希望對各位小讀者能有幫助。

夢想作文:不要停下追夢的腳步

夢想作文:不要停下追夢的腳步(一)

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裏,我對着窗外深邃的夜空發呆,想象明年此時身在何處。我喜歡黑夜,可更愛看曙光打破沉寂黑夜那一刻耀眼的輝煌。

高三,我的天空漆黑如夜,寂寞如冰,可我卻懷着火一般的熱情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奔跑。我想,我比《於陵子·人間》中的蝸牛幸福多了。儘管身處逆境,可是還有堅定的夢想支撐着孤獨的我。可那隻蝸牛一無所有,所有的夢想都被它的懦弱一一擊破,剩下的只有惶惶不可終日和悲哀的嘆息。小蝸牛隻能在嘆息中淪陷,在淪陷中死亡。放棄夢想和沒有夢想同樣可怕,小蝸牛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找不到方向。有朋友曾對我說,要有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我們都是爲夢而生。生活樸素得像一杯白開水,可那遙遠的夢想將生活攪拌成了一杯充滿甜與苦的人生咖啡。

不要害怕達不到夢想的高度,不要害怕倒在追求夢想的征途上。即使無法達到夢想的高度,倒在征途上,也可以獲得一些副產品,譬如希冀、快樂、陶醉。誰的生命沒有終點?“殉夢”,多麼悽豔的詞,爲夢想而死未嘗不是一種更高的追求。

爲夢而生。我想起了奔跑在撒哈拉沙漠上充滿傳奇的女子三毛。丈夫荷西的離去沒有阻擋住她追夢的腳步,她收拾好悲痛的心情再次踏上了漫漫征途。因爲前方還有美麗的夢等待着她,爲了夢向前衝,爲了夢讓悲痛暫且遠離。

爲夢而死。我想起了被世人認爲作繭自縛的天才——維吉妮亞·伍爾芙,她終生在愛與死之間徘徊,在疾病中寫完《奧蘭多》,然後欣然離世。可人們無法忘記她曾微笑着說,讓我們記住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記住夢想。

誰能說她們的人生不夠精彩不夠完美?有夢想的人生是精彩的,因爲它不會讓人生留下太多的遺憾,不會讓生命在嘆息中逝去。

穿越夢想之前的黑夜固然讓人恐慌,但只要信念堅定,必能看到黑夜一點一點地退去,黎明的光定會照徹生命的天空。所以,不要被夢想前的黑夜所嚇倒,要懷揣夢想勇往直前。

爲夢而生,爲夢而死,有夢人生不覺寒。

小蝸牛,不要嘆息,不要停下追夢的腳步。因爲,前方,將是曙光一片。或許,有一天你會搭乘杜甫的馬車,來到泰山之巔,和他一起吟誦“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夢想作文:不要停下追夢的腳步(二)

小時候你什麼都不懂,卻勇於藐視一切。豪言壯語大同小異,那有什麼難的,我肯定能搞定。

隨後,你開始成長,開始追夢。生活有百態,酸甜苦辣嚐個遍,就發現最終生活留給你的味道是苦,而且越往後越苦。你被折磨得疲憊不堪,就開始用曾經的甜來搪塞這苦味。你不斷的.回憶,不斷的去挖掘記憶 深處那可憐的美好時光。

找到最初的夢,你會不自覺地發笑,卻不再大聲喊出來了。因爲你長大了,你可能會覺得自己那時候是如此的大言不慚。每個人都曾有過屬於自己的夢,就算可笑,依然親切,因爲那是你在最美好的時刻爲自己人生做的最美好的寄託。

越長大越理智,你開始考慮社會現實等客觀因素,對自己的夢想做出修剪,去掉旁枝散葉。再往後,你又開始考慮自身戰鬥力等主觀因素,再去掉一部分。等你覺得主客觀都合理的時候,卻發現那可夢想樹只剩下光禿禿的主幹了,所以你又覺得這樣很不美觀,最終,你掐掉樹梢,將其拋棄。你的夢想就這樣毀了。那麼,到底是誰盜走了你的夢呢?你不知道,所以你迷茫了。

你歸結爲社會現實,是現實的殘酷摧毀了你的夢想,讓你終日忙碌於瑣碎的事情上,你覺得當生存成爲問題的時候,夢想自然就要退居次席,這完全沒錯呀,那爲什麼卻感覺不對勁呢?

好吧,提醒你一句,不是所有人都是爲了活着而活着,總有人活着是爲了某種信仰。曾經,你也可以成爲其中一位,但你放棄了。你的價值觀是要活得體面,而非活的自在。其實這也沒錯,畢竟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認爲的,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少數人是要服從多數人的。

你欽佩古時先賢的思想,卻忽略了他們的生存環境。有多少先賢衆叛親離,被同時代的人所不屑,一生都活得不體面。可是更有價值的東西催生他們忘我,他們爲自己活着,也爲千千萬萬的華夏子孫活着,又豈會在意污言穢語呢?

你始終看不透紅塵,斬不斷情慾,做不到絕情。你沒做到,因爲那不容易。每個人都有成爲大賢的潛能,但大賢卻屈指可數,你就該知道那是怎樣艱難的一條路了。所以,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平庸。

夢想作文:不要停下追夢的腳步(三)

曾幾何時,你自命不凡,揚言要如何如何;

曾幾何時,你心比天高,夢想要怎樣怎樣;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你的身心在一點點的強大,可是追求卻在一點點萎縮。有多少人還記得最初的夢想?又有多少人還在堅持追夢呢?誰阻擋了你的追夢之旅?是社會的不公?還是現實的殘酷?也許,更多的是來自於你內心的懶惰。

追夢之旅,註定是坎坷崎嶇,佈滿荊棘的。

小時候你什麼都不懂,卻藐視一切。豪言壯語大同小異,那有什麼難的,我肯定能拿下。

隨後,你開始成長,開始追夢。生活有百態,酸甜苦辣嚐個遍,就發現最終生活留給你的味道是苦,而且越往後越苦。你被折磨得疲憊不堪,就開始用曾經的甜來搪塞這苦味。你不斷的回憶,不斷的去挖掘記憶深處那可憐的美好時光。

找到最初的夢,你會不自覺地發笑,卻不再大聲喊出來了。因爲你長大了,你可能會覺得自己那時候是如此的大言不慚。每個人都曾有過屬於自己的夢,就算可笑,依然親切,因爲那是你在最美好的時刻爲自己人生做的最美好的寄託。

越長大越理智,你開始考慮社會現實等客觀因素,對自己的夢想做出修剪,去掉旁枝散葉。再往後,你又開始考慮自身戰鬥力等主觀因素,再去掉一部分。等你覺得主客觀都合理的時候,卻發現那可夢想樹只剩下光禿禿的主幹了,所以你又覺得這樣很不美觀,最終,你掐掉樹梢,將其拋棄。你的夢想就這樣毀了。那麼,到底是誰盜走了你的夢呢?你不知道,所以你迷茫了。

你歸結爲社會現實,是現實的殘酷摧毀了你的夢想,讓你終日忙碌於瑣碎的事情上,你覺得當生存成爲問題的時候,夢想自然就要退居次席,這完全沒錯呀,那爲什麼卻感覺不對勁呢?

好吧,提醒你一句,不是所有人都是爲了活着而活着,總有人活着是爲了某種信仰。曾經,你也可以成爲其中一位,但你放棄了。你的價值觀是要活得體面,而非活的自在。其實這也沒錯,畢竟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認爲的,雖然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少數人是要服從多數人的。

你欽佩古時先賢的思想,卻忽略了他們的生存環境。有多少先賢衆叛親離,被同時代的人所不屑,一生都活得不體面。可是更有價值的東西催生他們忘我,他們爲自己活着,也爲千千萬萬的華夏子孫活着,又豈會在意污言穢語呢?

有時你會想,你也爲自己活着,不行嗎?理智告訴你,不行。

你活着,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社會賦予你太多權利,自然要你承擔更多責任。你想逃離,卻無處可去。你要爲太多的人而活,卻唯獨不能爲自己而活。社會爲你指明一條路,衆多人盯着你,你就得沿着往下走,稍有偏離,就會受到譴責。你不在意直白露骨的辱罵,卻無法忽視充滿愛意的責備。你不忍讓衆人傷心,更不想看到親友失望的眼神,所以你將自己的不滿、痛楚,統統嚥到肚裏,然後微笑着面對他們,忍痛前行,繼續着與內心背道相馳的道路。

你始終看不透紅塵,斬不斷情慾,做不到絕情。你沒做到,因爲那不容易。每個人都有成爲大賢的潛能,但大賢卻屈指可數,你就該知道那是怎樣艱難的一條路了。所以,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平庸。

一條不屬於自己的路,你不知道該怎麼走,所以總得請教別人。因此造成的副作用就是你潛意識地擡高了旁人對自己的影響。而你也開始在信仰與現實之間徘徊不定。也許旁人的一句笑語,就足以讓你鬱悶很久,更何況三人成虎。你開始不適應遊戲規則,便減少自己的話語,逐漸的沉默不語了,因爲你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本來有很多話的,可是一經篩選,就寥寥無幾。你開始劃分朋友圈,爲自己找知己,找志同道合的盟友,傾訴你的不滿,分享你的快樂。所以,在許多人面前,你好像失語症患者,但總有那麼幾個人會抱怨你是個話嘮。

你看到大家都是這樣,就開始覺得這樣很正常,因爲你是多數人中的一員,跟着大家走,錯不了。就算錯了,也無所謂,因爲這樣的話從某種程度上意味着大家就都錯了,而要讓多數人都承認自己的錯誤,顯然不現實,因爲有人會認爲是準則錯了,生活就該是這樣的。結果一傳十十傳百,一呼百應,於是將曾經準則修改一下。這下大家就都沒錯,所以你也沒錯。

可是,當你夜晚一個人時,面對內心的拷問,你只得承認自己的錯誤。面對如此的矛盾,你受不了,你覺得這會讓你精神分裂,讓你不知所措。所以,你失眠,繼而精神恍惚。人們關切的問你怎麼了,你卻無從開口。你想說出真正地矛盾,可是你知道,這樣的話你就會成爲別人眼中的異類,就得接受教育。你想找個理由搪塞,但這等於又說謊了,既對不起大家的關心,又無法面對內心的質問。所以,最後你沉默了,自己去化解。

內心強烈的質問,這種生活,你還會過多久呢?兩年?十年?還是一輩子?你也不知道,只想着先一天天湊合着過吧,等可以真正做主的時候,你就按着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孰不知,有多少人一生都沒等到這一天,最終飲恨而去。

當你停下追夢的腳步,開始向生活妥協的時候,你就註定要在矛盾中度過一生。你計劃着先爲生計奔波,等到你吃飽了,喝足了,穿暖了,住好了,一切都準備妥當的時候,再繼續追夢之旅。可是,面對如此嚴峻的社會現實,生計就是一個無底洞,你始終都達不到那個標準。曾經你覺得盒飯,白開水就能滿足,穿衣暖和就行,住房舒適就OK,出行更隨意了,只要比徒步快就是進步。可是真正得到這些之後,你又不滿足了,內心的攀比欲蠢蠢欲動,我也要這,我還要那個,所以你又將夢想放置一邊,再度開始爲生計奔波,如此周而復始,很明確的說,這將是貫穿你一生的惡性循環。慾望就是無底洞,誘惑不比毒癮差,一旦染上,很難消除。

所以,千不該萬不該。少年,你不該停下追夢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