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熟的作文

作文一:由青澀走向成熟

走向成熟的作文

漸漸地,我們從青澀走向成熟;漸漸地,我們從父母羽翼的呵護下走出;漸漸地,我們有了屬於自己的一方藍天。

在那裏,我無須僞裝,無須顧念,因爲在那裏有自由的空氣盡情吮吸,有熱烈的陽光讓我們酣暢淋漓。

天空懂得大海的深情,所以化身爲湛藍色的幕字;落葉懂得大樹的執着,所以化身爲養料,落在大樹的腳下;飛鳥懂得自由的幸福,所以它化身爲靈動的音符自由歌唱……

小時候喜歡在連環畫中找尋天真的快樂。《辛巴達歷險記》讓我讀懂了勇敢,《白雪公主》讓我懂得了關懷,《彼諾曹》讓我懂得了誠實。在積累中我學會思考。

到了電視上熱播《花季·雨季》時,我還只是一隻青澀的蘋果。林曉旭的憂鬱、陳明的傲氣、王笑天的傻氣、劉夏的才氣、謝欣然的靈氣,當然也少不了搗漿糊的王同學啦。在青澀中我讀懂了感悟。

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我想那屋也只有愛讀書、讀好書的人才能有本事覓到。

幼稚與成熟,青春與成長,追求與迷惘,是一種難解的情結,但又或取將其套上數學公式,方程連列一下,興許能找到答案。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解釋着它的奧妙。

當今的生活變成了離不開電腦、電視、手機、DV等等一系列電子產品,不是人格分裂化而是人格智能化。《手機》這部鬧得沸沸騰騰的片子,主角人物何首一可謂是成爲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其中劇中最經典的一句臺詞便是:做人,要厚道。也讓聞者啼笑皆非。

生活中有許多東西在變化,也有許多東西需要人去審視,觀其微忽。

人們常把青春比喻成烈火,比喻爲朝陽,而正是這些青春年少的人更是得到了太多的庇護。

只有在風雨中,我們才能學會堅強,只有在接觸中,我們纔會懂得取捨;只有在經歷中我們才體會得到人生百味;因此我們努力地張開翅膀,等待飛翔。

只有在挫折中我們才感悟得到堅韌;只有在失敗中,我們才能夠站起;只有一次次地放手嘗試,纔會成功,才能成才。

沒有了雨後彩虹的欣喜,多的是汗珠和淚水;沒有了少年的癡狂,多的是自信與責任;沒有了鞦韆的秋天,心中多的是一份從容。

作文二:走向成熟

時光輕輕替少年拂拭去輕狂與無知。稚嫩的面孔歷經幾載春秋演變成堅毅。終於,你邁着沉穩而輕鬆的腳步在鋪滿香徑的林蔭小道上笑魘如花。

呱呱墜地的那一刻,生命是午夜湖中最溫柔的那抹日光,姣潔、純真。我從沒料想到歲月如此迅速,推着我們成長的不僅是搖籃還有失敗、挫折、悲傷。

成熟並不是光華,它應如秋天之靜美,豐收時果實的甘甜。若是世俗中的虛榮和圓滑遮掩了成熟本質的星光,那何必去追尋成年後的責任和感恩。

著名作詞家林夕曾說:水是最柔軟的,但它亦能堅韌。水的形狀依據盛放它的容器所決定變幻莫測,在環境中無論順、逆都能變換自己的模樣卻不世故,悠閒隨意也是成熟的一種姿態。

成年亦非成熟,前者是時間的標誌,後者是心靈的澄清。我們可以看到一棵樹的年輪,但無法感受到它的枝繁葉茂中蘊含了多少風雨。

感動中國的人物中,曾有一個女孩用她瘦弱肩承擔起一個家,父親在生命中像夢一般迷茫。母親癱瘓,整個求學生涯都在學校和家裏兩頭跑,她還小,可她不得不放棄炫麗多彩的年華,我永遠不會拋棄母親。這句話,從她嘴中說出時,成熟懂事是生活給予最好的禮物。

離開了父母的呵護,我們逐漸從簡單的心性變得縝密、細心。每個人都有其之不同,可是過程卻是相同的。

第一次沒有父母陪伴身邊的生病,自己拖着疲乏的身體去醫院。

沒有幫助時,一個人頑強地在困境中努力。

流浪在陌生的城市,一個人在飢寒交迫開始想家。

當我們成熟時,不再怨懟生活的不公。生病了喝着白開水和乾麪包包熬過。遇到挫折不會輕易放棄。忽有一天我們開始懷念母親的手和父親的話語。我想,那時,我們也已成熟。當我們與世界並肩而行,卻要目送親人的背影。

一個成熟的人是從荊棘中出來的,或許傷痕累累,但也早已學會癒合。帶着平和淡然的氣息和清雅高潔的色彩,人生爲他綻放出脫塵的蓮,沒有被世界改變得猥鎖反而更學會珍惜。

如一首歌所唱的一樣“知道嗎,我總是想起十五歲不快樂的你……感謝那時候你那麼倔強,從未改變自己的`模樣……。”早你也是我,青春中的自己。成熟的表達。

作文三:走向成熟

又一次來到這個小土山上,已經是秋季了。秋風吹黃了一切,吹黃了山坳裏的那朵小花,它畏縮在這蕭瑟、冰冷之中。望着腳下的山村,我落淚了。風吹乾了我的淚跡,吹開了我那記憶虛掩的門。

從小我就生活在一個貧窮的農家。記憶中母親每天揹着我上地、下地,用她那厚大的手掌撫摸我,教我咿呀學語;而父親總是打罵着母親。我見過母親暗地裏流過許多次淚,但在我面前卻總是微笑的,我心中一團疑惑。到了6歲那年,我終於知道母親爲什麼要哭、母親的那份酸楚。於是我開始拿着那個沉重的鋤頭下地幹活。在那綠油油的田間,我看到了母親滿意的目光。她第一次用手拍着我的頭:“孩子,你長大了!”可是說完眼裏噙着淚花。我也哭了,但我知道,那年我長大了!

等踏入校門,我一直成績優秀,可學費又成了一個難題。每次過年家裏連肉都吃不上,學費更無從談起。每當這時,母親總是默不作聲地出門,不一會兒便拿回了學費。可是每年正月初二,母親總是要出門。

一日,我跟在她身後,穿過了冰冷的小河,打滑的石橋,母親來到了山上,她彎下佝僂的身子,拿出砍刀……原來她是每天背柴去賣!我的心顫抖着,淚水漫上心堤。一路上,她穿着十幾年前的那雙布鞋,鞋已經開了口,露出了腳。那是一雙怎樣的腳啊!裂開了好幾個大口子,連那鮮紅的肉都清晰可見。從此,我更加發憤讀書,連課間都不休息,我暗暗發誓要用自己的雙手讓母親過上幸福的晚年。終於,那年學期結束,我獲得了150元的獎學金。我拿出10元,走了半天的山路,到鎮上爲母親買了一盒防裂霜。回家後,我將它小心翼翼地擦在母親的腳上,我要用它合攏母親腳上的裂口。母親看着我,微微地點點頭:“花兒,你是大人了,你成熟了!”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成熟”這個詞,但我深深地懂得它的分量。

一個寒風凜冽的冬天,我收到了一份電報:“母病危,速回。”於是我連夜趕回了家。

可是這一切都已太遲了,母親冰涼的臉上露出了最後一次最美的微笑。她離開了我,永遠離開了我,任憑我再怎麼呼喊都無濟於事,我美好的願望變成了泡影,我再也無法報答母親了。那天,我在母親的墳頭站了很久,眼前浮現着母親那和藹的面龐,那溫和的微笑,還有那堅強的目光。我採了一朵小花,輕輕地放在母親的墳頭,讓她代表我依偎在母親的懷抱。

母親,今天女兒又來看您了,您聽得見女兒內心的呼喚嗎?女兒將和您一樣擁有那份堅強,那份對生活不滅的希望;女兒從此要更加理智地對待一切,就如您過去一樣!秋風拂面而來,田裏的莊稼此起彼伏,這是黃色的希望,而非黃色的悲涼。我背起行囊,再一次回顧了墳頭,走出了那崎嶇的小土山,走向生活,走向成熟。